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体裁 >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98 题号:1218121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阅史有感

文彦博

缥帙青箱次第开,慨然英气转难裁。

莫言美事俱长往,须有清风属后来。

弹铗始知皆琐旅,枕戈方信是雄才。

平生自况真非薄,只是休容鸩鸟媒


注:①弹铗:语出《战国策》,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食客冯谖曾弹铁而歌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后比喻有求于人。②琐旅:这里指寄人篱下的食客。③枕戈:语出《晋书》,晋名将刘琨曾致书亲旧:“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④鸩鸟媒:语出《离骚》,这里指向小人请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打开书箱,翻阅书卷,却难以判断哪些才是真正慷慨英武的历史人物。
B.颔联提到不要认为英雄的美好事迹都已成为过往,应该让后人继承他们的高尚节操。
C.颈联运用典故,通过对比表达出对食客之流的贬斥态度和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之情。
D.全诗采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抒发读史感慨,在表达方式上与杜甫《登高》一致。
2.请简要说明本诗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①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②韩郎③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注】①微之:唐朝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②阿卫:微之的小儿子。③韩郎:微之的爱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乐天与微之当年在长安夜间携手同游,早晨离别时泪水打湿了绢帕,乐天也无心擦拭。
B.颔联对仗工整,其中“三度病”突出自己在漳浦生病之多,“八回秋”则表现好友离世时间之长。
C.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两句最感人至深,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伤怀。
D.尾联问元稹的后辈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知道这些吗,表现出诗人莫大的内心荒凉!
2.通过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2020-02-18更新 | 1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七首(选二)       王昌龄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注】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③龙荒:荒原。④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⑤紫薄汗:骏马名。这里指将军骑的马。⑥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
A.“关城榆叶早疏黄”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
B.“日暮云沙古战场”用意象“日暮云沙”,比喻古战场的暗淡无光与破败。
C.“碎叶城西秋月团”通过营造和烘托战场的气氛,暗示将军关注边塞安危。
D.“辞君一夜取楼兰”写出了将军率兵奔赴边关杀敌的神速和气势。
E.两首边塞诗均运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2.这两首边塞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2017-05-12更新 | 22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秋野五首(其二)

杜甫

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

秋风吹几杖,不厌此山薇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诗人流离菱州之时;②几杖,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用以借指老人;③此山薇:商朝孤竹君之二子伯爽、叔齐,商朝灭亡后,两人耻而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在山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阐明道理,即人生的道理是容易认识的,任何事物都难以违背其规律。
B.颔联意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句,旨在借鱼、鸟来表达思归之情。
C.衰老之人甘于过贫病交加的日子,荣华富贵之人也难免会有是非灾难发生。
D.围绕首联,后三联分别在景、议、叙中寓理,全诗说理但不枯燥,饶有兴味。
2.末句“不厌此山薇”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020-11-17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