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4-08 1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居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的显著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商品,关注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信息交流、品牌文化传播等不断增强,许多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设计的文创产品呈热销态势,由此带动了文创产业的持续发展。在这一热潮中,也存在产品开发同质化、定位模糊、质量不高等问题。那么,如何通过文创产品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成为滋养当代人生活的养分呢?

文创产品研发的重心应是实现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的转化,而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关键之处在于对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从传统造物的形状、色彩、纹饰中提取元素,把它凝练为直观鲜明的文化艺术符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是较为常见的设计方式。比如故宫文创的口红,膏体颜色取自故宫院藏国宝器物,外观取自宫廷绣裳纹饰;敦煌文创的胸章,选用六合莲花等盛唐时期的藻井纹饰。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不仅要关注外观,而且要体现内涵。比如有的文创产品围绕二十四节气发挥创意,表现人与自然、物候之间的联系;有的文创产品运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造型语言,表现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有的文创产品展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表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

中华文化保存在典籍文献、遗址文物中,更蕴藏在人们衣食住行用的日常生活里。文化传统只有存续在生活中,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过去,不少文博场馆的纪念品远离生活,缺乏创意。消费者买来后,大多将其置于角落,任其蒙尘。当下,一系列文创产品从日常生活需要出发进行创意设计:小到胶带、便笺、行李牌,大到公共空间的装饰品;古典的如古器复刻,新颖的有数码周边;时令性的如春茶、月饼、夏季的遮阳帽、冬天的披肩。文创产品设计正打破固化认知,不再局限于礼品馈赠和纪念品收藏,而是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

生活是文创产品创新的广阔天地。为此,设计者当体察生活,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应用场景和实用功能,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艺术创造,优化文创产品的使用体验和情感体验,赋予其独特性和生命力,让人们在日用而不觉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精神启迪,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取材于《人民日报》文章)

材料二

北京故宫有180多万件(套)藏品,但并不是所有藏品都能成为文创构思的源泉。只有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知名品牌,才能有效传播藏品的文化价值,而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基本特性。选取哪些文物作为文创素材,要考虑其主题是否喜闻乐见,色彩构图是否便于呈现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藏品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例如《清明上河图》,其本身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强大的传播力。文创只要主题鲜明,实用性强,就会备受欢迎。但更多藏品,需要文创研发人员发现、挖掘它们的美和价值,才能渐渐成为拥有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和强变现能力的文化品牌。

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海错图》,是康熙年间福建民间画师描绘的海洋生物图册。此图册并非艺术史名作,也不是国家一级文物,不属于博物馆绘画体系中的重点研究对象。但从文创角度考虑,这份图册就很有意思。首先,它是少见的清代宫廷收藏的博物馆资料,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其次,它对海洋生物的描绘在写实中有很多浪漫想象的色彩,与《山海经》一类的古文献及民间传说密切相关,可以和文学以及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再有,书中很多海洋生物的面貌神情可爱讨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萌萌哒,图像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通过以上分析,故宫文创团队认为《海错图》拥有不错的开发能力,于是开始持之以恒地研发和推广。先在故宫和腾讯合作的大赛中,将《海错图》作为QQ表情包比赛的素材进行宣传,请知名博主介绍里面的海洋生物;同时,文创团队着手做海错主题的各类文创,包括小家电、装饰画、家居用品等,为了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又举办了关于海错主题文创设计方案的线上投票活动,让故宫粉丝来决定产品最终的呈现方式。除此之外,故宫还和招商局合作,将海错元素变成多媒体数字海洋科普教育展,在全国巡展;故宫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面向少儿的《故宫里的博物学》,该书成为了畅销书。经过系列研发和推广,海错图成为了知名文化品牌。

文创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品牌感染力,既能传播文化内容,又能通过大众对文化内容的认同促进产品消费。一个不被大众了解的博物馆藏品,很难为产品带来文化和经济附加值。集中力量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是博物馆文创的首要任务。

(节选自刘辉文章《关于博物馆文创的几点思考——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人们开始关注商品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文创设计者也在努力使文创产品成为滋养当代人生活的养分。
B.文创产品研发要以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为重心,设计者从外观到内涵创新设计文创产品,就是很好的做法。
C.设计者应当体察生活,充分考虑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实用功能,因为日常生活是文创产品创新的广阔天地。
D.并不是所有藏品都能成为文创素材,文物主题的喜闻乐见,色彩构图的便于呈现,是文创构思的首要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及了互联网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倡让消费者参与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B.“天下第一泉””济南兔子王”等系列文创产品,受到普遍欢迎,主要得益于对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
C.要把山东省博物馆的《孙子兵法》竹简打造成知名文创品牌,既要关注时代需求,又要关注文化价值。
D.只有根植文化、关注需求、融入日常,文创产品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精神启迪。
3.下列不属于“‘海错图’成为了知名文化品牌”因素的一项是(     
A.《海错图》的素材内容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B.《海错图》的写实手法符合当下审美追求。
C.文创团队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设计研发。
D.联合各方力量开展了多渠道的推广工作。
4.两则材料都围绕文创产品展开论证,但论证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5.北京故宫博物馆研发了一款名为“正大光明”的手机充电器,这款文创产品的设计广受好评。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其广受好评的原因。

(链接材料)


北京故宫文创团队从众多匾额中,精心挑选了乾清宫殿堂正中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发掘它与手机充电器的诸多联系,实现对文化精神的创新表达。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旧院

付秀莹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旧院指的是我姥姥家的大院子。为什么叫旧院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过。当然,也许有一天,我想了,可是没有想明白。甚至,也可能问了大人,一定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我歪着头,发了一会呆,很快就忘记了。是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爬树,掏蚂蚁窝,粘知了,逮喇叭虫。这些,是我童年岁月里的好光阴,明亮而跳跃。我忘不了。

旧院是一座方正的院子,在村子的东头。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很老了。巨大的树冠几乎覆盖了半个房顶。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我们这些小孩子,简直馋得很,吮着指头,仰着脸,眼巴巴地看着表哥攀上树枝,摘了枣子,往下扔。我们锐叫着,追着满院子乱跑的枣子,笑。每年秋天,姥姥总要做醉枣,装在陶罐里,拿黄泥把口封严。过年的时候,这是我们最爱的零嘴了。

姥姥是一个很爽利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个美人。端庄的五官,神态安详,眼睛深处,纯净,清澈,也有饱经世事的沧桑。头发向后面拢去,一丝不苟,在脑后梳成一只光滑的髻。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她一直就是这种发式。姥姥一生,共生养了九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夭折了。留下六个女儿。我的母亲,是老二。

谁会相信呢,姥姥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嫁给姥爷。并且,一生为他吃苦。说起来,姥爷祖上原是有些根基的,在乡间,也算是大户人家。后来,到了姥爷的父亲这一辈,就败落了。姥爷的母亲,我不大记得了。在姥姥的描述里,是一个刁钻的婆婆,专门同儿媳妇过不去。姥爷是家里的独子,幼年丧父。寡母把独子视为命,视为自己一世艰辛的见证。儿子是她的私有物,谁都不允许分享,即便是儿媳妇。有坚硬强势的母亲,往往有软弱温绵的儿子。在姥爷身上,有一种典型的纨绔气质。当然,我不是说姥爷是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以当时的家境,也当不起这个字眼了。我是说,气质,姥爷身上有一种气质,怎么说,闲散,落拓,乐天,也懦弱,却是温良的。在他母亲面前,永远是诺诺的。而对姥姥,却有一种近乎骄横的依赖。里里外外,全凭了姥姥的独力支撑。姥爷则从旁冷眼看着,袖着手,偶尔从衣兜里摸出一把炒南瓜子,或者是花生,嘎巴嘎巴剥着,悠闲自在。老一辈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姥姥生养了九个女儿,竟没有给姥爷家留下一点香火,真是大不孝了。只为这一条,姥姥在姥爷家就须做小伏低。作为一个女人,她欠他们。姥姥日夜辛劳,带着六个女儿,不,是五个——大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姨,被寄养在姨姥姥家。姨姥姥是姥姥的姐姐,嫁给了一位军人,膝下荒凉,就把我大姨要了过去,做女儿。姨姥姥家境殷实,把大姨爱如掌上明珠。虽如此,后来,大姨成人之后,始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甚至,有一回,她来看望姥姥,言语间争执起来,大姨说,我早就知道你不喜欢我,那么多姊妹,单单把我送了人。姥姥一时气结,哭了。她再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这样指责自己。当然,这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我已经在很远的城里读书了。寒假回来,少不得要到旧院,看姥姥。我和几个姨们说话,讲起城里的趣事,都笑了。姥姥很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很快就释然了。孩子们在笑。她张开没牙的嘴,也笑了。我心里一酸。我们都以姥姥的名义,聚到旧院,可是,我们却把姥姥忽略了。我们明知道姥姥耳背,她听不见,我们还是照常说笑。下午的阳光照过来,温暖,悠长,让人昏昏欲睡。无数的飞尘在光线里活泼泼地游动着。姥姥坐在炕上,沉默地看着我们。我们这些儿孙,冷酷,自私,竟舍不得放弃一时口舌之快,走过去,坐在姥姥身旁,摸一摸她老树般的手,她苍老的面容,她的白发,俯在她的耳朵边,说一句她能够听清的话。我们把年迈的姥姥,排除在外了。

多年以后,我从京城回到村子,回到旧院,姥姥是越发苍老了。我舅一家(“我舅”实则是上门女婿五姨夫),早已离开了旧院,他们到新房安居了。旧院,在儿时的记忆里,宽阔,轩敞,青砖瓦房,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派。可是,如今,在周围楼房的映衬下,却显得那么矮小,狭仄。这是当年那个旧院么?在这里,有我迷茫的童年岁月,我的姨们,盛开的青春,我父亲和母亲,我舅和五姨,这两对年轻人,携着手,在旧院走过了他们的苦乐年华。当然,还有我的姥姥姥爷,他们一生的艰辛,困顿,微茫的喜悦,漫无边际的伤悲,都在这里了。

那棵枣树还在。据说,有好几回,我舅要刨掉它,遮了半间房子,粮食都不好晒。都被姥姥劝阻了。枣树更茂盛了。开花的时候,如雪,如霞,繁华一片。引得蜜蜂在院子里飞来飞去,一不小心,把我舅的孙子蜇哭了。姥姥茫然地看着他,这是谁家的孩子?秋天,枣子挂了一树,风一吹,熟透的枣子落下来,啪嗒一声闷响,倒把昏睡的老猫吓了一跳。醉枣,姥姥早已不做了。那个坛子,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的路,我却再没有吃到那么好的醉枣了。香醇,甘甜,那真是旧院的醉枣。而今,都远去了,再也寻觅不到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很快就忘记了”与“我忘不了”两者不矛盾,都是不同年龄的“我”对“旧院”的真切感受。
B.因为姥姥与姨姥姥的姊妹情深,加之家庭败落,姥姥就将大姨寄养在姨姥姥家,这让大姨一直心怀不满。
C.“老树般的手”“苍老的面容”,这表现了姥姥饱经沧桑的一生,又表达了“我”对她依恋难忘的深情。
D.文章不仅写了姥姥,也写了生活在“旧院”的亲人们的苦乐年华,这丰富了“旧院”所承载的意义与内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叙述是从“我的回忆”展开的,叙写了“我”对“旧院”的记忆,展现了独特、细腻的人生体验。
B.文章用较多篇幅写姥爷的家世和性情,衬托出姥姥一生的坚强与能干,饱含着“我”对姥姥的同情和敬佩。
C.全文没有用一个完整故事贯穿始终,而是以散点轻描的方式,写了“旧院”中人物的遭际及时光的流变。
D.文中通过“旧院”抒发“我”的情感,如今“旧院”矮小,狭仄,表达了“我”淡淡的哀愁和新的希望。
8.本文有两处写到“枣树”及相关内容,请分析这两处叙写中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9.付秀莹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乡村,是我们的故园,它有着自带的诗性。”本文突出体现了付秀莹作品的“诗性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南王安与宾客左吴等日夜为反谋,按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

王召中郎伍被与谋反事,被曰:“王安得此亡国之言乎?臣见宫中生荆棘,露霑衣也。”王怒,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复召问之,被曰:“昔秦为无道,穷奢极虐,百姓思乱者十家而六七。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今大王见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独不观近世之吴、楚乎!夫吴王王四郡,国富民众,计定谋成,举兵而西;然破于大梁,奔走而东,身死祀绝者何?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而天下安宁万倍吴、楚之时,大王不从臣之计,今见大王弃千乘之君,赐绝命之书,为群臣先死于东宫也。”王涕泣而起。

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阴使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

王患之,欲发,复问伍被。被曰:“必不得已,被有愚计。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可伪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高赀于朔方,益发甲卒,急其会日;又伪为诏狱书,逮诸侯太子、幸臣。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之,傥可侥幸什得一乎!”王曰:“此可也。虽然,吾不至若此。”

廷尉逮捕淮南太子,淮南王闻之,与太子谋,召相、二千石,欲杀而发兵。召相,相至,内史、中尉皆不至。王念,独杀相无益也,即罢相。王犹豫,计未决。太子即自刭,不殊。

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欲勿诛。廷尉汤曰:“被首为王画反计,罪不可赦。”乃诛被。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B.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C.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D.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战国时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
B.孽子,古称妾媵所生之子,本文取此意;又因“孽”有忤逆之义,故现常指不孝之子。
C.廷尉,古代官名,为九卿之一,是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后亦称大理。
D.二千石,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汉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而有此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被性情耿介,卓有见识。淮南王刘安想让伍被参与谋反,伍被表示反对,他直言谋反将会造成身死国灭的凄惨后果。
B.伍被通古达今,直言敢谏。他将汉高祖刘邦起义和吴楚作乱的情况进行对比,告诫淮南王要顺势应时,不能逆天行事。
C.伍被迫不得已,勉力谋划。他建议淮南王激起诸侯百姓的怨恨为谋反造势,如此即使再能言善道的人也挽救不了时局。
D.伍被主动认罪,仍然被杀。伍被平时言谈中虽有很多赞美朝廷的话,事发后也主动交代了谋反详情,但仍免不了被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
⑵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阴使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
14.伍被在反对淮南王谋反时陈述了哪些理由?
2021-04-0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阅史有感

文彦博

缥帙青箱次第开,慨然英气转难裁。

莫言美事俱长往,须有清风属后来。

弹铗始知皆琐旅,枕戈方信是雄才。

平生自况真非薄,只是休容鸩鸟媒


注:①弹铗:语出《战国策》,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食客冯谖曾弹铁而歌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后比喻有求于人。②琐旅:这里指寄人篱下的食客。③枕戈:语出《晋书》,晋名将刘琨曾致书亲旧:“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④鸩鸟媒:语出《离骚》,这里指向小人请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打开书箱,翻阅书卷,却难以判断哪些才是真正慷慨英武的历史人物。
B.颔联提到不要认为英雄的美好事迹都已成为过往,应该让后人继承他们的高尚节操。
C.颈联运用典故,通过对比表达出对食客之流的贬斥态度和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之情。
D.全诗采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抒发读史感慨,在表达方式上与杜甫《登高》一致。
16.请简要说明本诗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