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218 题号:1240038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庐山听雾

时今

①盛夏时节,庐山云雾多而变化大。且昨天又下了一场雨,今天刚放晴,清晨应有大雾,可以再睹庐山夏雾的面容。可是,夏雾随性,什么时候来、浓与薄,不能人算,只能天定。

②恰巧周末,登山的人多。大家不时议论,今天有雾否?雾何时来?还好,从“零公里”起点出发不久,如水清天转眼间就变了模样。前面行人声音还在,身影却逐渐模糊,雾来了!随之,脸颊丝丝冰凉,手臂阵阵凉意,心里痒痒的,似有人向你靠近。鼻腔里,渐渐感到潮意,喉咙里渐渐有了湿气,似是嗅到离你很近人的气息。双目被薄薄的纱帘遮住,看不清树叶,看不清树枝。不久,就看不清哪儿有树,哪里是路了。

③“雾来了”“看不见路了!”外地游客发出惊呼。手牵错了旅伴,脚不知往哪儿迈。不是挡住后面人的去道,就是与前面行人“首尾相接”。可定下心来,见本地人不慌不忙的架势时,百思不得其解,请教道:“路都看不见了,咋还走路那么稳?”看不清面目的当地人就会说,顺着人声方向走,脚步应着台阶移,熟练了,还可以跑步登山呢!

④雾天看不清前后人影,就只能用声音来彼此定位。于是,聪明的九江人发明了雾中聊天绝技,并且视雾气的浓淡,变化着聊天声音的高低。雾聊,不但可以定位,还可以放飞心情。浓雾之下,大家彼此看不清面容,似有轻纱遮面,胆子也就大了些,平常不敢说的话也就有了市场,小牛皮张口就来。张三说,上次雾大多了,可当天状态好,不到一个小时跑到了山顶牯岭街。同伴肯定不信,但是彼此看不清面容,也没有办法戳穿他的牛皮,由着他吹吧!

⑤在近半山的竹林窠,雾薄了,行人可以相互看清面容,很幸运看到了不可多得的云雾分层美景。山沟低洼处是一片白色的雾海,湮没了山下的道路和村庄。高高的山坡云雾缭绕,每座山峰都戴着纱巾、绒帽。唯独几百米高的半山腰,云雾稀少,阳光普照,一道明亮、一片金色,庐山系上了金色的腰带!

⑥山麓、山腰与山顶不同的“雾容”,是夏阳刚升起后,因温差而造成的暂时性景致。不久,紊乱的气流开始捣乱,对流加强,自低处云海中,飞出朵朵雾絮,直冲高处飘来,在半山的山脊和山沟穿行。这些雾絮,或独立独行,或三五成群,仪态万千,要么给树冠戴上丝巾,要么在山谷中轻舞薄纱。美丽的身形投影在山坡上、树林中,留下多姿的片片斑斓。

⑦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喜欢在望江亭(剪刀峡陡崖顶)听雾。望江亭,建于一处巨大的突出巉岩之上,东西南三面面临万丈深渊(剪刀峡),仅仅北部一侧与山脊相连。不但视线好,可以北望长江和城区,而且位于南北向槽谷与东西向峡谷交汇部位,位置极佳,是云雾,也是“云瀑”经常光顾的地方。静坐亭中,凝神辨听,雾声像松涛声,但频率更低,只有心静时才能听见;手抚木栏,屏气搜寻,雾声像风声,但比风声更弱,只有仔细搜索才有感觉。凉雾扑面,雾声飘至,这声音充满羞涩和腼腆,藏在松涛后,湮灭嘈杂中。雾絮远去,雾声犹在,这声音充满不舍和留恋,躲在崖缝内,逗留峡谷中。雾气不但本身发“雾声”,而且本身湿度大,与周围空气有明显密度差,影响声音传导,用自己的身形反射、传导、过滤雾声。飘忽不定的雾气,产生缥缈空灵的雾声,常给人错觉,“雾声”似乎表达的不是眼前,诉说的是与此时此地有一定空间距离、有一定时间差异的过去和未来。

⑧曾有人问,我也经常自问,“雾声”是物理的声音,还是心灵的声音?两者兼有之!夏季太阳直射,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庐山云雾多。山下气流疾驰上山,遇到通道变窄、流动受限或流向改变时,就会发出“雾声”,成因简单,是客观存在。而本地人乐此不疲地登山,痴迷“听雾”,能听到外地人不易听到的“雾声”,能辨别“雾声”不同的音色,就有心理因素,缘于内心对家乡爱之深深、情之切切的情怀。是的,在我们眼里,如果没有庐山,就像人没有了脊梁;如果庐山缺少云雾,就像人没有了精神。在我们心中,庐山云雾就是精灵,与我们形影不离,带来凉爽的感觉、扑鼻的花香、灵异的天籁和壮观的云海,是聪明、绵柔的九江人美丽的化身!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描写庐山的雾,先是身影模糊,然后能感受到凉意和潮气,进而能感受到人的气息,雾气由浓到淡,有着迷人的魅力。
B.文章第四段写九江人发明了雾中聊天绝技,写张三吹小牛皮的事例,表现九江人的聪明、幽默,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C.望江亭,地理位置优越,东西南三面都面临万丈深渊,又因北部一侧与山脊相连,观察云雾极佳,这是旅客经常光顾的原因。
D.在望江亭听雾,需要游客做好凝神静心的准备,这奇妙的雾气可以发出“雾声”,把人们带离尘世的喧器,产生空灵之感。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五六两段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对山麓、山腰的“雾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绘,有形有色,形神兼备,让人流连忘返。
B.文章将“雾”来后,外地游客和本地人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本地人有不慌不忙的架势,还能在雾中聊天,表现了本地人的优越感。
C.文章从不同的感官来描写庐山的雾,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第二段从触觉和视觉写雾,第五段从视觉写雾,第七段画线句从听觉写雾。
D.文章结尾点明了“雾声”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而更多是从心理感受方面去探究本地人乐于“听雾”的原因,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3.文章最后写道:“雾声是物理的声音,还是心灵的声音?两者兼有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心灵的声音”的理解。
4.文章以“庐山听雾”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箱子岩(节选)

沈从文

①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薪削的石壁,夹江高嘉,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地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地搁在木梁上。岩壁断折缺口处,看得见人家茅棚同水码头,上岸喝酒下船过渡人也得从这缺口通过。

②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浆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潮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③当时我心想:多古怪的一切!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他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那么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皆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即如号称东亚大国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有过多少次被来自西北方沙漠中的蛮族,骑了膘壮的马匹,手持强弓硬弩,长枪大戟,到处践踏蹂蹦!(辛亥革命前夕,在这苗蛮杂处的一个边镇上,向土民最后一次大规模施行杀戮的统治者,就是一个北方清朝的宗室!辛亥以后,老袁梦想做皇帝时,又有两师北佬在这里和漠军作战了大半年。)然而这地方的一切,在历史中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新朝代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看上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和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

④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色里。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辨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然而岩壁缺口处却人声嘈杂,且闻有小孩子哭声,有妇女们尖锐叫唤声,综合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待到把晚饭吃过,爬出舱外一看,呀,好一轮圆月!月光下石壁同河面,一切都镀了银,已完全变换了一种调子。提起这件事,使我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的贫俭。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形容的事情,

⑤十五年后我又有了机会乘坐小船沿辰河上行,经过箱子岩。我想温习那地方给我的印象,就要管船的把小船停泊在箱子岩下。这一天是十二月七号,快要过年的光景。没有太阳的阴沉雪天,气候异常寒冷。停船时还只下午三点钟左右,岩壁上藤萝草木叶子多已萎落,显得那一带斑驳岩壁十分瘦削。悬岩高处红木柜,只剩下三四具,其余早不知到哪儿去了。到搁龙船处看了一下,旧船已不知坏了还是早被水冲去了,只见有四只新船搁在石梁上,船头还贴有鸡血同鸡毛,一望就明白是今年方下水的。出得洞口时,见岩下左边泊定五只渔船,有几个老渔婆缩颈敛手在船头寒风中修补渔网。

⑥我独自坐在一家小饭铺柴火边烤火,默默地望着那个火光煜煜的枯树根,在我脚边很快乐地燃着,爆炸出轻微的声音。铺子里人来来往往,有些说两句话又走了,有些就在我身边长凳上坐下,吸他的旱烟。有些来烘烘脚,把穿着湿草鞋的脚去热灰里乱搅。看看每一个人的脸子,我都发生一种奇异的乡情。这里是一群会寻快乐的正直善良乡下人,有捕鱼的,打猎的,有船上水手和编制竹缆工人。若我的估计不错,那个坐在我身旁,伸出两只手向火,中指节有个放光顶针的,肯定还是一位乡村里的成衣人。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去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特别是隆冬严寒天气,却在这个地方,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地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虽然也同样有人事上的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的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这些人比起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还知道的更多一些。

⑦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节选自《湘行散记》)


【注】本文写作于1934年,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行前,他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这组书札,便是此行的产物。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详细描写十五年前河中人过大端阳节赛龙舟的情景,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洋溢着纯真快乐、英勇热忱的生命活力。
B.选文第③段既联想到屈原的长歌当哭,还联想到遥远的惨烈杀戮,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欢乐,文化渊源的光荣和生命杀戮的惨痛紧密交织,展现作者思绪。
C.作者在选文中既写出了乡亲们平日里过着“简单”的日子,又认为他们“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的生命是一种悲剧,对这种“按照一种分定”的生活加以严厉批判。
D.选文中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和家乡的人文景观融合,抒情与议论相结合,不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真实情感,而且透露出一种深刻思想。
2.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段环境描写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体现了湘西美丽古朴、和谐静谧的特点,表现了湘西人民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淳朴和平。
B.第④段中的环境描写由人声嘈杂、一片喧嚣的日落后的竞舟场景转化为温柔的圆月以及宁静和谐的月光下的河面,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竞舟结束后的失落和惆怅。
C.第⑤段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致,描述了木叶子萎落和渔婆缩颈敛手的动作,15年后的箱子岩与15年前的箱子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湘西在这15年内的衰败。
D.第⑤段属于环境描写,描述了一个安静乃至有些破败的箱子岩,作者没有看到新年热闹的场景,却感受到了天气的寒冷,这样反差正说明箱子岩的冷清。
3.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⑦段作者说到“另外尚有一批人”的作用。
4.作者曾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请简要分析“蕴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在选文中所指的具体含义。
2022-07-08更新 | 15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

乡土情结

柯灵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①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②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③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篷,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④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初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过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⑤“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②段写故乡是人生旅途的起点站,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和未来,细节具体生动,语言饱含感情,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第③段中,“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第④段中,作者运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
E.最后一段,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具体表现了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
2.故乡的山水草木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除此之外,乡土还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3.第四段赞颂了海外的炎黄子孙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体戚相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可作者仍然认为“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你同意作者的意见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3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情

茹志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这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

说实在话,世上有着许许多多比乡土更加美妙,更加怡人的地方。但独有故乡却是我的,它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是亲爱的,是我的。它不会让人时时挂念,却能令人终生难以忘怀。这就是故乡,人人都有的故土之情。

绍兴是我的祖籍,我没有在这里住过,对它并不熟稔。绍兴话亦只是小时候听祖母说过,但不知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向往。为了探望故土,为了聆听乡音,我来到了绍兴。

小路引我走过一个小村尾,一团绿雾似的小竹园,掩映着一排白灰墙乌板门。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不知哪里受了委屈来,抹着眼睛。裤脚吊到小腿上,散了半边的辫子,遮着她有一点点脏的半边红脸蛋,独自寂寞地走在竹后面。我猜,在那紧闭着的黑板门中,总有一扇是她家的。

啊!家,是了,是家。哦,故乡。没有我的家的故乡!从前,当我也像这女孩这么大的时候,你不曾好待我过。记得么,你让我走在那矻噔噔的石板路的深巷里,两边偌高的风火墙把我隔在外面,连想象的翅膀都无法飞越。那幼稚的想象,无非只是想到里面有一张眠床,有一碗热饭,有一点点不那么冷的暖意。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全体,这就是我所能有的、最美妙的想象。故乡,故乡,我在你身边做过多少次的梦,多少次问过我唯一的亲人,说:嗯奶,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窝’呢?……

没有我的的故乡啊!你未曾好好待我过,然而却在梦中无数次地使我萦回。我梦见故乡的天,故乡的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因为,你给我的就是这些,因为,我把这些就当做我的家。我的家啊,总是席卷了所有的荒漠,贫瘠,顶着一片黄苍苍的穹苍,四周围垂着灰蒙蒙的暮霭,当中缀着一弯淡淡的孤月,反复地出现在我的梦里。多么冷啊!你冰醒了我少年时代的梦。我走了,我不能总看着你那凄恻的面容。

我也做过好的梦。那是在后来,在巍峨的孟良崮上,在马衔嚼、人轻装的陇海路旁,在济南解放的捷报声里,在白雪皑皑的淮海平原上。在那冷的北方,我梦见了温暖的故乡,梦见一个青山郁郁,绿水悠悠的故乡。那里有白米饭乌干菜,有自家的冬笋,有野生的蘑菇,有鲜红的杨梅,有金黄的蜜橘,有青布蓝衫的姑娘,有母亲般的温柔关注。没有我的家的故乡,却给了远来的战士暖和和的床,热腾腾的饭。多么好的故乡;多么美的梦啊!

绕过了小村尾,石板路接着石拱桥。傍河的小镇,沿河伸开了一条街道。豆腐担连着鲜鱼摊,担儿前的人多,摊儿前的人少。点心店里热气腾腾,倒并不客满,布店柜台边却站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富裕的人置冬装,更富裕的人在买花的确良。立冬刚过,有人已在筹备添夏天的衣裳。有名的羊肉银水,驮着一杆秤,敞着一件盖屁股的棉袄,背脊上的面子已不知去向,露出的棉花,远看就像一件羊皮背心。一顶新的罗宋帽,高高地顶在头上,帽顶款款地歪在一边,像京戏里的武生模样。他急匆匆赶过人群,作兴要赶去宰羊。我和老友蹲在卖鱼的木盆边,挑了两尾活跳的鲫鱼,放在小篮里,任它干张合着嘴,我们自顾慢慢地走。

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看了那个校办的袜厂。

厂,就是一个大客堂,里面坐了二十多个姑娘,摇着二十多部摇袜机,喳喳喳地摇完袜筒,就左一针右一针地挑袜跟,手是飞快的。挑完袜跟就喳喳喳地摇脚筒。

这机器,这操作,这程序,我熟悉,我见过的。不是在梦里,是真的,是在五十年之前,我暂住在杭州那危危的小阁楼里,房东聋奶奶的女儿就整天在楼下喳喳喳地摇着这个。不过那时她摇的不是尼龙袜,是线袜。这喳喳的声音,伴着她轻轻哼的的笃调,让人感到凄婉和寂寞。

这机器我见过,这操作我熟悉,只是少了那凄楚的轻哼。真的,我后来梦见的情景要比这个好。那好的梦里,似乎是在一个锃亮发光的展览大厅里,一部锃亮发光的立式机器,由工人一按电钮,几秒钟就拿出了一只夹花尼龙袜。我想着我的梦,走出了那间客堂工厂。可是一抬头,只见我已走到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大排三层楼的楼房已大致完工,只差些门窗之类、木匠师傅的功夫了。人家告诉我,这是造的校舍和教室,人家又告诉我,这就是用那喳喳响的摇袜利润建起的。我走了,摇袜机的声音已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但是依然还是喳喳!喳喳!地回响在我的心里。用它陈旧的方式,古老的声音,竭尽自己所能,一圈又一圈地转着,摇着,为了三层楼的楼房,为了农民的冬装和夏衫,为了四个现代化,老老实实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哦!于是在那好的梦的前面,我又看见那些盖着花手帕的小竹篮,那些穿着布鞋儿的匆匆脚步……我也该动身了,太阳已升得老高,还有三里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篮里的鱼,还在干渴地张合着小嘴。

石拱桥连着石板路,石板路带我回到老友家的村头,看见路上相遇过的那些姑娘,已换下干净的新布鞋,脱下了山青水绿的新衣裳,正蹲在河埠头洗菜,正啰啰地唤着小鸡小鸭……我赶紧回到了不是我家的里,把鱼放进淡水缸里,干搁了两个钟头的鲫鱼,居然又悠悠地游了起来。

故乡,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故乡。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取游记的写法,以作者的行踪和见闻为经,以触景生情联想起的“梦境”为纬,在历史与现实,真境与幻境的层递交替中,描绘着故乡多彩多姿的风貌。
B.文章思路清晰,通过“到故乡—忆儿时故乡—战时思故乡—梦中未来的故乡—回到现实中的故乡”展开叙述。
C.作者用较多笔墨描写校办的袜厂,既歌颂着故乡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又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
D.作者称眼前的一切景象既是新鲜的又是熟悉的。新鲜是因为作者爱想象;熟悉是因为这是她的故乡。
2.本文语言细腻别致,请结合第四段划线句,分析其语言特色。
3.结合文中的几处梦境,分析作者的心境。
2022-01-27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