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29433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泪人

程世伟

他经受无数次“考验”,确实没流过泪。他的同伙称他是“硬汉”。有人愿以五十元人民币同别人打赌,结果这个人没有输。

一次,他被驻街民兵抓住(“文革”期间),他们把他的两个脚趾绑在一起,吊在暖气的上水管,下面只准脚趾着地,脚后跟至少要离地两寸。这种姿势不大好摆,要好一气调整才行。一个矮个子说:“你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把你放下来。”他闭上眼睛,似乎在酝酿哭,眼泪却怎么也挤不出。六小时后,民兵队长指令那矮个子道:“放下来,马上放下来!”

哦,他真的没哭。

又一次,他偷了一位妇女的钱包,那里面全是些内部食堂的饭菜票。他行窃有个原则:损人利己的干,损人不利己的则不干。他决定把钱包还给那位妇女,尽管他知道“还”比“取”要难。那位妇女果然嚷起来:“该死的,这里面有你要的东西吗?看看,二十多元,可不是人民币!”一个穿三接头皮鞋的中年人首先飞起一脚,接着,雨点般拳头向他面部袭来。他倒在地上,任人们去踢,去打!血从他的鼻孔、嘴角不断地往外涌,然而他铁青的左眼眶和馒头般的右眼竟没有挤出眼泪。

哦,他确实没流眼泪。

又一回,夜里,他听到继父与母亲吵架:“他若是我儿子,我就用刀砍去他的两只手,看他还怎么偷!”“正因为他不是你儿子,你才说出这种话!”他母亲哽咽道。他猛地从被窝爬出,去厨房取了菜刀,扔给继父:“你砍!你不砍你是我儿子!我要让你看看,没有手照样可以偷!”母亲抓起菜刀,朝自己脖子抹去。他扑上去,抢下刀,他跪在母亲身边却没落泪。

哦,他果真没有流泪。

后来,他成了家,有了儿子。一天,五岁的儿子给他两个甜橘,他瞅着儿子,目光像两把剑。几天前,他搞了一个水果商贩三斤多甜橘。他后悔那天不该带儿子去。他认为,这种事让儿子发现比让小贩发现还要坏,他用颤斗的声音问:“哪儿来的?”

“我把帽子放在橘子上,再去抓帽子……可我的手没你的手大,一次只能藏一个。”

他咬着牙,眸子却失去凶恶的光。他举起手却没落在儿子身上。他突然跪在儿子面前大声喊道:“不能学偷呀!孩子,万万不能啊!”

行窃以来,他第一次流泪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革”中被吊而不流泪的场面描写表明外在的肉体折磨对“他”很难产生重大影响。
B.在母亲欲自杀的生死关头,他仍不流泪,“铁石心肠”的特点表现到极致,为后文蓄势。
C.“目光像两把剑”“眸子却失去了凶恶的光”前后对比,表现了他对儿子行为无可奈何。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惯偷父亲的流泪,揭示人们应该怎样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大主题。
2.概括小说主人公“他”的性格特点,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3.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标题“不泪人”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国华

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

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你蒙了,后悔自己太低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

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

狼!竟然是头狼!

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你惨叫着丢下刀。赤手空拳的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

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

藏獒!你狂喜不已,想不到竟有它相救。

你见过这条藏獒,纯种的黑背黄腹“铁包金”,跟头小狮子似的。那天,你找这家主人要水喝。它就蹲坐在主人身边,目光警觉,一刻不离地盯着你,让你浑身发紧。

“铁包金”果然继承了祖先良好的基因,和能征惯战的狼相斗,丝毫不落下风。它们撕来咬去,渐渐远离你。藏獒不惧任何动物,只要领地被冒犯,不管是谁,都会遭到它的攻击。今天也活该那头狼倒霉,居然不结伴出来,没伤着人不说,还招来了强悍的对手。

你捡起弩机,向毡房走去,没走几步,又折回身。尽管它们出人意料地交起手来,但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你小心翼翼地靠近“战场”。

你听说过一条藏獒能抵三头狼的传言,但眼前的情景让你大惊失色。藏獒和狼一样满身是血,可它的喘气声越来越急,动作也越来越慢,每个回合下来,身上都会多几道伤痕。很显然,藏獒已经落了下风,而它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你猛然明白过来,这条藏獒刚生育不久,难怪体力不支。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你举着弩机,却帮不上忙。藏獒和狼分开的时间很短,更多时间是厮打在一块儿,你怕误伤了藏獒。

藏獒终于倒下了。狼用尖利的牙齿咬向它喉管的时候,你终于找到机会出手。狼中毒箭,身子抽搐不止,倒了下去。你一刀结果了狼的性命。

藏獒的后腿已被狼咬断。它支起前腿,拖着沉重的身躯,艰难地向前爬去。

一道长长的血痕划向毡房。

藏獒爬到毡房后边,十几团肉乎乎的身影摇晃过来。幼獒!藏獒重重地躺下,幼獒们扑过来,含着母亲的乳房,欢快地吮吸着。

你找来柴火,点起火。你知道,没了藏獒,只有火光能吓阻凶残的敌人。

藏獒前腿扑地,头朝幼獒,缓缓舔着幼獒们的身子。而后,藏獒回头看了你一眼,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对你说什么。

不,它不说,你也明白。

幼獒们吃饱了,甜甜地倚在母亲身边沉沉睡去。藏獒用前腿拢起幼獒,以这个姿势永远地定格。你呆呆地望着它们。你认出其中那三只银灰色的幼獒,那是藏獒中的极品。只有血统正宗的“铁包金”父母,才能生出这种罕见的生灵。相传,二十四万例中才有一例,价值不菲。

如今,幼獒们毫无防备地躺在你面前。有了它们,你将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一夜暴富,还清巨额赌债,结束流浪的生活,和分别多年的妻儿团聚……

万籁俱寂。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第二人称叙事,即使读者感到新鲜独特,也更容易展现“你”的有关经历和内心变化,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
B.小说悬念迭出,情节曲折,通过藏獒救人、被救、护崽这一情感线索的发展变化,取得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C.小说细节刻画成功,藏獒“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表达对“你”危急时刻出手相救的感激。
D.小说以藏獒为记叙对象,一步步展开了“你”与藏獒之间的故事,其选材新颖独特,表达含蓄,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动人。
2.小说第二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你”这一形象。
2018-12-18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旧怀表

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表,大声地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给他。”德瑞克是我儿子。“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抚摩着这只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而又如此忠实、可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爸,你买这车干吗呀? 油漆都掉了,这么破旧难看!”

“傻丫头,尽管它的外面已经油漆剥落,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嘿,爸可拣了个便宜啦!”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干净净,但外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

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 一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的灯,一张舒服的躺椅。在这间房子里,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他捣鼓好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这些都是别人因为坏了随手扔掉的,他,默默地拣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

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悲伤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年关。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中年男子接着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大堆,经济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我把这个中年男子的话转述给母亲,并询问说:“妈,我们还真的从没有听您和爸说过这事儿。当时咱们家不是也很困难吗?”母亲说:“咱们家那会儿是不宽裕,可毕竟还可以维持生活。所以呀,你爸和我就常省下一些东西来帮助比我们还困难的人家。你们姐妹几个不知道吧,你们父亲给这山里边多少人家都送过食物和柴火。他自己呢,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是的,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我们眼见的只有自己家的破车,只关心什么时候,父亲才把它换成新的呢,让我们的小伙伴也羡慕羡慕我们?我们只关心自己家的卫生间,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家一样,与卧室配套?而不是建在房子外的陋室一间,让我们脸上无光,遭人耻笑。母亲的话,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会如此节俭。

德瑞克接受了他外公的遗物。我们有一个叫霍布的朋友,家里是珠宝商。德瑞克把旧怀表拿去请他修理。两周后,怀表修好送了回来,并重新做了抛光处理。霍布告诉我们说:“知道吧? 早些年,人们买表的时候,是可以自己在商店选择表壳,然后再配上挑好的表芯的。所以,当怀表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奢侈品的时候,人们都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呀!经我手修过的旧表大多数有豪华的外壳,但是,一看内芯,质量却马马虎虎。”

但父亲的这只旧怀表却很稀罕:它的内芯质量上乘,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正常使用,而它的外壳,毫不张扬,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那种。

“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选表呀?”霍布惊讶地接着问道。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的父亲。”

我那敬爱的父亲。他知道最重要、最宝贵的只有那内在的美,那才是最值得珍藏的东西。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

父亲的旧怀表,如他本人,在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里深藏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霍布修表时说的那段话中,一般人“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衬托父亲不重外表,内心高尚的人格精神。
B.“一只旧怀表”不仅是父亲的爱物,也很受母亲的看重,母亲把它送给我的儿子,就是想希望他能成长为我父亲一样的人。
C.作者在追忆父亲的同时,对家中狭窄的小屋、寒碜的卫生间、破旧汽车,仍刻骨铭心,说明心灵的伤痕永远难以抚平。
D.“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流露出作者对父亲辛劳、俭朴一生的遗憾之情。
2.简要分析画线部分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021-04-26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解冻

迟子建

冰消雪融时,小腰岭人爱栽跟头的日子也就来了。

小腰岭的女人恨透了泥泞,一旦暖阳照拂得屋顶的积雪脱胎换骨,屋檐滴答滴答地滴水了,她们便不愿让老人出门,不愿让男人喝酒,更不愿让孩子玩耍。不然,她们得一天洗一盆衣服,可是泥泞怎么能阻止得了他们呢?你时常能在路上,逢着那些栽倒后滚了一身泥水的人。女人们没办法,只好让家人穿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若是外乡人这时节来小腰岭,看着一村人衣衫褴褛的,会说:这村子穷掉底儿了!

有一个在泥泞中依旧衣着考究的人,他就是小腰岭的小学校长苏泽广。只要上班,他必得穿上皮鞋和中山装,虽然他倍加小心,可是回家的时候,裤脚还是溅上了泥点,鞋帮沾满了污泥。他老婆黎素扇,少不了埋怨他几句,说你看看小腰岭的人,谁像你穿成这样,让人笑话!苏泽广说:我这么多年没穿中山装了,好不容易盼到能穿的日子了,再让它压箱底,不是可惜了吗!工宣队进驻学校的那年,他被发配到蓄牧厂养猪。平反后的苏泽广官复原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供销社买了一盒鞋油,把皮鞋打得锃光,然后又捧出了中山装,让老婆把它熨烫得板板正正的,挂在衣柜最显眼的位置。小腰岭人看他穿看中山装的样子,有的羡慕,有的则嗤之以鼻,说:臭老九又抖起来了!

苏泽广这天下班回家,滚了一身的泥水,显然他是摔倒了。黎素扇气青了脸,嚷着:我说让你穿破衣服吧,你非不干!这咔叽布的中山装,洗、熨都费劲,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苏泽广吁了一口气,边脱衣服边说,你得赶快把它洗好晾干,我要去兴林开个会。”“什么会呀,要去兴林?黎素扇问。

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苏泽广说,邮递员下午送来急件,我打开一看,是教育局发来的,我后天到青峰报到,然后去兴林开个紧急会议,特别注明此事机密,不得外传。

黎素扇哎呀——叫了一声,打了个激灵,说: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苏泽广阴郁地说:我也这么想。以前通知开会,什么内容,会期几天,都说得明明白白的。这次呢,既没说会议议题,也没说要开几天。而且,怎么会把人召集到兴林呢?我看这次,恐怕凶多吉少。

黎素扇说,你要是出了事,我们娘仨怎么活啊?说着,眼泪落了下来。

你放心,万一有不测,我会安排好你和孩子的生活的。苏泽广说。

黎素扇说:你估计,能出什么事儿?

我们这次去三个人,有两个是刚刚落实了政策回到教育岗位的,另一个呢,是刚成立的招生办的主任。你说能不能是高考出了问题?苏泽广似答似问地说道。

黎素扇望着丈夫,说:不会吧!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想不明白什么事儿,今儿就不费这个脑筋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

家中只剩黎素扇一个人时,她开始帮丈夫打点行装。想着丈夫离不开书,便把几卷丈夫常看的书也装上了。不过当她拉上箱子的一瞬,突然想起书是个惹是生非的东西,万一有一天这样的书再遭禁,他不等于带去了几颗炸弹吗?于是又把书抽出来。

苏泽广下午到学校开始清点办公室中他认为该销毁的东西。他把平素偷闲写的诗一页页从抽屉里翻出,逐一过目。这时的他宛如一个审判官,裁决着哪些诗该活,哪些该枪毙。当他读到我在月下独酌,邀一朵彩云,做我杯中的新娘,觉得过于小资情调了,就把它放到处决的行列中;就这样,经他裁定,只剩下五首诗了。他对这五首仍不放心,又仔细端详了一番,发现我的泪,落入黑暗,于是黑暗有了种子,生长出了黎明也容易惹祸,便让它作为最后的殉葬者。他把裁决的诗,连同一卷手抄的《纳兰词》,一并投入走廊的火炉里。只听轰——的一声,那些东西顷刻间就被腾起的火焰吞噬了。苏泽广叹息一声,离开火炉,回到办公室,枯坐着。

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只要天气持续晴好,这伤口的面积就会逐渐缩小,直至结痂。苏泽广走后,小腰岭始终春光烂漫,短短五天,路上的泥泞萎缩了,人们走路时敢挺胸抬头了。这天中午,从青峰过来的长途客车上下来一个人,他就是穿着中山装的苏泽广。他提着大旅行箱,神采飞扬地回家。

吃过午饭,黎素扇问苏泽广:究竟是啥会啊?虚惊了一场。

说了你也不相信。苏泽广喜滋滋地说招我们去,看了两场电影。

看电影?黎素扇挑起眉毛,说,青峰又不是没有电影院,何苦折腾到兴林,连来带去好几天,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耽误工夫又浪费钱。

这是好事啊,大好事!说明思想解放的时代到了。苏泽广亢奋地说着,从旅行箱里翻出一本书,说是要上班去。离开学校不到一周,他想得慌。

冰雪完全消融了,小腰岭的村路上,再也没有因泥泞而跌跤的了,人们在春光中忙着翻地,下种。

(有删改)


【注】①《解冻》:短篇小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为写作背景,发表于2009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写“小腰岭人爱栽跟头”,既交代了小腰岭人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也暗示主人公的“遭遇”。
B.小说中人物语言起到刻画形象、充实情节等作用。黎素扇谈看电影的一番话既丰富了其形象,又点明了小说主题。
C.黎素扇在帮丈夫打点行装时,起初考虑丈夫的喜好,把几卷书装上,后来想起书可能给丈夫招来祸患,又把书取出。
D.小说没有刻意叙写重大历史事件,而通过表现小学校长苏泽广的生活和工作,反映时代人的变迁和社会思想的变迁。
2.“解冻时节的泥污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这句话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评论:“迟子建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深藏于‘温情’的底色之下。”这篇小说写了哪些温情?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2022-07-27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