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70466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娃的心娃的胆

陈忠实

司令跪倒在黄河滩上。眼前是翻卷着泥浪的黄河河面,右首是陡峭冷峻的悬崖石壁。身后,十余位师长、团长、营长和众多随员也相继跪倒。稍远处,十余匹战马石雕一般撑蹄昂首。三叩之后扬起头来,司令涕泪交流。

每到清明,他都不忘给逝去的先祖烧一炷香,并叩拜。现在,他以从未有过的庄严、肃穆和痛彻心脾的悲怆,为八百个尚未成年的关中子弟的英灵跪倒在黄河滩上。

这儿刚刚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八百个士兵,从右前方的悬崖峭壁上跳进了黄河。他们的手榴弹扔完了,子弹打光了,刺刀拼弯乃至断折了,他们也被两倍于自己的鬼子逼到悬崖上,全都跳进了黄河。八百个娃娃呀!全在16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是3个月前从关中乡村征召来的农家子弟,有的还是司令老家邻村的乡党……现在都跳到黄河里去了。

就在这个刚刚组建的新兵团结束军事训练即将参加会战的时刻,他亲自去看望了这些他称为小乡党的士兵。司令曾经想到,这些娃娃肯定将成为日本鬼子难以招架的对手:他们之中肯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显露出来,进入军队各级指挥岗位,乃至成为将军。当然,也免不了死亡和伤残……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

司令仰头朝崖头山顶上望去,浓厚的暮色里一片模糊。他突然听到随员在身后惊讶的声音:“河里是什么?”苍茫模糊的河面上,隐隐可以看到有布质的东西在摆动。司令首先想到的是一杆军旗,这是八百个娃娃留给他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遗物了。

随员们下水打捞,竟是两具尸体,尸体被拽到沙滩上来,他们全都惊呼起来。

司令自己也惊呆了——

军旗的钢质尖头,从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刺进去,从背脊穿出;那个鬼子紧紧抱住中国旗手的后腰,中国旗手的双手死扣着日本鬼子的脖子:两个人面对着面,中国旗手用旗杆的尖头捅穿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把他直压到黄河水底;中国西北军的军旗已经撕裂,暮色里看不出颜色。司令默默地脱下军装上衣,蹲下身去,捏着衣襟擦拭旗手的脸膛。旗手眼窝和鼻孔里积存着黄河的泥沙,圆睁着的眼睛和鼓出的眼球,显示着他憋着多深的一股仇气、鼓着多大的劲儿啊!

司令从腮帮子擦到下巴的交界处时,突然岌出一声惊叫:“三娃!是你呀!”旗手左腮和下巴棱儿交会处,有一块大拇指盖大的暗红色的痣斑。

那次给新兵团做完讲演,司令直接朝士兵走过去。那些尚未完全褪尽乡村孩子神色的一张张脸膛让他想面对面和他们说话。

司令盯住一个浓眉大眼方脸的士兵,士兵举手行一个军礼,铿锵有劲地开口:“报告孙司令,我是蒲城人。”

司令稍一愣怔:“你是杨军长的老乡。”随即面对士兵,提高嗓门说:“蒲城出忠臣啊!全中国都知道杨虎城将军的忠肝义胆。蒲城还出过一个忠臣叫王鼎,他效法春秋时史鱼尸谏,留下劝谏皇上不要签割地赔银的卖国条约的遗书,悬梁自尽了。王鼎尸谏皇上,死忠;杨将军兵谏,大忠。人说蒲城包括整个渭北水硬土硬,长出来的麦子,秆儿硬麦芒也硬,麦子磨出来的面粉也是性硬,这样的麦子养出来的男人女人能不硬气吗?”

会场一片肃然。

司令问:“你怎么知道我姓孙?”

士兵笑着说:“满蒲城人都知道俺杨军长把兵交给你带了……”

司令又瞅住了一位脸膛红扑扑的士兵。士兵自报家门:“报告司令,俺是长安人。”

“家里都有啥人?”“俺妈俺爸,俺婆俺爷,俩哥一个妹子。”

“你妈能舍得你当兵?”

“俺妈哭哩!俺爸把俺妈训住了。”

“你婆呢?”

“俺婆心宽,走时还叫我念她教的口曲儿呢!”

“啥口曲儿?念一念,让我和大伙儿听听。”

士兵清清嗓子,大声诵念起来:“啥高?山高,没有娃的心高。啥远?海远,没有娃的脚远。啥大?天大,没有娃的胆大。”

司令听得慷慨激昂,士兵们热烈鼓掌。司令说:“心高,脚远,胆大。这才是关中娃陕西娃的本色。”“俺爷还会唱戏哩,逢年过节搭台子唱。”士兵更得意了。

“教给你了没?”

“我能唱几段。”

“那你就唱几句。”

士兵拉开了架势,吼唱起来:“两狼山哎——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哎——为国家啊——何惧——死啊——一生……”

司令已经热泪盈眶,颤着声问:“你叫啥名字?”

“三娃。”

司令抚摸了这个小乡党下巴棱儿上的那块暗红色的痣斑:“我把你也记住了。你婆教你的口曲儿,你爷教你的戏词,我听一遍就都记下了……”

六年之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八日,武汉市中山公园。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在此举行。孙蔚如司令一身戎装,高大威武地坐在第六战区受降主官的位置上。他的眼前浮现出三娃捅穿日军士兵胸膛的军旗,耳边响起三娃他婆教给三娃的口曲儿。

还想到了母亲。三年前,在即将东出潼关进军中条山之前两日,他回家向母亲告别,跪倒在母亲膝下,说不能尽孝了。母亲只说:“当兵就要打仗。国家遭人欺侮哩。这是尽大孝哩,你要打赢回来。”大约一个月前,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孙家,母亲喜极而终了。

(选自《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黄河河面浊浪翻卷、悬崖石壁陡峭冷峻、战马昂首挺立等场景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雄壮悲怆的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B.小说作者将司令祭拜英灵的场景与八百名年轻士兵参军、战斗、牺牲等情况进行交错叙述,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C.“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既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战士牺牲的悲壮,表现出司令的痛惜,又巧妙地转换了场景,使讲述流畅自然。
D.为生动塑造人物群像,展开一幅关中风俗画卷,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多用地方色彩浓厚的方言口语,如“俺爷”“俺婆”“啥”等。
2.小说结尾叙述孙司令对三年前的回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有人说,陈忠实的短篇小说关注特定的文化背景对人的性格、命运的影响。请结合文中娃娃兵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锁爷

聂鑫森

解天键七十岁了。身板直,手臂粗,只是白了一头毛发。芙蓉巷的老老少少,都亲切地称他为锁爷

退休前,他是古城湘潭平安锁厂的高级技工。退休后,成了一个修锁配钥匙兼带开锁的自由职业者,这样既可消磨时光,又不丢技艺,还可赚些合理合法的收费。不过开锁这个活计有规定,得去派出所登记备案,以防心术不正的人干违法的事。派出所所长丁一对他说:锁爷是老党员、老工人,为人开锁解难,我们放心。

谢谢!

这天下就没有锁爷打不开的锁!《说文解字》说:锁,门键也。’你叫解天键,天门有锁,你也可以解开。

丁所长读书多,你是儒警啊。

两人哈哈大笑。

锁爷一辈子跟锁打交道,什么锁没见过?锁爷还有门绝活儿,他可以蒙上眼睛用零件,装配出完整的锁;还可以在没有钥匙时,凭手感、听觉用铁丝探测锁眼,再用钥匙原坯锉出打开锁的标准钥匙。

锁爷老两口,住在芙蓉巷十号,有一个不错的庭院,花树蓊郁。锁爷在湘潭名气太大了,不少人找上门来修锁配钥匙,庭院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儿子一家住在长沙的大学宿舍区,只有节假日才回来,常劝父母跟着他们去养老。可锁爷仰天一笑,说:离开这里,我就不是‘锁爷’了,只能被人叫作‘老解’!

锁爷应邀去做上门功夫,如果是修配大门锁,就把工匠担子摆在门边,弄好了,主人请他进屋去喝杯茶,他笑着婉辞。进室内去修锁、开锁、配钥匙,进大门前他就用黑布蒙在眼睛上,待探测锁眼后,再回到大门外,取下眼罩干活儿。这是锁爷的规矩。

立春过后,转眼到了雨水节令。黄昏时,小雨初停,天上闪出晴光。

解家来了个平头汉子,像是乡下人,自称大刘,说家中的保险柜钥匙弄丢了,请锁爷去开锁配钥匙,价钱只管说。

在哪儿?锁爷问。

不远。有车哩。

好的,我收拾工具随你去。

小车跑了一个多小时,暮色四垂,在山谷口一个孤零零的破旧农家大院前停下来。

大刘问:这块地方锁爷来过吗?

没来过。但刚才在车经过一个古镇时,锁爷看到路牌上写着清平镇三个字,小车再往西跑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这里。

锁爷从后备厢里取出工匠担子,放在院门外。

锁爷,请随我来。大刘说着话,双眼盯着锁爷,双脚却原地不动。

慢,待我戴上黑布眼罩后,你牵着我进去。

锁爷,你心里只有锁,没有其他东西,真是高人!

大刘牵着锁爷的手,走过庭院。庭院一角有紫藤花,锁爷闻到淡淡的紫藤花香气。然后,他们走进堂屋,两边是厢房,里面有人在吸烟(有打火机的声音),走进堂屋后端的灶屋(有烟火气味),再上楼梯到了二楼。锁爷被引到一个保险柜前,大刘说:请你打开这个玩意儿的锁。我就站在你身边,有什么吩咐,你就说。

锁爷先用双手去摸保险柜,很随意,也很快,便明白这是个大家伙(农家怎么会购置这么大的保险柜)。再摸到锁眼,从口袋里掏出几根铁丝,I型的、L型的、F型的。锁爷依次用铁丝插入锁眼细细地探测,同时把耳朵贴上去凝神谛听。

大刘问:打得开吗?

锁爷不作声。

你说个数,我绝不还价。

三百元,常规价。

我给五百。

大刘,太客气了,我只收三百。

锁爷说着话,突然咔嚓一响,保险柜门弹开了。他的鼻翼翕动起来,扑面而来的是泥土味儿、古铜锈味儿,里面应该有刚出土数日的古器。

大刘忍不住高喊一声:锁爷,好手段!

你牵着我到院外去键出钥匙,我不需要灯光。

不必了。也许,我在无意中又寻出了钥匙呢。

你既然不要配钥匙,我就只能收两百元了,这是我的规矩。

锁爷为我省钱呵,谢谢。辛苦你了,我开车走另一条路送你回家,可能要近一些。

客随主便。锁爷心想:我经过的路都记在心里,你乱不了我的思路。

…………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丁所长叩访解家,向锁爷表示谢意,一伙盗墓贼被抓捕了!

丁所长说,几个月前,这伙人租下这个破旧的农家小院,因为在山谷里他们探测出了几个久远年代的古墓,先挖掘一个墓,就得了好几件青铜器。青铜器锁在保险柜里,钥匙由为首的头头掌管。那天大刘请锁爷去开锁时,头头带着另一个人去长沙找买主,更是为以后的货物出手去探路,要三天后才回来。大刘和留下的两个人想私吞青铜器,第二天就远走高飞。

锁爷说:幸亏他们内江,幸亏他们贪心,才有我出场的机会。

谢谢锁爷当天回家后就给我打电话,我们马上就去布控了。你蒙眼开锁,鼻子还这么灵,神了。

锁爷小声说:保密啊,我的丁所长。

(节选于《湘江文艺》2022年第3期)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锁爷是锁厂的高级技工,一辈子跟锁打交道,技艺高超,能蒙上眼睛装配锁,退而不休,为人开锁解难,受到芙蓉巷老老少少的尊重。
B.丁所长引用《说文解字》的文字,妙解锁爷的名字,既幽默风趣,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同时衬托出锁爷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C.大刘为了收买锁爷,付给他五百元的报酬,但锁爷拒绝了他,只愿意收三百,后来借故只收取两百元,锁爷嫉恶如仇的性格表露无遗。
D.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简洁且意蕴丰富,如大刘说“走另一条路”送锁爷回家,锁爷口上敷衍,心里明亮,这为下文抓捕盗墓贼巧设铺垫。
2.儿子劝锁爷到长沙养老,锁爷为什么“仰天一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小说结尾叙写锁爷与丁所长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022-07-03更新 | 28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回家过年

赵长春

心里的花,带你回家,感受我家乡的文化,看看我的老爹老妈,让他们也看看你这朵美好的花!

德昌高兴地哼着改了的歌词,握着九月的手,车速时急时缓。再翻过前面的岗坡,一路下去,不过二三里地,就可以安全进村了。疫情随时播报,一路上还算顺利,被拦着量了几次体温,都正常。刚才几个发小还高兴地相约,晚上就见,好好喝酒好好说话……

手机响起。“是我爹,快接。”德昌想让九月多给爹说话,就握好方向盘,把手机递给九月。

“……爹,好。”九月脸色有些红,“哦,德昌说马上过东大岗……,好,好。”九月将手机递回德昌,德昌接了,爹的声音迟疑,“你们下岗后,先停那里,我在那等,还有你妈,你婶……”

没关闭手机,德昌就又冲九月眨眼睛,“几辈子没有当过公公婆婆。爹妈他们出村接咱了,还有大娘,二婶,小妹……”说着,车子下了东岗,往村子方向驶去:心里的花,带你回家……

岗坡下,爹,妈,远远冲着车子来的方向挥手、摆手。一辆三轮车横在路中央,车把上一张红纸:欢迎回老家,防疫不防人。

停车。七八米远,有道简易限高杆,上横一道标语:疫情紧急,禁止进村!九月张大了嘴巴,德昌也愣住了。看见爹拿着手机冲他示意,德昌拿起了手机,“娃儿,别怪爹,不让你们进村,上头统一规定,防堵肺炎,都这样……”

德昌点点头,看见妈在抹眼泪,就握紧九月的手,“出去一下,叫妈看看你。”

两人出了车,寒风有些凉意。德昌想往前走,妈挥了挥手,“小昌,小月,别往前走了。”

旁边的二婶头一拧,“嫂子,就叫俩孩儿回家怕啥?大过年的,妮儿还是头一回来,又不发烧,自己孩儿们!”

爹往前跨了一大步,“听我的,先不回来。给你们啥都预备好了,米、面、油,就在三轮车上,正准备往东头农场里送。那里给你们收拾了一间房,装了空调……”

“哥,嫂子!我给你们铺好的床铺,还贴好了对联,大红喜字、福字!”一直拍照的婶家妹子抢了一句话,冲德昌和九月挥挥手,“三轮车,上有饺子馅,炸货,零食,够你们过年的……”

大娘和二婶也赶紧接话头,“九月,真漂亮!给你的红包就在三轮车里,拿好!不准交给德昌……哈哈!”

笑声中,暮色苍茫,妈又擦眼睛,“钥匙就在妈给的红包里。一会儿你们把东西取车上,我们也回家过年。

“爹,妈,姑,姨……”德昌想哭,赶紧拉住九月,鞠躬……

在大棚里住下,九月竟然有些新鲜,给远在城里的父母报了平安后,与德昌拥在一起。

“不许哭,大过年的,我跟你第一次回家……”德昌抱紧了她,“我对不起你。”

“挺好,有意义,绝对难忘!”

正说着,外面隐约有广播的吆喝声:“喂,喂!老少爷儿们,老少爷儿们!听好了,今年有疫情,我说个通知,春节不拜年!”

德昌噗嗤笑了,“听出来没有?咱村的老支书,大喇叭上喊话哩!”

“老少爷儿们,今年特殊,不走亲访友,不串门儿。外面回来的,一律先在村东的农场隔离,啥都有,也暖和,管吃管喝……谁也不例外。我家小昌,领着媳妇回来过年,都知道的事儿……刚才,没有进村,就在大棚隔离了。我带头执行纪律,大家放心!”

九月扭头看德昌,“咱爹?村干部?”

“可不是咋的?咱爹!老党员,老支书!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关键时候,上面千条线,就靠这根针!”德昌终于舒畅地笑了,“基础打牢,不怕地动山摇,他老说这句话。所以,我是咱班第一个党员,嘿嘿!”

“能哩不轻!”九月学了一句方言,拧了一下德昌的耳朵,轻轻地。

德昌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号码。

“德昌兄弟,不用谢我,你住的是我的农场。我是小猫啊,想不起了?非典那年,我回来,被你爹隔离在那里,当时是咱村的炕烟房。我给他吵架,你向我撂砖头,哈哈,想起来了吧?老支书对,他当年组织党员给我家割麦,渡过难关……今年又有疫情,我收拾了几间房子,万一还有人回来……谢啥呀!都是咱自己的事。不说了,老支书又广播了,硬气!我得给他弄个抖音,宣传一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两次描写德昌哼唱“心里的花,带你回家”,烘托他带媳妇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与后面被“隔离”在农场形成鲜明对比。
B.小说中有两处写到“抗疫”的标语,一则温馨“欢迎回老家”,一则冷峻“禁止进村”,前后相互矛盾,破坏了小说情感的一致性。
C.小说结尾通过小猫的电话,补叙当年“非典”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D.小说叙述德昌第一次带媳妇回家过年却被自己父亲“隔离”的经过,充分表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
2.小说写德昌先是“想哭”后来“噗嗤笑了”“舒畅地笑了”,请结合上全文简要概括德昌心理变化的过程。
3.“老支书”这一形象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2020-08-09更新 | 6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斯文

蔡楠

刘德是在中午时分推开我的柴扉的。那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名满天下的河间王。我只看到一个消瘦的身影在阳光下稳健地走进我的院落,走近我的草屋,走近我的锅台,走近我。

我在锅台边立起身,看见刘德敛一下长衫,吞一下长袖,用力吸了吸鼻子问:这锅里煮着什么好东西,这么香?我说:是野兔,白鼻子给我捉到的野兔,在我的坟地里捉……说到坟地,我打住了。打住之后,我问刘德:哎,你进来的时候看到白鼻子了吗?刘德闪身一笑,白鼻子就越过刘德,蹿到了我的面前。毛先生说的是它吗?刘德说,就是它把我引进你家门的啊!

白鼻子是我养的一条狗。它浑身黝黑,只有从嘴、鼻梁到额头的一溜毛是洁白的,所以我叫它白鼻子。

我再次打量了刘德一番,他峨冠博带、明眸善目,举手投足间斯文尽显。我摸了白鼻子的白鼻子一下,说:先生你是……

在下河间王刘德——刘德正式对我深施一礼,听说毛苌先生训诂、传授《诗经》,特来讨教。

王爷?我的膝盖差点软了下去,关键时候是白鼻子帮了我的忙,它用身子支住了我的膝盖。我沉吟了一会儿说:我想想,你让我想想。

好的,先生自然应该想想。但现在已到用饭时间了,我陪先生喝两蛊吧。刘德一转身,从袖子里摸出一小坛酒来,说,来,先生,这是我来河间国那一年,父皇赠予我的御酒,你尝尝吧!

还没等到我放桌子、上肉,刘德就打开了小酒坛,酒香迫不及待地跳出了坛子。我听到白鼻子叫了一声,瘫软在了我的脚下。哈,我还没品酒,白鼻子就先醉倒了。真是没出息。

那天肉吃了、酒喝了、人醉了。我还在想刘德的话。我能不好好想想吗?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我的叔父毛亨带着孔子删定的《诗经》原本,从鲁地惶惶出逃。他拼命向北,逃到荒僻遥远而水草丰美的河间国武垣县,在乡下住了下来。他在村北筑起了一座大坟,然后躲了进去。凭着鲜活的记忆,他先是把《诗经》一首一首地写在坟墓的四壁上,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木牍上,重新编辑校注,才有了后来的《毛诗故训传》。叔父的诗书到死也没有见过天日,临终前他把书稿和遗憾一起交给了我,他说:苌儿,新帝登基,挟书律撤销了,你可以……可以开馆讲经了。就这样,我把他的经义从地下搬到了地上。搬到地上不久,刘德就找上门来了。虽然我知道刘德在招徕四方学者,尽求天下善书,竭力兴修礼乐,但我仍有顾虑。王爷就是王爷,焉知他是不是以斯文来装扮自己韬光养晦呢?有朝一日朝廷再次翻脸,遭殃的还不是斯文自己?所以我得好好想想。

后来,刘德又一次找上门来了。这次他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带来了王府的一群人,还有不少车马工匠和建筑材料。他指挥着人们,拆掉了我的草房,还把我煮兔肉的那口锅搬到了院里。我知道大祸临头了,我带着白鼻子躲进了我叔父建造的大坟。

数日以后,刘德找到坟墓里来了。又是白鼻子带的路。我不知道白鼻子和刘德的渊源,但我知道白鼻子出卖了我。狗东西,真正的狗东西,看以后老子怎么收拾你。

刘德的火把就亮在我的眼前,我已毫无退路。刘德跳进了坟墓。他的火把照亮了坟墓四壁。叔父刻在四壁上的经文在火光里有了生命,一个一个的汉字拥挤着蹦到了刘德的眼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击鼓其镗,踊跃用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刘德痴呆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发出了一声叹息:太神奇了——

王爷。我走近刘德,想解释什么,但刘德拦住了我,说:毛苌先生,你才是王爷,你是《诗经》的王爷啊!跟我走出坟墓吧,你去看看,我已经把你的草屋建成了招贤馆,从此你可开馆讲经,传授弟子了!

我没有理由不接受刘德的王令。我走出坟墓,进了招贤馆,后来又进了河间国国都乐城的王宫。我带着白鼻子当了《诗经》博士。再后来,我推荐了贯长卿为博士,又帮助史丞王定修订了礼乐典籍。一时间,王宫里古书充栋、群儒咸至,每日读经诵典之声琅琅,数里可闻。

斯文当道,王国鼎盛。刘德想到了长安,想把这种鼎盛带给长安。所以刘德决定带我去长安朝拜当今天子刘彻。在长安,我们献了经书,献了礼乐典籍。刘德又在三雍宫与董仲舒等朝臣对策。我真正领略了刘德的智慧、才华和思想。我知道刘德期待着大汉文化复兴、王道推行、大同实现。除此,他别无所求。

刘德最后等来了皇帝加皇弟刘彻的召见。刘彻让刘德与他一起坐在龙椅上。刘彻又一次叫了声皇兄,然后握住了刘德的手说:河间国虽小,但是皇兄贤德啊,如商汤、周文王一样贤德,不如,皇兄现在就做了大汉皇帝吧!

刘彻的话音未落,我看见刘德已经从龙椅上滚落下来。

我们急匆匆返回河间国。看到刘德的样子,我想起了我叔父急匆匆从鲁国逃出的样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德对“我”正式深施一礼,还尊称“我”为“毛苌先生”,并直接自我介绍,说明来意,表现出他对待士人真诚和谦恭。
B.“我想想,你让我想想”“我能不好好想想吗”“所以我得好好想想”这些话,表现出毛苌在被刘德邀请后的复杂心理。
C.小说插入的叔父毛亨出逃并交代后事的情节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背景下的一个时代缩影,也是“我”躲避刘德的原因。
D.小说中白鼻子有烘托人物的作用,白鼻子醉倒烘托了“我”的激动,白鼻子两次为刘德带路烘托了“我”生存环境的险恶。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刘德时先写其“消瘦的身影”,然后是“长衫”“长袖”,最后是“峨冠博带”“明眸善目”,表明“我”对他逐渐注意起来。
B.开头处三个“走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刘德一出现,就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也为下文“我”膝盖一软做了铺垫。
C.“我”说到坟地时突然打住了,暗示了这不是普通的坟地,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为后文埋下伏笔,引发读者对“坟地”的兴趣。
D.小说中写刘德在坟墓墙壁上看到《诗经》中的汉字在火光中跳蹦,既表现了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也反衬了当时文化气氛暗淡。
3.小说标题“斯文”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4.小说以汉武帝刘彻召见刘德的情节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5-25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