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刘禹锡(772-84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719549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有?

【乙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项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何陋
B.有仙则       其妙
C.濯清涟不妖       人不知不愠
D.陶后有闻       屡见不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B.《陋室铭》第一层从“山不在高”到“惟吾德馨”,运用类比手法,点明全文主旨。“陋室”一词统领全篇,为全文之“睛”。
C.《爱莲说》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写了莲的超凡脱俗。
D.《陋室铭》和《爱莲说》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立意高远。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异:跖、蹻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无有宰者。”

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艺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义制强讦,礼分长幼;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钟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曰:“天何预乃事?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法小弛,则是非,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邪?天也。福可以诈取,祸亦可以苟免。”人道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故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邪?我蹈道而已。”法大弛,则其人曰:“道竟何为邪?任人而已。”法小弛,则天人之论驳焉。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

余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

(取材于刘禹锡《天论》)

【注】①拘于昭昭者:指那些认定天以意志而主宰人间祸福的人。下文“泥于冥冥者”指那些认定天与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人。②跖、蹻:盗跖与庄蹻,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强盗。下文“孔、渊”指孔子和颜渊。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与人实                 剌:违背。
B.动物之者也                 尤:优异。
C.贤尚功                       右:崇尚。
D.法小弛,则是非          驳:反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是茫无有宰者     天恒执其所能以临
B.为善然也            祸亦可以苟免
C.天何预乃事        奚预乎天
D.贤而尊显            可以诈取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拘于昭昭或泥于冥冥,容易就天道与人事作出简单对应。
B.天之所长是促进万物繁衍生长,并通过抑强济弱来调和。
C.法令得以普遍推行时,赏罚依法而定,能为民众所接受。
D.人世的治或乱,都会对当时的人如何认识天道产生影响。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
5.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文中所论述的 “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2023-03-28更新 | 41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关于词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比较辨析词义,“有仙则名”的“名”,与《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的“名”语义相同,都解释为“命名”。
B.借助偏旁释义,“馨”偏旁为“香”,意为能散布很远的香气,以“馨”来修饰“德”,指德行美好。
C.通过语境推导词义,“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由此可以推出上文的“鸿儒”是指当官的人。
D.以今证古,理解词义,“素颜”在今天意为没有经过化妆、不施脂粉的脸,那么“素琴”则可理解为能弹奏出本色乐曲的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仙”“龙”比陋室,为下文描写陋室埋下伏笔。
B.本文通过描写“陋室”清幽的环境、高雅的生活,突显作者的远大志向和杰出才能。
C.本文语言特色鲜明,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D.作者以诸葛亮、扬子云自比,暗示自己与二人一样有隐居的意愿。
4.请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探究《陋室铭》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链接材料】

铭,名也,记名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铭)多警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评解《陋室铭》一文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

(创编自《古文笔法百篇》《康熙字典》等)


注:①记名:记述。②称名:扬名。③警:警诫。
2023-09-08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机汲

(唐)刘禹锡

①濒江之俗,不饮于凿□皆饮之流。予谪居之明年,主人授馆于百雉之内,江水沄沄,周墉间之。一旦,有工爰来,思以技自贾,且曰:“观今之室庐及江之涯,间不容亩,顾积块峙焉而前耳。___________,俾矗然之状莫我遏已。”予方异其说,且命之饰力焉。

②工也储思环视,相面势而经营之。由是比竹以为畚,置于流中,中植数尺之臬,辇石以壮其趾,如建标焉。索绹以为縆,縻于标垂,上属数仞之端,亘空以峻其势,如张弦焉。锻铁为器,外廉如鼎耳,内键如乐鼓,牝牡相函,转于两端,走于索上,且受汲具。及泉而修绠下缒,盈器而圆轴上引,……出高岸,拂林杪,踰峻防。刳蟠木以承澍,贯修筠以达脉,走下潺潺,声寒空中。通洞环折,唯用所在。虽漫涌于庭,莫尚其霈洽也。

③昔予尝登陴,撊然念悬流之莫可遽挹,方勉保庸,督臧獲,㪺而挈之,至于裂肩龟手,然犹家人视水如酒醪之贵。今也一任人之智,又从而信之,机发于冥冥而利于用物。浩溔东流,赴海为期,斡而迁焉,逐我颐指。乡之所谓阻且难者,莫能高其高而深其深也。

④观夫流水之应物,植木之善建,绳以柔而有立,金以刚而无固,轴卷而能舒,竹圆而能通。合而同功,斯所以然也。今之工,咸盗其古先工之遗法,故能成之,不能知所以为成也。智尽于一端,功止于一名而已。噫!

(《刘禹锡集》,略有删节)


【注】①机汲:机,机械。汲,这里指用机械从下往上打水。②臬:标竿。③张弦:拉直的绳子像张开大弓的弓弦一样。④牝牡相函:指这个机械部件的公母榫严密吻合连接。⑤这两句是说,挖空桃木做成盆桶来接水,连接竹子使之内部相通让水畅流。⑥这一句是说要求佣人赶着家中牲口去拉水。⑦逐我颐指:我哪里要水,水就听从流到哪里。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一项是(     )。
A.而B.且C.将D.与
2.适合填入第①段画线处的一项是(     )。
A.请允之B.请用机以汲
C.请示之以机D.请以技自贾
3.第②段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4.第③段既写过去取水又写现今取水,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5.有人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极强的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请联系文末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2022-01-20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