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194574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村船夫

蒋育亮

一点五米的个头,硕大的头颅镶嵌在短短的脖颈上,让人咋看咋不和谐。村上人都叫他大头,一来二去,真名不但叫人给忘了,连他自己,有时都半天想不起来。

林大头姓林,名佳伟。生下来时,发了一场高烧。待医治好后,就留下了反应迟钝的毛病。大头2岁那年,一场意外车祸,父母双双身亡。成为孤儿的他,只得依靠亲戚及村民接济。读完初中,大头不愿再去念书。回到村上,无所事事。村长征求大头意见,让他去撑船,大头很乐意地接受了。

小村四面环水,坐船是出行的唯一途径。小村那条木船,是村民们凑份子建造的,这也是小村的历史沿袭。所有乘船的人都是免费的。至于撑船,各家各户轮流坐庄,依序而行。村民常受等船之苦,虽有怨言,也觉无奈。自有大头专司撑船之后,便再无村民苦等之事。村民高兴,坐船之时,常随手携带大米、糍粑、年糕之类,慰劳大头,大头自是乐意,一年365天在船上的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后来,大头为图方便,索性在船中搭一简蓬,以船为家,吃住船上。

如此几年下来,大头成为小村名副其实的船夫。

岁月如水,不停地往前流逝。大头30岁那年,一场暴雨,河水陡涨。大头将船系牢,立于河岸,望着汹涌澎湃的河水,愣愣地发呆。突然一声惊叫,快救人啊,有人落水了。大头一激灵,发现上游河中有个人形,随着河水上下漂浮,岸上,一大群人跟着往下游奔跑。大头立马跳上船,将船绳系于腰身,趴在船舷边沿,拦截落水之人。

落水之人漂浮而至,大头张开双臂,牢牢抓住。河水湍急,一个巨浪,将大头掀入河中。大头连呛几口河水,但抓住落水之人的双手,始终不曾松开。船绳系着大头,大头抓着落水之人,河水铺天盖地冲击着,他们如两片浮叶,在水面上颠簸。众人手忙脚乱,好一阵子,才将他们弄上岸来。

大头事后才知道,落水之人,竟是村长之女。

村长送来大酒大肉,以示感谢。村长说,大头啊,谢谢你救了我女儿,我女儿的生命是你给的,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我说。大头扑哧喝下一大杯酒,摇摇头,无语。村长说,以后有什么要求,随时也可以向我说。其实,大头是有话要说的。只是,他不敢说。大头知道,说了也白说,因为,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大头自从有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心思后,人就变了个样儿。整日耷拉着脑袋,魂不守舍。好几次撑船,竟然把持不了方位,船抵岸后,偏离码头数丈有余,弄得乘船之人嘀嘀咕咕,牢骚满腹。

后来,村长的女儿嫁到了城里,大头便彻底死了那份心。

村长女儿嫁到城里的那个春天,雨水特别地多。整日整日的,嘎巴嘎巴地下。大头的心,也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拔凉拔凉的。

那日,凌晨3点。雨在下,天如墨。有声音刺透黑幕,急促传来。大头似乎觉得,像在叫唤自己。大头钻出船篷,冒雨抹黑走上码头。两个黑影,在雨中哆嗦。大头赶紧搀扶他们上船。大头兄弟,我儿子突发高烧,要送医院,求求你,送我们过河吧。女人凄凉羸弱的声音,让大头拔凉的心揪得紧紧的。

河面漆黑一片,只听得河水怒吼咆哮。多年来,每每遇上这样的情况,大头是不出船的。大头说,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乘客负责。那次,村上的巨富林百万说是急着进城谈笔大生意,面对怒吼咆哮的河水,大头硬生生地拒绝了。林百万说,给你1000元,送我过吧。大头摇摇头。林百万横横眼,10000元吧。大头仍是摇摇头。林百万一跺脚说,成了,分你一半行不?大头斜眼看看林百万,不紧不慢地说,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呢!气得林百万如怒吼咆哮的河水,凶巴巴地吼道:死了王一,还有王二。后来,林百万重金请村上人撑竹排过河,结果命丧河中。

求求你,大头兄弟!如果我儿子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也不活了。女人急得大声地哭泣起来。

大头摸摸孩子的额头,确实烧得厉害。大头心里想,村上这寡妇娘儿俩,也实在活得太不容易了。

大头咬咬牙,让娘儿俩在船篷中坐好。开船了!

雨大,浪大,风大。船在极度颠簸中艰难前行。大头使尽看家本领,勉强维持着船的平稳。女人几次过来帮忙,都让大头吆喝住了。女人说,大头兄弟,难为你了!回答女人的,是气喘吁吁的呼吸声。女人说,我让孩子一定记住你的好!回答女人的,是船杆重重敲击水面的浪花声。

即将靠岸,但水流湍急,船怎么都停不稳来。大头拿着船绳,纵身一跃,落在岸上,牢牢地拉紧船体,大叫着让娘儿俩下船。船晃荡得厉害,抱着儿子的女人,摇晃着就是下不了船。大头在船柱上系好船绳,重新爬上船来,接过女人怀中的孩子,让女人先下了船,然后将孩子递给了女人。大头正要下船,一个巨浪掀来,他身不由己滚落河中。

黑夜中,响起撕心裂肺的哭叫声……

后来,不知村上谁人,在停船的码头,弄来一块巨石,石上道劲地刻着大头两字。

再后来,因为小村景色好,上面要开发旅游,便为小村修了大桥。车从桥上来来往往,桥下不远处巨石上的大头两字,常常很清晰地跃入人的眼帘。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头还没有专司撑船之前,村民们常饱受等船之苦,这说明了对小村村民来说,大头是必不可少的。
B.自从心里有了村长之女后,大头就变了样,甚至有时撑船还把持不了方位,对此小村的村民们有不满情绪。
C.只要听到河水的咆哮声,而且河面漆黑,大头就不出船,因为他觉得应该对自己和乘客负责。
D.水流湍急,船停不下,大头让母子二人平安上岸,自己却被掀入河中,这体现了大头先人后己的品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以短句为主,凝练而且又急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画面感,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对大头这一人物形象丰富的情感。
B.小说写村长女儿嫁到城里的那个春天,作者巧借对春雨的描写,融情于景,以大头的心理感受,形象地写出大头的心思彻底破灭。
C.小说两处采用补叙的手法,一处补充交代了大头的身世,另一处是林百万要过河被大头拒绝,这样的补充交代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D.小说结尾呼应开头,“大头”二字成为小村村民们永远的记忆,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小村船夫大头,另一方面也深化了主题。
3.小说前面写大头救了村长女儿,后面又写大头救了母子二人。两次救人都以“雨”作为背景,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桂林文学院院长刘敏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大头如在身边”,请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加以分析。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走出大山

曹卫华

进村那八公里的石窝子路,极大地限制了海子坝村的发展。为此,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们商定,大家集资,一家出一个劳力,不管三年还是五年,一定把路修通。

集资筹备好了,可对于修路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有人开始泼冷水,有人说起了泄气话。

干还是不干?钱用完了咋办?谢成芬陷入了两难。

干!必须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车到山前必有路,钱没了,再想办法找。

2014年开春,工程正式开工。

那天,村里几位老人来到工地上问谢成芬:“成芬啊,我们这几个老人,能等得到路修通的那天?”

“等得到!等得到!”谢成芬说,“路修通了,村上出钱包辆车,接你们去县里玩、去州里玩!”

这几位老人,全都没去过州里,有的还没到过县里。

“那就拜托你了!拜托你了!”老人们激动地说,“我们等着那一天!”

谢成芬记住了老人们的嘱托,带领几十个老乡,炸响了开山修路的第一炮。

参加修路的多是五六十岁的人,开工没几天,就有人吃不消了,有的脚被石头砸伤了,有的手被石头割破了。

工地上,最重的活儿是扛石头。炸药炸开裂的石头,用钢钎撬下来,每块少说也有两百来斤。男人们两两搭档,用杠子扛到路边码起来,准备砌边坡、砌路埂用。可有个四十多岁的壮年男人却落单了,因为他身体好,力气大,扛的石块也大,没人敢跟他搭档。

“我跟你扛!”谢成芬说。

“二婶!石头重得很,你找得动?”男人问。

“扛得动!”说着,谢成芬已经把杠子拿在手上了。

“算了,二婶,这不是女人该干的活。”

“来着!你莫啰嗦!”

男人用绳子把石头拴好,穿上杠子。

谢成芬弯下腰,把杠子扛在肩上,咬紧牙关喊一声“起”!腰一挺,站了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扛着杠子在乱石窝里走。一开始谢成芬步子还有点踉跄,走着走着,就稳了。

扛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谢成芬的肩膀火辣辣的,红肿了一大片。

第二天,她用块海绵垫在肩上,脚步越来越稳,工地上的村民们对她也越来越服气。

钱不多,大家为了省钱,爆破时一直手工打眼,辛苦不说,进度也太慢,大家商量,决定买台凿岩机。

凿岩机买回来了,大家却不会用。谢成芬爬上石岩,第一个抱起三四十斤的凿岩机打眼,凿岩机突突突地在石头上震动,不听使唤,震得她两臂发麻。

越是艰难,谢成芬越有干劲儿。“我就不相信治不了它!”她与凿岩机较起劲来。摆弄了一阵儿,在大家的帮助下,凿岩机渐渐听使唤了。

轰隆、轰隆……山野里,机器声响彻云霄,天空中碎石纷飞。

路越来越难修,修到四公里左右,前面出现了一道黑青色的大崖壁。这道崖壁三丈多高,像一堵铁壁铜墙,正正地堵在路中间。

谢成芬把负责爆破的人集中起来,站在崖壁下商量了几次,决定先从下边打眼,把崖壁的下半部炸掉。

第一次,他们打了六个炮眼,可这一排炮炸过之后,坚硬的崖壁纹丝不动,只炸飞了几块碎石头。

“我就不信这石头比人的意志还坚硬!”

谢成芬又领着村民,在第一排炮的间隙打了八个深孔,又放了一排炮,效果仍然不好。施工被迫停下来。

黄昏时分,其他村民已经走了,谢成芬和几个骨干还在那道崖壁下商量,怎样才能啃掉这块“硬骨头”?

大家决定换个思路,从崖壁的上部炸起。要从上部炸起,就得把人从崖壁上吊下来,先用手锤打出几个可以供人站脚的地方,才能把凿岩机吊下去,用绳子拴着人的腰,悬在空中打眼。

第二天一早,一个村民先用绳子拴着腰,下去用手锤打好了站脚的地方。接着,谢成芬用绳子拴着腰爬下去,其他村民用绳子把凿岩机吊下去。谢成芬便悬挂在崖壁上,开始打眼。

突突突的凿岩声,在大山的清晨响起,传得很远很远。

谢成芬抱着凿岩机打到半途,突然脚下一滑,连人带凿岩机一齐往崖壁下掉。她的腰被绳子拴着,人没掉下去,在空中荡了几下,后脑勺重重地撞在崖壁上,疼得她两眼冒金星。凿岩机的开关也没来得及关掉,在空中突突突地空转了一圈,向谢成芬砸过来。上边的人眼疾手快,急忙把绳头一拉,凿岩机才避开了谢成芬。

凿岩机再吊上来,谢成芬继续打眼。她打好一个炮眼,被吊上去,再换一个村民下来。

第一排炮把崖壁顶部的石头掀掉了。这一整道崖壁,炸了一百二十多炮,才彻底炸掉。

集资款很快就花完了,谢成芬又动员大家再集资。可乡亲们生活都不富裕,再集资也没多少钱。

谢成芬家里搞养殖多年,攒了一点钱,她跑回家与丈夫商量,想从家里拿出十万元来。家里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正是用钱的时候,丈夫有点舍不得。

“为集体修路,为乡亲们办事,有哪样舍得舍不得呢!”丈夫被说动了,从银行取钱出来,交给了谢成芬。

正好这时,县里出台了一项政策,村上修一公里弹石路,县政府补助三点五万元。谢成芬一听说这个消息,第二天就跑到县上去申请。

县里派人到工地上,查看了他们修路的情况,很快就把钱拨下来了。

望着正在修建的公路,谢成芬心里满满的是信心与希望。这条路,是走出大山的路,是走向富裕的路。

(有删改)


【注】①指海子坝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②谢成芬担任村支书兼小组长,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陷入两难的谢成芬,决定“干!必须干!”突出了她敢于决断、坚定执著的性格特点,推动了情节发展。
B.谢成芬面对“不听话”的凿岩机,没有退缩,而是与凿岩机较起劲来,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凿岩机听使唤了。
C.“这道崖壁三丈多高,像一堵铁壁铜墙”,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写出了困难的艰巨,也为后面凸显人物精神作铺垫。
D.文章开头写筹备资金,杯水车薪,到后面集资款用完,集资困难,再到最后县里拨钱下来,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2.修路前后面临着各种困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资金不足。对于修路,村民们都很支持,愿意集资,但生活的贫穷,让他们无法拿出更多的钱。
B.人心不齐。资金有限,有人泼冷水;开始施工,村上老人有怀疑;工地上干活,有人不愿配合。
C.劳动力不足。修路的村民老龄化严重,而工地上的活都是重活,使得工程进度缓慢。
D.技术人才缺乏。爆破方法不正确、机器使用不熟练等,都给修路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3.艺术界把以“事实”诚实原则”为基础特征,同时具有一定“文学”特征的作品称为“非虚构文学”。本文具有“非虚构文学”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以改成“逐梦”,也有人认为原题目就很恰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2023-01-24更新 | 1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弯道超车     

张学东

幸亏当初志愿填得还不错,末了,儿子总算被外地一所本科院校录取了,赶紧又上网细细脑补了一遍,除了不是所谓的“985”“211”重点大学,其他各项指标和硬件都还说得过去。儿子终于有了离开家尤其是离开母亲的资本,一张小脸乐得跟过年似的。得到通知后,他便跳着脚,嘴里冒出了第一句话:哈哈,这回再也不用跟我妈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了。奚鸣久赶忙给儿子递眼色,意思是你妈这两天气不顺,千万别再火上浇油了。儿子呢,只图嘴巴快活,继续嘚瑟,这回我走人了,我妈该眼不见心不烦了,省得成天给咱们扮祥林嫂,老爸你也该解放一下喽……哪知赵婉在厨房里偏听得真切,突然摔锅砸盆地闹将起来。好你个小没良心的,谁是祥林嫂,我藏了猫为谁,还不是为了你,你但凡少上点网,少打点游戏,也不会落得今天这步田地啊……儿子不以为然,神着脖颈顶嘴道,我有那么悲催吗?好歹我还有大学可念,而且还是我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机专业!你呢?还不是家庭妇女一个,整天就知道唠唠叨叨,让人心烦,真不知,我爸这辈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奚鸣久再想拦阻,为时已晚,赵婉像只咆哮的母狮子直扑向儿子。

重重挨了两记嘴巴的儿子,涨红着小脸,一赌气便甩门跑下楼去。奚鸣久连拖鞋都没换,也紧跟着撵出家门。儿子跑得太快了,简直像一匹挨了鞭挞的野马,转眼就冲出楼门,奔向家属区的甬道了。奚鸣久显然不是儿子的对手,好在假期校园空空如也,大约跑了五分钟光景,前面就是那个古老的转盘路,往南的方向即可离开大学校园上街去,于是奚鸣久疾跑几步,想借着拐弯的机会,追上去拽住儿子,他不能让孩子浑身挟着一股火气和怨愤跑到外面去,他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稍有不慎,就会做出可怕的举动,到那时一切都晚了。自从任了教授之后,这十来年他的腿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卖力地奔跑过,这一刻他的心脏跑得比腿脚还要快,血液一时间仿佛全部聚集到心房里,心跳成一只响鼓,咚隆咚隆咚……就在他终于伸手便可以抓住儿子的一刹那,他的下腹那里猛地一阵绞痛,那疼竟来得那么地锥心彻骨,好像这辈子从来没有那么疼过,伸出的右手臂跟慢动作似的垂落下来,他不得不慢下脚步,他再也跑不动了,豆粒大的汗珠子,已密密麻麻爬满额头,他虚弱得简直像个老妪,只是嘴里有气无力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他希望儿子能听到他的话,急忙站住,无奈何,那疼痛来得太过强烈了,他觉得自己就像中了猎人枪弹的兔子,身体的某个部位咔嚓一下突然断裂了,他再也发不出一丝声音,唯独两只手紧紧抱捂着腰腹处,整个人就那么一轱辘,跌翻在转盘路的弯道上。

尽管身体动弹不得,但意识相当清晰,犹如水洗。奚鸣久心里明白,自己就奄奄一息地躺在了学校这个再熟悉不过的转盘路的内圈里,这条平坦的道路他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这里栽跟头。也许,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十多年前,他之所以决定跟自己并不喜欢的赵婉委曲求全结合,希图的不过是人家赵主任的提携和时时关照,应该说正是那次捷径,让他实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成功的提速和超车,在较短时间内,他确实超越了系里很多年轻人,从而顺利得到了大家梦寐以求的职称和职位,假若没有当初的联姻,今天的他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呢!眼下,他到底没有追上儿子,可他的心始终跟着儿子一起奔跑,想到儿子即将离家远赴异地求学,想到儿子将来也会面临诸多的诱惑和选择,想到未来终有一天,儿子也会像今天的他,再也追不上自己的孩子,内心真是百感交集,忽然有种很潮湿很酸楚的东西,慢慢渗出并将他淹没……头顶的天空依旧像往日那样闪闪烁烁,阳光依旧像往日那样灼热刺眼,他就那么表情痛苦、肢体扭曲地俯卧在马路边上,一大片黑蚂蚁悄无声息地在他身边爬来爬去,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不清楚到底在慌乱什么,也许,仅仅是他这个庞然大物忽然倒地时,一下子惊骇到这些微小生物了。

奚鸣久住进了医院,动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手术,他的盲肠下端那个蚯蚓状的几厘米突起——阑尾被医生切除掉了。其实,这玩意在人的消化过程中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一旦遭到病菌、寄生虫或其他异物侵入时,阑尾又极易发炎,造成患者右下腹剧烈疼痛、抽搐等症状,大夫的科普倒让奚鸣久陷入深思。这是病毒的一次野蛮入侵,手术获得成功,他很快就能安然无恙了,但似乎总能隐隐感觉到身体的某种不适,尽管医生一再强调,阑尾对人体毫无益处,可它毕竟朝夕相处地跟随了自己半辈子啊。他转念,便又联想到现实之中,那些叫人纠结和头疼的野蛮入侵者,那些社会黑暗角落里的人和事,如果也能像手术刀那样毫不留情地切除,也许生活远比现在美妙得多。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儿子被大学录取后的得意开头,再写妻子赵婉大发雷霆,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
B.“好你个小没良心的”“我藏了猫为谁”等口语幽默风趣,符合人物身份,突出了赵婉作为家庭主妇爱唠叨的特点。
C.“赶忙给儿子递眼色”“他的心脏跑得比腿脚还要快”等描写生动传神,表现了奚鸣久作为一家之主的担当精神。
D.奚鸣久倒地时,回忆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经历,他对自己因赵主任的提携关照而成功超越同龄人的往事颇有感慨。
2.小说中,主人公奚鸣久内心波澜起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奚鸣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评论认为,小说的标题“弯道超车”内涵意蕴丰富。“弯道超车”有哪些内涵意蕴呢?请简要说明。
2023-05-08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纤维

刘慈欣

喂,你走错纤维了!

这是我到达这个世界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当时我正驾驶着F-18在大西洋上空巡逻飞行,突然就闯进了这里,尽管我把加力开到最大,我的飞机悬在这巨大的透明穹顶下一动不动,好像被什么看不见的力场固定住了,还有外面那颗巨大的黄色星球,围绕着星球的那纸一样薄的巨环在它的表面投下阴影。

请到意外闯入者登记处!那声音又在我的耳机中说。

我打开舱盖,双腿使劲想站起来,却跳了起来,整个人像乘了弹射座椅似地飞出了座舱,轻轻地飘落在地。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登记处,那里除了那个登记员外已经有了两男一女。姓名?登记员问。

戴维·斯科特。这是哪儿?我指着外面那个有环的黄色星球:那,那是哪儿?

登记员抬头看了我一眼,我发现他面带倦容,无精打采,显然每天都在处理这类事,见这类人,已厌烦了,当然是地球了。他说。

那怎么会是地球?!外面这个星球绝不是地球,地球怎么会是黄色的?!

说的对!地球怎么会是这种颜色?你拿我们当白痴吗?披棕色大衣人喊道。

我点点头:外面那个星球绝不是地球!

他们三个都频频点头。

地球怎么会是这种颜色?拿我们当白痴?!连白痴都知道,地球从太空中看是深紫色的!披棕色大衣的人重复道。

在我发呆的当儿,穿古典外套的人说:您可能是色盲吧?地球的色彩是由其大气的散射特性和海洋的反射特性决定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色彩应该是……

我不停地点头,穿古典外套的人说着也对我点头。

……是深灰色。

天啊?那个姑娘第一次说话了,她身材窈窕面容姣好,如果我这时不是心烦意乱,会被她吸引住的。谁都知道地球是粉红色的!它的天空是粉红色的,海洋也是,你们没听过这首歌吗? 我是一个迷人的女孩儿、蓝色的云彩像我的双眸、粉红的眼睛像我的脸蛋儿……”,我感觉来到了疯人院,便转向登记员:你刚才问我的职业,好吧,我是美国空军飞行员。”“哇!姑娘大叫起来:您是美国人?

我点点头。

那您一定是角斗士吧!我早看到您不一般,我叫哇哇妮,印度人,我们会成为朋友的。”“角斗士?那和美国有什么关系?您说的是古罗马的事吧?我一头雾水。

古罗马?那个绵软的时代,那个没有男人的时代,那时最重的刑罚就是让罪犯看看杀鸡,他百分之百会晕过去。她温情地向我靠过来,你就是角斗士。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甚至不知该有什么表情,于是又转向了登记员:您还想问什么?登记员冲我点点头:这就对了,我们10个人应该互相配合,事情就能快点完。

我、哇哇妮,披棕色大衣的人和穿古典外套的人都四下看看:我们只有5个人啊?

5’是什么?登记员一脸茫然,你们4个加上我不就是10个吗?

你真是白痴吗?披棕色大衣的人说,不识数我就教你,达达加1才是10

这次轮到我不识数了,什么是达达?

你的手指和脚指加起来是多少?如果砍去一个,随便手指或脚指,就剩达达了。

我想想明白了,点点头:达达是19,那你们是20进制,他们,我指指登记员,5进制。

穿古典外套的人轻蔑地看了一眼登记员:多么愚蠢的数制,你们有两只手和两只脚,计数时却只利用了四分之一。

登记员大声反驳:你们才愚蠢呢!如果你用一只手上的指头就能计数,干嘛还要把你的另一个爪子和两个蹄子都伸出来?!

我问大家:那你们的计算机的数制呢?你们都有电脑吧?

我们再次达成了一致,都是二进制。

披棕色大衣的人说:这是很自然的,要不计算机就很难发明出来。因为只有两种状态豆子,掉进竹片的洞中或没掉进去。

我又迷惑了:……竹片?豆子?

看来你真的没上过学,不过周武灵王发明计算机的事应该属于常识。

周武灵王?那个东方的国王或巫师?

你说话要有分寸,怎么能这样形容控制论的创始人?

那计算机……您是指的中国的算盘吧?

什么算盘,那是计算机!占地面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用竹片和松木制造,以黄豆做为运算介质,要一百多头牛才能启动呢!可它的CPU做得很精致,只有一座小楼那么大,其中竹制的累加器是工艺上的绝活。

怎么编程序呢?

在竹片上打眼呀?那个出土的青铜钻头现在还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里呢!它的中文名字叫‘辞头’,现在人们用这个名称称呼磁盘上读写的那个部件。周武灵王开发的易经3.2,有上百万行代码,钻出的竹条有上千公里长呢……

我看着外面那黄色的有环的地球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好像明白一些了。量子系统是多种状态并存的,当对它进行观察时,它才能确定到一种状态。

穿古典外套的人点点头说:这时宇宙就分裂了。一个量子系统每做出一个选择,宇宙就分裂为两个或几个,包含了这个选择的所有可能,由此产生了众多的平行宇宙。

登记员说:我们把这些平行宇宙叫纤维,整个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纤维丛,你们都来自临近的纤维,所以你们的世界比较相似。

你们打通了纤维?我问登记员。

他点点头:只是超光速航行的附带效应,那些蛀洞很小,会很快消失的。但当你们的纤维都进入超光速宇航时代时,蛀洞就更多了,那时会有更多的人走错门的。你们不能驻留在我们的纤维,登记后我们会把你们送回原纤维。

哇哇妮对登记员说:我想让角斗士和我一起回到我的纤维。

他愿意当然行,只要不留在这个纤维就行,他指了一下黄地球。

(有删节)

1.下面对小说《纤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主人公戴维·斯科特意外闯入另一个纤维世界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平行宇宙概念,这种设定展现了小说家的想象力。
B.不同角色对地球颜色的描述各不相同,这种分歧不仅揭示了不同纤维世界间可能存在的文化和观念差异,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复杂性。
C.小说中对于数制的讨论,暗示了不同纤维世界可能拥有各自独特的数学体系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进一步强调了平行宇宙间的多样性。
D.小说结尾揭示了登记员是一个来自更先进维度的科学家,他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纤维之间的秩序和稳定,这种设定增加了故事的思考深度。
2.这篇科幻小说中的“黄豆计算机”是如何体现“科”“幻”的?
3.作家在极短的篇幅中塑造出了几个特点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请选择其中三个人物,概括其最突出的个性,并结合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2024-05-24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