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6 题号:19510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佳配偶
[美]斯蒂芬·麦克勒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叠纸,就像在搬弄着一叠煎饼。
“我相信,你准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我坐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听着,心想要是来这儿之前先冲个淋浴,那该多好。这儿的办公室整洁宜人,不过那张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惬意。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美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事情发展的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三十一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札“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阅一页,都要发出很大的声响。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看书、看球赛,看电影爱坐前排,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爱养狗、养猫、养金鱼、养金枪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穿着朴素,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喜欢住在郊外,爱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讲话拘谨,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
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邓菲尔德结婚整整九年了,已经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看起来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E.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
A.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B.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C.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我”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唯唯诺诺”,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2.文章多次提到两人“相像”“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11-12高三下·山西晋中·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6]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弹

刘勇

枪声停下来的时候,三营长李江义满身鲜血地出现在军长面前。

“你还有脸来见我,知道军法吗?”军长的话像铅一样沉重。尽管他非常喜欢这位英勇善战的指挥官,但他更加清楚,军法是无情的。

昨天也是这个时候,军长命令李江义带领全营官兵去坚守五号高地,无论如何必须把高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48 小时,否则军法处置。

命令是死的,必须坚决执行。凭着军人的直觉,李江义知道五号高地在整个战役中的地位。然而,在鬼子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和一次比一次更加猛烈的攻击下,加上敌我兵力悬殊太大,一天的战斗下来,三营的官兵已经牺牲众多,最后撤下阵地时只剩下 7 人。李江义并未因为要军法从事而逃跑,尽管他知道失去阵地将会给整个战役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但军人的责任感驱使他必须把失败的消息报告给军长,哪怕是面对死亡他也必须这样做。

“钟参谋!”军长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立在军长面前,等待接受任务。“把三营长拉出去执行军法!”尽管军长的话很轻,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是!”钟参谋答道。

就在这时,李江义突然胸脯一挺:“不用,我自己来!”他整了整破烂不堪的军装,用裹满绷带的右手向军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尔后迈着军人的步伐向远处走去。

军长用非常惋惜的目光注视着李江义的背影,脸上的表情是复杂的。就在李江义拔出手枪对准自己脑袋的一刹那,军长有力的大手挥向了空中,洪亮的声音在原野中回响:“慢!”然后一步一步来到李江义身旁,从口袋里掏出一发锃亮的子弹:“用这个吧!”

“是!”李江义一个立正,接过军长的子弹装上枪膛。

军长退回到原处,只见李江义又一次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双目紧闭,用食指使劲扣动了扳机,只听见轻微“啪”的一声,子弹没有出膛。他知道这是一发臭弹。

李江义握着手枪,一步步向军长走来。军长却像钉子一样立在不远处,一动不动,像位擎天巨人。

“报告……”李江义端端正正地立在军长面前,忐忑不安地望着手中的枪。“这是一发臭弹。”

“不!”军长的大手有力地在李江义肩上拍了一下,“三营长已经死了,你现在是二团长!”

李江义睁大了迷惑的眼睛,他的第一感觉是估计自己耳朵出了毛病,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军长那洪钟般的声音又响了:“二团长李江义接受任务,我命令你率一个团在两个小时内夺回五号高地。听清楚,两个小时!”

“是!”尽管李江义还不明白这突然发生的一幕,但有一点他是非常清楚,军长又给了自己新的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他向军长敬过军礼后,便转身走了。

战斗终于结束了。当胜利的旗帜飘扬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时,军长来到了五号高地,此时李江义已是奄奄一息地躺在战壕里,军长俯身握着李江义裹着绷带的手:“我要给你记功!”

“军……”李江义听见军长那熟悉的声音,微微睁开了疲乏的双眼,极力把自己的手从军长的手中抽出,尔后哆嗦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发子弹,送到军长手里。“给,给……”他的话未说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军长望着手中的子弹,知道这是自己给李江义执行军法的那发臭弹,于是便使劲把它攥进了手心,然后脱帽向李江义默哀。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少有对战争场面的直接描写,而把笔墨集中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是对军长的刻画,重点采用语言动作描写。
B.文中划线句子,对人物采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及军人应有的威严礼仪。
C.军长对三营长下达执行军法命令的声音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表明军长是个有血性的军人,根本不愿意对他执行军法。
D.“三营长已经死了,您现在是二团长”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是军长对李江义的信任,是对他指挥才能的一种肯定。
2.文章结尾处写到李江义把那发臭子弹还给军长,这一细节有何作用?
3.人固有一死。本文有三处写李江义面对死亡的情节,对李江义这个英雄人物的塑造作用很大。请你任选两处,作简要分析。
2020-01-11更新 | 38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都市的眼睛

东瑞(香港)

总是在万家灯火时分,拖着几被掏净智慧之汁的脑壳和榨干水分的躯体回家,回家。直到许多个屋之眸,以一室温暖的灯光拥抱着我,丝丝倦意消遁了,整日在繁华都市流浪的魂,才又找到了她心灵的归宿。

不知从何时起迷恋起窗口的。过圣诞节日的心情尽管一年年淡下去,每年平安夜依旧要带孩子们到尖东看灯,事实上看的是被装饰了的窗口。这儿有最现代化的新颖玻璃大厦,窗口映现的是光影、七彩流波、变形的都市建筑群像。那时我才明白什么是窗口的内涵和延伸。

在心灵成为荒漠,一屋灯光不轻易流泻到左邻右舍的都市,假如没有窗口,每一户是和铁屋没两样的。外面的风骤雨狂我们必定不明白;当楼下之街已成为满是荷莲飘浮的彩河,我们竟然只是两肩顶着一个头颅,显得多么狼狈。因此,黎明到来,行将闯荡江湖将自己大出卖前,总也爱透过落地长窗,居高临下地向尘世投去探测的一瞥。阴晴炎凉,也好未雨绸缪。

十八年前寓所只是个斗室,一扇小窗外,日夜是大都会快速节奏的轰鸣,窗外世界于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命运未知数;稍后,随着人的际遇,窗外风景也不断变化。曾看过公寓残窗风动下破布帘内的隐秘原始交易,也从窗口听过夜里寒流冷风中卖裹蒸粽老人的声声凄清叫卖。再回溯到童稚年代,我们也住过没有窗的阁楼,听雨脚在离头额上不远的锌片屋顶上富有韵律性跳跃,一夜听雨到天明;也难忘姨母临海屋的窗,能够观赏到巨轮驶进驶出,大海潮涨潮落。童年时光的消磨,总也伴着对不同窗的经历。

“同窗”最欢乐,最消魂,也最不堪经历。与小伙伴同窗数载,到头来也各奔西东。同窗也确实是共同拥有窗内外的世界,拥有如同校园葱葱草木一般的青春。然而青春是易逝的。直到有日,我校园小屋的窗口伸出许多正叽叽喳喳的同学的可爱的小头时,我叹息我已永久失去了最可爱的“同窗”机会了,做了师表。我在探究人间每一扇窗内的隐秘的同时,为我们更多的下一代不断创造新的、好的窗。

孩子的祈求不高,只望上班族的父亲每日清晨对着他那贴在窗玻璃上的小脸招招手,他那微不足道的要求竟成为一家之主奋发的动力!没有窗口,连这悲伤的沟通也不可能了。

窗口确是人类的伟大贡献啊。门只是供人方便,为你设置了归家的进口,文明年代早已不可能穿墙而入了。然而,屋有眼睛,却自窗始。窗是没有生命的建筑物通气设备,重要的是窗内的有情人。假如没有窗,我们将少读许多温馨的爱情故事。邻家有女初长成,多情少年的觊觎,凭的常是对个正着的窗。投掷纸条传情,扰得少女芳心大乱,不画龙点晴是少年人常干的事?

要不是具有窗这双锐利的眼睛,电影《后窗》的半残废男子不管如何都侦破不了另一座大厦的谋杀案。而又有多少罪恶从窗口掷下,多少惨剧在窗口酝酿?大抵世间物和人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同时,也在制造痛苦。

谁都承认窗的重要,一如人的眼睛。买个新屋,最重要的是巡视有几个窗口,以及窗外风景如何;节日到来,净几易致,明窗难达。一双手费大劲拭抹,窗特别难出现纤尘不染的境界。这和人的眸子一样,没有多少人有火眼金睛,没有谁敢自夸一双眼碧澄明净,不受染污。这灵魂的窗子,一旦有日吸收的全是忧患,放射的全是正义和爱时,人就庶成圣者,从现实超越了。

繁华香港的窗子是动人魂魄的,平安夜尖东巨厦的窗全都幻成彩窗、魔窗和灯窗,大型窗玻璃映照出变形的楼、灿烂的天和喧闹的海岸。星星和喷泉碎沫撒满天空,安琪儿和半裸美女在灯树顶上共舞,而不变的是我们的心,纯真深情的眼睛。

一九九0年四月

(选自《东瑞散文精选》,有删改)

1.结合全文分析“那时我才明白什么是窗口的内涵和延伸”一句中“窗口的内涵和延伸”各指的什么内容。
内涵:
延伸:
2.请概述全文的写作思路。
3.联系文本,分析文末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4.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怀。
2020-02-12更新 | 5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嘉峪关的味道

胡美英

清晨,窗外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在枝头叫着。高大的椿树已触到五楼的窗沿,伸出手去,甚至能摸到那浓绿的叶片。椿树下是一园低矮的果树。青枣泛着菜绿的光晕,小酸果粉灯笼似地满树招摇,棚上的葫芦整整齐齐地排着队,苹果和梨子从院头探出去,路上的行人伸手便可摸到。

多年前,我刚到嘉峪关这座城市时,空气中常弥漫着一层黄土色的雾,充斥着一股辛辣刺鼻的尘土的味道。星星点点的小树苗,在突然袭来的沙尘暴中拼命地向地上匍匐。“城市里只有零零星星的点点绿意,如戈壁中的丛丛刺蓬零乱地散落在城市的角落里,像极了灰色衣衫上点点绿色的斑点”,这是我那时写下的文字。

因为干燥、缺水,初到这里的我老是嘴唇起泡。后来,我就使劲喝水,还大盆小盆地接水,放到窗台上、暖气片上,这样屋子里就会湿润一些。那时候,我甚至想过离开这里,回到生养我的那个湿润的家乡。

然而,每当我想念南方的时候,那些在风中舞动的小树苗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于是, 就有了留下来的理由。我找到了一份报纸校对的工作, 将自己安顿下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文字的美好对话之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转眼间,那些风中的小树苗已经长大。路两旁,树木的枝叶郁郁葱葱,行人走在树下,扑鼻而来的满是草木青翠的味道。有时,还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槐树下看手机,这让我想起故乡那一个个炊烟缭绕的村庄和村庄里那一棵棵标志性的老槐树。不知不觉中,这满街的槐树,也长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散发着故乡的气息。而我,也像一棵移植到北方的小树苗,慢慢地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并不断地成长。

一年,我去深圳看望弟弟。弟弟买了一个西瓜,我问多少钱,他说三块五一斤。我说, 这要在嘉峪关,可以买好几个又大又甜的沙瓤西瓜呢。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想念嘉峪关野麻湾的西瓜。每到夏天,嘉峪关人吃西瓜不是论个,而是整麻袋地往家里搬;嘉峪关西瓜的好味道,是沙漠戈壁造就的。

在深圳时,走进当地超市,在一个食品柜上看见“嘉峪关酿皮”的字样。瞬间,嘉峪关的羊肉串、花样面食一股脑地涌现在眼前。原来,这座城市舌尖上的味道,早已深入到我的味蕾里,只是我从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南方,我开始想念这座远在西北的城市。想念夏天去长城边兜风,总也看不够那些仿佛不需要雨水就能生长的绿色植物;想念冬天去大戈壁撒欢,雪花满天的时候,在茫茫的雪原上狂奔不止;想念长城旁的果园里,草木葳蕤,一树一树的海棠果,沐浴着祁连山的雨露、黑山强劲的山风,红得明朗;想念嘉峪关关城之上,那些熙熙攘攘的游人,在这座城市里,还有我爱去的书店。书店在一个小楼上,隔三差五我总要去逛逛。在这个城市里,有我喜欢逛的服装城,那些五颜六色的衣服,仿佛是一朵朵花儿在绽放。在这个城市里,有很专业的修鞋师傅,有信誉很高的裁缝铺……在这个城市里,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想找的东西、想去的地方,生活得安心踏实……

于是,匆匆启程。从南方的海边到西北的戈壁,一步一步靠近我思念中的塞上之城……

前年夏天,兄弟姐妹等家人齐聚嘉峪关。哥哥嫂子是第一次来我这里。他们到了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这儿不和我们家那边差不多吗?”在他们眼里,嘉峪关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和老家湖北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哥哥嫂子在这里住得舍不得走。听说我要把老城区的房子卖掉,便立马阻止:“别卖了,我们以后夏天还要来这里避暑呢!”

送他们离开嘉峪关时,天空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嫂子望着马路边松树上密密麻麻的松塔说:“看它们多像燕子!”我仔细一看,那一树树从冬天晃到夏天的小松塔,确实很像一树树铁灰色的小燕子,它们正在雨中翘首眺望着。

此后,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家人们会时不时地念叨起嘉峪关。弟弟说想念嘉峪关的水果,妹妹说嘉峪关的馒头真好吃。我说,等我有空了,都给你们快递过去。他们和我一样,走到哪里也忘不了这座城市舌尖上的味道。

嘉峪关这座域,融汇了长城的气质、丝路的气质、雪山的气质、戈壁的气质,这诸多气质混合起来的独特味道,让我走到哪里都会想念。不管我走多远,当返程的车轮驶进槐树夹道的新华路时,心中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我回家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描写树上的鸟雀、椿树和各种果树,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旨在强调嘉峪关这座城市环境的优美以及人们生活的安定。
B.文章中“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槐树下看手机”的场景描写。富有极强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嘉峪关这座城市的沧桑和发展。
C.文中写嘉峪关这座城市有作者常去的店、喜爱的服装城、专业的修鞋师傅和讲信誉的裁缝铺,意在强调这座城市的独特性。
D.文章结尾作者深情独白“我回家了”,凸显了作者对嘉峪关这座城市深深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第二故乡的认同和礼赞。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在深圳超市看见“嘉峪关酿皮”这件事,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嘉峪关这座城市的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人们也能感受它的魅力。
B.文中作者连用五个“想念”,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嘉峪关这座城市不同季节人们生活的乐趣,情感抒发恣意而又浓烈。
C.文章中多次写到作者家人相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从一个家庭来展现一座城市,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喜爱,角度独特。
D.文章叙述从容淡定,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对嘉峪关味道的品味渐次深入,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变化的感受,从一座城市的变化来见证时代的发展。
3.本文写嘉峪关的味道,但花了不少笔墨写小树苗,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2020-12-09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