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小阅读-课外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5 题号:1956538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1)太阳平西的时候,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家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着许多事,父亲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病;还有自己的女人,一别八年,分别时她肚子里正有了孩子,是不是都活着?房子被烧了吗?

(2)他在院子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叫了一声:“你!”

(3)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抽抽打打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愣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在前面,到屋里去点灯。

(4)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泪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5)水生说:“来!我抱抱。”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水生在黑影里问:“你叫什么?”“小平。”“几岁了?”女人转身插好门,对孩子说:“别告诉他,他不记的吗?”

(6)水生看着女人。离别了八年,她并没有老多少,头发虽然乱,脸孔苍白了一些,可那两只眼睛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

(7)女人歪在炕上,笑着问:“说真的,这八九年,你想起我吗?”

(8)“想过。”“怎么想法?”她逼着问。

(9)“临过平汉路的那天夜里,我宿在一家小店,小店里有个鱼贩子是咱们乡亲。我买了一包小鱼下饭,吃着那鱼,就想起了你。”

(10)“胡说。还有吗?”“没有了。你知道我是出门打仗去了,不是专门想你去了。”

(11)“我们可常常想你,黑夜白日。”她突然支着身子坐起来,问:“你能在家住几天?”“就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你的。”“为什么不早些说?”“还没顾着啊!”

(12)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13)鸡叫三遍,女人就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出了村,她要丈夫到爹的坟上去看看。水生说以后回来再去,女人坚持要去。她说:“爹叫你出去打仗了,是他一个老人家照顾了全家。这是什么日子呀?整天价东逃西窜。你不在家,爹对我们娘俩的照顾,只怕一差二错,对不起在外抗日的儿子。夜里一有风声,他就把我们叫醒。他老人家背着孩子逃跑,累的痰喘咳嗽。这些个担惊受怕的日子,把他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14)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

(15)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大雾笼罩着水淀,只有眼前几丈远的冰道可以望见。河两岸残留的芦苇上的霜花飒飒飘落,衣服上立时变成银白色。她用一块长的黑布紧紧把头发包住,脸冻得通红,嘴里却冒着热气。她连撑几竿,然后直起身子来,向水生一笑。小小的冰床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前面有一条窄窄的水沟,水在冰缝里汹汹地流,她只说了一声“小心”,两脚轻轻地一用劲,冰床就像受了惊的小蛇一样,抬起头来,窜过去了。

(16)水生提醒她说:“你慢一些,疯了?”女人擦一擦脸上的冰雪和汗,笑着说:“同志!我送你到战场上去呀,你倒说慢一些!”

(17)“擦破了鼻子就不闹了。”“不会。这是从小玩熟了的东西,今天更不会。在这八年里面,你知道我用这床子,送过多少次八路军?”

(18)冰床在霜雾里飞行。“你把我送到丁家坞,”水生说,“到那里,我就可以找到队伍了。”

(19)女人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才说:“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很乱。八年才见到你,你只在家呆了不到多半夜的工夫。我为什么撑的这么块?为什么着急把你送到战场上去?我是想,快快打走敌人,你才能快快地回家。”

(20)冰床滑进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际的冰场。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日本人在这里,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路,我们就能活。你记着爹的话,不要为家里的事分心,好好打仗,我等你回来。”

(21)在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

(22)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吧你!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以画线句为例,为这篇小说写一段文学短评(10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1】出色的景物描写是本文特色之一,小说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试着找出文章中富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019-12-29更新 | 120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百合花(节选)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一句表现了时间等待的漫长,暗示这个中秋之夜非同寻常。
B.新媳妇不顾劝说,在通讯员死后继续为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说明新媳妇觉得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她家抱被子时撕破的,她有自责而想弥补些什么。
C.作者有意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只是借他人之口交代了事情经过,集中写新媳妇的种种行为和反应,使小说弥漫着深深的忧伤和悲凉的气氛。
D.《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舒缓的感觉,把一个残酷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
2023-10-14更新 | 56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修车老汉

韦名

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得血肉模糊。

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的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的,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一些尴尬: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瘪了。

那天,我本来起床就晚,正匆匆赶路,骑行到桥上时,忽感脚下变重。下车一看,轮胎泄气了。

我有些沮丧,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气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女士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

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

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

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拿话损老汉——报上常讲,有些人晚上在马路上撒钉子,白天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

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

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儿。

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

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可否地应了个单音字。

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

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儿,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这个老汉,特别像我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有些狡黠。

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儿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

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没多久,我再次中招光顾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到底的言简意赅。

老汉修好车站起身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里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

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

清晨一切都还睡意矇眬,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个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

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

你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

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

别再这样了!哎!赶路要紧,而且,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车子好久没中招了。也许老汉的丑事被我撞破,良心发现,不再撒钉子了,他的生意也似乎冷清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老汉了,桥下的修车摊也不见了。直到有一天,我在晚报上看到一则报道: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撒在桥面用来扎自行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怀揣着那份报纸和深深的歉意,我骑车出门,来到修车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那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和微驼的腰背。

我仿佛又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小说中这句对老汉的特写反复出现,请赏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022-07-15更新 | 3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