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庄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01670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选自《庄子》)

文本二: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王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抒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戒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禽之。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拙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节选自《吕氏春秋·雍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
B.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
C.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
D.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齐桓晋文之事》)中“树”的意思相同。
B.“遗之女乐”与“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贾谊《过秦论》)中的“遗”字的意思相同。
C.“若将安适”与“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的句式不同。
D.“乡之先视齐寇者”与“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乡”字的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种出了能够容得下五石的大葫芦,但因为盛不了足够多的水,做成瓢又没有用,所以就把它打破了,庄子因此批评他不善于使用大东西。
B.宋国人有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药方,但仅百金就卖掉了,庄子在文中叙述此事,旨在批评惠子与这个宋国人都是见识不通达之徒。
C.戎王没有识破秦缪公赠送歌舞队和厨师的阴谋,日夜不停地吃喝玩乐,若有谁提醒他有秦军进犯的危险,他还惩罚谁,这导致其最终被活捉。
D.最后那个察看齐寇的使者,想到报告实情会被处死,不报告实情也会立刻被处死,所以不知该怎么办,后来在其哥哥的启发之下谎报了军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
(2)秦寇果至,戎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禽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乙】

庖丁为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节选自《庄子·庖丁解牛》)

【丙】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丁】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
B.“庖丁”是人名,其中“庖”是职业,“丁”是名字,这种取名的方法在先秦颇为普遍,如“弈秋”“轮扁”“盗跖”等。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古代宴会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者座。从《鸿门宴》的座位安排,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体现项羽的自高自大。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晋文之事》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文章欲擒故纵,层层深入,反复诘难,句式不断变化,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表现出孟子散文逻辑缜密、气势磅礴的论辩特色。
B.《庖丁解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庖丁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以及成功后的志得意满。文章用寓言的形式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迎刃而解。
C.《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他洞悉当时的形势,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终于以一己之力,使郑国免于灭亡,他临危不惧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为人赞叹。
D.《鸿门宴》记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的全过程,塑造了项羽恃勇骄横、深谋远虑、随机应变的形象,也写出了刘邦善于采纳意见、知人善任、有奸必肃的性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023-04-16更新 | 23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五石之瓠

《庄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秋水(节选)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④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⑤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河岸。③若:海神的名字。④虚:同“墟”,指所居之处。⑤尾闾:泄海水之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C.以为莫己     若:比得上。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危险。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迩之事父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当察乱何自起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不能自举也
B.见思齐焉
C.其君者也
D.以天下之为尽在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剖之以为
B.至于北海
C.东面而视
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5.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非不呺然大也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仁以为己任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克已复礼为仁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盛水浆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非不呺大也               于是焉河伯欣自喜
C.聚族谋之曰               东面
D.则夫子犹有蓬心也夫            吾非至于子门则殆矣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石”也可以是官俸的计量单位,如白居易《观刈麦》“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B.洴澼絖,指在水上漂洗棉絮。文中的宋人世世代代以此为业,这是他见识短浅的主要原因。
C.野语,俚语或俗语,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通俗简练而形象化。如《庄子·刻意》“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D.大方,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或有专长的人。与“贻笑大方”中的“大方”意义相同。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9.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想象的,表达了庄子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
B.《秋水》描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批驳了河神在自满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始终沾沾自喜的情态。
C.《五石之瓠》中的两个故事有相通之处,庄子借“宋人与客”对价值的评判,点明世人多看重世俗小利,从而批评了惠子的固陋。
D.庄子在逻辑推理中巧妙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让读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领悟其中的哲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023-10-13更新 | 9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为瓢,则瓠落容。非不呺然大也,吾其无用而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吾为其无用而       掊:陪护
C.今一朝而技百金       鬻:卖
D.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空大宽阔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盛水浆                                剖之为瓢
B.吴王使                            则所用异也
C.吾其无用而掊之                  宋人有善不龟手之药者
D.则瓠落无                         用之异也
3.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十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
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石的东西。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得之,以说吴王。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2020-12-17更新 | 4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