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体裁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223921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割 玉 米

张淑清

割玉米,夜露不轻,玉米棵湿漉漉的,像落了一场雨。

刀,昨天找三叔磨的,试过,锋利无比。虽不能削铁如泥,也是干脆利索。

丈夫大刘不在家,每年秋收回不来。五亩地,为方便管理,我统统种玉米。卖一些,剩下的春天去集市口买头猪羔子,选几只小鸡仔。粮食养猪养鸡鸭鹅,牲畜拉的粪施肥种粮食,周而复始。

屯子有一百多户人家,前几年,有男人去省城工地打工;赚了钱回来,西服穿上,领带系上,手机也换成智能手机。老婆出门,脖颈上那串金项链,刺人眼。烟也换了十块钱一盒的。往哪儿一走,身边聚拢很多人,问长问短,问东问西。大刘就是那次被晃晕的。思来想去,大刘跟他们走了。

庄稼由我一人收割,雇的是绰号瞎贵的马车。瞎贵不瞎,先天性近视,小名贵子,大家就叫他瞎贵。割玉米前,必须和瞎贵约好马车。

割玉米,一把镰刀不行,备一把。我不会磨刀,一磨就钝。磨刀只得找一墙之隔的三叔,他和公公同姓不同宗。两家之前在地界上闹过矛盾,针鼻大点儿的事儿。我们不计较,三叔三婶倒不好意思了。平时,炖个鸡,烤个鸭,包点儿饺子,码着墙头送一盘子,我和婆婆回敬点儿瓜枣梨葡萄什么的。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就将彼此的心焐热了。

三叔来的时候,蹲在门槛上的狸花猫,喵了两声。三叔站在后门口,叫我舀一瓢水,然后直奔院里矮墙上泊着的磨刀石。三叔磨刀细致,慢悠悠的,不惊扰面前果树上停着的喜鹊。磨一会儿刀,用手试试刀刃,再磨一会儿。磨刀石和刀刃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天籁和谐,与蓝天白云相互陪衬。刀磨好,举起,让风过一遍。光影弥漫,令人眩晕。

割玉米,夜露不轻,玉米像洗了个天然澡儿。清晨,棵上住着蜘蛛,网织得很大。蜘蛛,不仅仅是黑色、白色,花花绿绿色、大大小小的都有。我曾被一场蛇和蜘蛛的大战惊惧到。蛇不知怎么爬进蜘蛛织好的网里,那会子拇指甲大的蜘蛛正在网上睡大觉。蛇在网里挣扎了几下,却缠得越来越紧。蜘蛛爬过来,和两尺长的蛇厮杀在一起。蛇张着嘴想将蜘蛛吞下去,蜘蛛敏捷地绕到蛇背后,一边吐丝一边缠住。蛇努力摆脱却被越缠越紧,最后窒息而死。我赶紧喊紧挨着我家玉米地的三叔,把死蛇埋了。

割玉米要穿长袖衣裳,高腰鞋,否则玉米叶子会划伤皮肤。即便全副武装,下了田,玉米棵的露水也能瞬间湿了衣服鞋子。十月的早晨,清冷,萧瑟,野菊花冻得鼻涕嘴歪,小草耷拉着脑壳。人也受不了,镰刀上下左右翻飞,拉拽,一会儿一身汗。汗水和露水纵横交错,冷一阵儿,热一阵儿。垄很长,一眼望不到头。埋头割,割得玉米棵梨花带雨,纷纷倒下。玉米棵像屯里的一棵大树,一个人,一匹老马,一头牛,一只羊。玉米棵倒地的声音,震动大地,玉米香一浪一浪扑来。我的身上,我的皱纹里,我的每一次呼吸,均是玉米的清香。

割累了,坐下来,和一朵花说说话,同一只蜘蛛对视良久。这时的喜鹊是不怕人的,还有麻雀,它们成群结队飞来,吃落在地上的玉米粒。以前,人们的肚子是饿的,总是不舍得一粒粮食,落在地里的玉米、大豆都是要带回去的。眼下,日子愈来愈好,遗落在大田内的玉米、稻穗,就不捡了,留给鸟儿和田鼠吃。

风大了,有五级吧。站着的玉米棵哗哗哗响。太阳一毒辣,玉米棵就变焦脆,一碰叶就碎。不割吧,唯恐明天下雨。割吧,腰酸背痛。再看一眼天气预报,说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有小到中雨!不能停!我换了另一把月牙刀,线手套早磨出大窟窿,勉强戴着。速度明显慢了,割不动。割三五步,喘口气。割了十几米,听得地那头的玉米棵哗啦哗啦响,倒地的声音划过来。我揉了揉眼睛,看见有个人挥舞镰刀咔嚓咔嚓放倒玉米棵。谁?我喊了一嗓子。风紧,听不到。我握着镰刀,迎上去。

竟是三叔!三叔说:中午,你三婶看天气预报说夜里有雨,催我帮你割完,装车拉回家。一个女人家家的,不容易。三叔没再说话,抡圆膀子,大踏步割了下去。

有人助力,我也来了精神,一鼓作气,将五亩玉米棵全部放倒。三婶也来了,三个人剥到日暮西山,总算剥完。

三婶说等瞎贵的马车要到半夜,不如你三叔开三轮车拉回来得了,三轮车还快。

三轮车往大田里开,不踏实,跌跌撞撞的,好在三叔是老司机,我和三婶装车,他负责开车,前前后后,拉了五车。

婆婆煲了十个鸡蛋洛水,三叔四个,三婶四个,我两个。真是饿了,三叔没拒绝,接过大海碗,风卷残云造了,三婶细嚼慢咽。三叔吃完,抹抹嘴,走了。三婶走时,摘了伙墙上的南瓜,回去包菜饼子吃。我胳膊和腿上红彤彤一片,婆婆找来豆油,让我抹点儿,缓解疼痛。周身每处关节都难受,我倒在炕上睡了。

割玉米,夜露不轻,风雨前玉米拉回家。电话中,我和大刘约定,年老落叶归根,回老宅度过余生,土地收回来,农具擦拭干净,重新做回农民。等我们老了,也要睡在公婆那里,守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守着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守着那两棵参天白杨,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节选自《胶东文学》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收时,丈夫大刘不能帮忙是因为他去打工了,地里的活儿需要“我”来张罗。
B.文中先说割玉米前要约好瞎贵的马车,然而拉玉米时却又没有约瞎贵,令人费解。
C.“我”家与三叔家的矛盾最终在我们的不计较和彼此的互敬互爱中烟消云散了。
D.在割玉米时见到的蛇蛛大战令“我”震惊恐惧,最后还是三叔帮忙处理了死蛇。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实写前几年屯子里外出打工的其他男人赚钱回来后的变化,交待丈夫大刘外出打工的原因。
B.三叔磨刀的情节,既与文章第二段呼应,又体现了其磨刀技术高超,“光影弥漫,令人眩晕”这一描写细致入微。
C.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野菊花冻得鼻涕嘴歪”“小草耷拉着脑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十月早晨的清冷萧瑟。
D.文中写玉米棵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玉米棵倒地的声音与玉米香时则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
3.本文是如何描写风大时“我”在玉米地里的场景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文中多次写道“割玉米,夜露不轻”,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晚上七点是舞蹈班的课。姚子涵没有让母亲陪同。她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凉风习习,姚子涵骑在自行车上,心中充满了纠结。她不允许父母陪同其实是事出有因的,她在抱怨,她在生父母的气。同样是舞蹈,一样地跳,母亲当年为什么就不给自己选择国际标准舞呢?姚子涵领略“国标”的魅力还是不久前的事。“国标”多帅啊,每一个动作都咔咔咔的,有电。

傍晚的风把姚子涵的短发撩起来了,她眯起了眼睛。姚子涵不只是抱怨,不只是生气,她恨了。他们的眼光是什么眼光?他们的见识是什么见识?——她姚子涵吃了多少苦啊。吃苦她不怕,只要值。姚子涵最郁闷的地方还在这里:她还不能丢,都学到这个地步了。姚子涵就觉得自己亏。亏大发了。她的人生要是能够从头再来多好啊,她自己做主,她自己设定。现在倒好,姚子涵的人生道路明明走岔了,还不能踩刹车,也不能松油门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钱。她的家过于贫贱了。要是家里头有钱,父母当初的选择可能就不一样了。

但是,归根到底,钱的问题永远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父母的眼光和见识。这么一想姚子涵的自卑涌上来了。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姚子涵的骄傲,骨子里,姚子涵却自卑。同学们都知道,姚子涵的家坐落在师范大学的“大院”里头,听上去很好。可是,再往深处,姚子涵不再开口了——她的父母其实就是远郊的农民。因为师范大学的拆迁、征地和扩建,大姚夫妇摇身一变,由一对青年农民变成师范大学的双职工了。为这事大姚的父亲可没少花银子。

自卑就是这样,它会让一个人可怜自己。

多亏了这个世上还有一个“爱妃”。“爱妃”和姚子涵在同一个舞蹈班,“妖怪”级的二十一中男生,挺爷们的。可是,舞蹈班的女生偏偏就叫他“爱妃”。“爱妃”也不介意,笑起来红口白牙。

姚子涵和“爱妃”谈得来倒也不是什么特殊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人在处境上的相似。“爱妃”告诉姚子涵,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明一种时空机器,在他的时空机器里,所有的孩子都不是他们父母的,相反,孩子拥有了自主权,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爹妈。

下“班”的路上姚子涵和“爱妃”推着自行车一起说了七八分钟的话。就在十字路口,就在他们分手的地方,大姚和韩月娇把姚子涵堵住了。他们两人十分局促地挤在一辆电动自行车上,很怪异的样子。姚子涵一见到他们就不高兴了,又来了,说好了不要你们接送的。

姚子涵的不高兴显然来得太早了,此时此刻,不高兴还轮不到她。她一点都没有用心地看父亲和母亲的表情。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韩月娇神情严峻,而大姚的表情差不多已经走样了。

你什么意思?”大姚握紧刹车,劈头盖脸就是这样一句。

什么什么意思?”姚子涵说。

“你不让我们接送是什么意思?”大姚说。

“什么我不让你们接送是什么意思?”姚子涵说。

这样的车轱辘话毫无意思,大姚直指问题的核心——“谁允许你和他谈的?”大姚还没有来得及等待姚子涵的回答,即刻又追问了一句,“谁允许你和他谈的?”

和课堂上一样,姚子涵是不需要老师问到第三遍的时候才能够理解的。姚子涵听懂父亲的话了,她扶着车头,轻声说:“对不起,请让开。”

女儿的傲慢与骄傲足以杀死一个父亲。大姚叫嚣道:“不许你再来!”这等于是胡话,他崩溃了。

姚子涵已经从助力车的旁边安安静静地走过了。可她突然回过了头来,这一次的回头一点也不像一个公主了,相反,像个市井小泼妇。“我还不想来呢,”姚子涵说,她漂亮的脸蛋涨得通红,她叫道,“有钱你们送我到‘国标’班去!”

姚子涵的背影在路灯的底下消失了,大姚没有追。大姚望着自己的老婆,像一条出了水的鱼,嘴巴张开了,闭上了,又张开了,又闭上了。女儿到底把话题扯到“钱”上去了,她终于把她心底的话说出来了,这是迟早的事。随着丫头年纪的增长,她越来越嫌这个家寒碜了,越来越瞧不起他们做父母的了,大姚不是看不出来。他有感觉,他为此生气,更为此自卑。自卑是一块很特殊的生理组织,下面都是血管,一碰就血肉模糊。

大姚难受,却更委屈。这委屈不只是这么多年的付出,这委屈里头还蕴含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大姚不是有钱人,可大姚的家里有钱。这句话有点饶舌了,大姚真的不是有钱人,可大姚的家里真的有钱。

这件事既普通又诡异——师范大学征地了。师范大学一征地,大姚都没有来得及念一句“阿弥陀佛”,立地成佛了。大姚相信了,这是一个诡异的时代,这更是一片诡异的土地。他的宅基地为他赢钱了。那可不是一般的钱,是像模像样的一大笔钱,很吓人。

——现在倒好,个死丫头,你还嫌这个家寒碜了,还嫌穷了。你懂什么哟?你知道生活里头有哪些弯弯绕?说不得的。

韩月娇也挺伤心,她在犹豫:“要不,今晚就告诉她,咱们可不是穷人家。”

“不行,”大姚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姚很果断,“绝对不行。贫寒人家出俊才,纨绔子弟靠不住。我还不了解她?一告诉她她就泄了气。她要是不努力,屁都不是。”

可大姚还是越想越气,越气越委屈。他对着杳无踪影的女儿喊了一声:“我有钱!你老子有钱哪!”

终于喊出来了可舒服了可过了瘾了

(节选自毕飞宇小说《大雨如注》)

文本二:

这是毕飞宇第二次出现在郁达夫小说奖的颁奖现场,上一次是2010年,他获得了提名奖。

毕飞宇的《大雨如注》,获得本届短篇小说奖,讲述的是一户住在大学里的夫妻与他们多才多艺最后却“失语”的女儿的故事。

钱江晚报(以下简称钱报):《大雨如注》和你以往的作品一样,通过一个人的命运来呈现你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故事里,主人公姚子涵突然不会说话了。读后很让人揪心,你为什么要描绘这样一个女中学生?

毕飞宇(以下简称毕):姚子涵这个人物其实不是虚构的,有这样的新闻——孩子本来好端端的,就因为一场疾病,突然失语了,也不是失语,是失去了汉语,满嘴都是英文。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很诧异,不相信这是真的。后来被证实了,就想写,可怎么也写不出来,这一拖就是两年。在我们这个失语的时代,我觉得“姚子涵事件”是有象征意味的,这里面也有一种担忧,那就是汉语的命运。

钱报:《小说选刊》推荐过《大雨如注》,我注意到编辑部使用了一个词,叫“毕氏语言”,这是如何练就的?

毕:《大雨如注》是长篇小说《推拿》之后写的。因为写《推拿》,我的消耗很大,写完了,这种语言惯性很长时间都没有消失,到了写《大雨如注》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失去短篇小说的语感了,全是《推拿》腔,甩不掉。我只有反复调试,当一个人内心有爱的时候往往就好办了,有爱就有耐心,你总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所谓的好,其实就是恰当。

(——《毕飞宇:有爱,就能找到恰当的表达》,节选自《钱江晚报》,首席记者王湛,实习生余舒艺,2014129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子涵前往舞蹈班上课不让父母陪同,表层原因是因为没给她报“国标”班,深层次原因是对父母的“眼光”“见识”不满意。
B.姚子涵的“自卑”源自她是农民的女儿并不是大学教职工的孩子;大姚的“自卑”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寒碜”,对女儿有愧疚之情。
C.姚子涵、“爱妃”两人境况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生活是被父母安排的,他们缺少决定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D.韩月娇和大姚这对夫妇是中国众多父母的写照:苦心为孩子谋划未来但有时又显得一厢情愿。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选报课外兴趣班和异性朋友交往作为冲突点,一方面有助于反映出姚子涵和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当代亲子关系的典型矛盾。
B.“不能踩刹车,也不能松油门”,精妙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姚子涵奔驰在人生道路上但没有“行驶的主动权”。
C.大姚和女儿的“什么意思”都是在指责对方,通过对话的重复、叠加,营造紧张的矛盾氛围,有助于刻画父女二人的形象特点。
D.“终于喊出来了,可舒服了,可过了瘾了”,大姚的行为看似豪放却满腹委屈;看似荒诞却又有着“一切为了孩子”的逻辑支撑。
3.根据“文本一”内容,为节选部分另拟一个标题,并说明拟题的理由。
4.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简要分析“毕氏语言”的特点。
2024-02-29更新 | 7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喜事

西戎

这几天,小秀真高兴,脸颊红润润的。一碰到人,她便把黑缎子似的头发一甩,忍不住咧开嘴笑了。

哎哟!有了喜,高兴得嘴都抿不住哩!村里和小秀同辈的妇女们,见了面这样开着玩笑。

小秀真是有了喜,再过两天,就要同互助组里海娃结婚啦。

还在半个月前,小秀就和海娃商量好结婚要做的衣服、要买的东西,海娃进城全置办回来了:蓝花布、红花布、红毛衣、洋袜子,样样都叫小秀满意。海娃知道小秀爱讲卫生,爱学习,还特别多买了一块香胰子、一个小日记本送给小秀。小秀呢?也早加工缝了一件西式衬衫、一个时兴挂包送给海娃。这几天,小秀约了她的几个伙伴,一面赶缝嫁衣,顺便就又讲起她和海娃来了。小秀一点不封建,她讲同她妈妈闹斗争。原来不久前,东土村有一家差了两个媒人来说媒,妈妈答应下了,小秀不依,向她提出抗议说:旧社会把妇女当牲口卖,这新社会不能啦,没有经我同意,就是不成!

就这样,小秀拒绝了她妈妈的意见,根据自己要求的条件,挑上了海娃。海娃呢?也爱小秀。两个人的条件,自然是在一块谈过了,都同意,才向家里提出来的。

海娃爹来找小秀妈妈探话了:他大婶,你看海娃和小秀……你是个什么意见呢?

唉!怕不好吧!外人听见了会说闲话!

噫,海娃爹偏了一下头,如今这世道可不是从前啦!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将来没埋怨,闹生产呀,过日子呀,人家能合到一块。看从前,花上银钱孩子们还不如意,今天打架,明天动武,根本是砂面捏窝窝——就团不到一块嘛!

呵!也真是!小秀妈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痛苦,动摇了。

如今这是年轻人的世界,干甚都要新脑筋,咱们这老脑筋,人家说‘顽固’封建’,依我看,也是正月里卖门神——过时货啦。由他们年轻人去吧!

小秀妈妈想了想海娃,虽然相貌黑些,倒是个挺好的后生,便正式征求小秀的意见:海娃你满意的,可是脸黑呀!

黑怕什么?小秀驳斥着她妈妈,又不贴在墙上当画看!

老婆婆叫女儿驳倒了,发着感慨:如今这世道,就是好活了你们这一把子年轻人!

对嘛!妇女要解放,就是为的这个嘛!

正月十五是海娃和小秀结婚的日子,没有请先生,也不测八字,是他两个选择的。因为刚过了年,全村都在闹红火,吃好的,能好好高兴几天。

真是个好天气,太阳红燉燉的。海娃家的黄土院打扫得净光,门口贴了一副大红对子:男人耕种做模范,妇女纺织当英雄。

傍晌午,鞭炮辟辟啪啪响,秧歌队的锣鼓就震天价敲打起来。这时,海娃穿了一身深蓝布棉袄棉裤,束了一根宽皮带,洋袜子新鞋,头上戴一顶狐皮的带檐帽,脸也洗得挺干净,俊堂堂的。胸前戴一朵大红花。如今这世道可不是从前啦!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花,五角星的毛主席像牌牌,挂在红花上面。小秀穿戴也一崭新,花格裤,海青色袄,头上扎着雪白的羊肚毛巾,俊旦旦的脸盘,和胸膛上戴的红花一样,格外惹人喜欢。

两面旗飘在前面,中间是秧歌队的人打着锣鼓,吹着笙管,最后在簇拥的人群中,海娃和小秀手拉着手,随上走。人们唱着,笑着,乐器奏着,一直在村子里绕了一个大圈圈,又返回到院子里布棚下面,正式举行结婚仪式。看热闹的人把院子挤满了,简直水泄不通。连窗台上也爬满了小孩。

向父母行礼!司仪生贵子喊开了。海娃和小秀同时转过身,海娃拉开腿,正准备磕头,小秀一把拉住了他。这时东墙角一群妇女叫起来:磕嘛!跪下磕嘛!村主任突然从人堆里挤出来招着手说:吵死人啦,老婆老婆,赛过打锣,这新式结婚是鞠躬嘛!海娃和小秀便向坐在正面椅子上的海娃爹、小秀妈鞠了一躬。接着生贵子又喊:向来宾行礼!”“男女互相行礼!海娃和小秀站成了对脸,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羞得低下了头,周围人群里,霎时爆发出一阵掌声笑声。

礼罢,村主任出来讲话了。他一开口便说:在场的青年团、妇联会,婆姨女子少先队,今天海娃和小秀,是自由结婚,这就是咱新社会的结婚。旧社会里,婚姻不合理,受媒人的骗,谁也见不了谁,花上银钱,还不知道是哑子,是麻子,是拐子,是爬子,到结了婚,两口都不如意,今天吵,明天闹,你看糟糕不糟糕?你们说那日子怎能过好呢?他讲到这里,突然向西墙角招手大呼:“哎,老婆婆们,你们有经验,我讲得对呀不对?全场子人都哄然大笑了……

天黑,摆开了酒席。

吃饭的时候,小秀妈、海娃爹同村里的一些老年人,在一张桌上吃喜酒。有一个感慨着今天的喜事,对海娃爹和小秀妈说:你们今天好大的喜事呀,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也没经过,又红火,又省事!

看人家如今这多好,又一个老婆婆羡慕地说,我那闺女早知道能这样,也寻不了死!说着,伤心地拧了一把鼻涕,哭了。

黑夜,村里的一群小孩子,偷偷爬到新郎和新娘子的窗台上听房……

1948年正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小秀讲卫生、爱学习,海娃除了给她买红毛衣等,还给她买了香胰子和小日记本。
B.小秀妈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较大,曾干涉小秀婚姻;而海娃爹与其相反,思想比较开通。
C.“海娃你满意的,可是脸黑呀!”言外之意是暗示小秀不要嫌弃海娃脸黑,要看他的品质。
D.婚礼上海娃准备磕头,这一细节反映了海娃多少还受封建思想影响,更表现了他的孝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写小秀心里高兴到写海娃去城里置办衣物,从写海娃爹探话小秀妈到写热闹的婚礼场景,再到写婚礼后摆开酒席,“喜事”贯穿其中,构成行文线索。
B.小说能把握好轻重缓急的叙事节奏,如写海娃爹找小秀妈探话时,叙事的节奏舒缓下来,写举行婚礼的过程,又加快了叙事节奏,有缓有急,相得益彰。
C.婚礼结束以后,村主任通过新旧社会不同婚姻的对比,批评了旧社会不合理婚姻,肯定了新社会自由的婚姻。村主任的讲话具有揭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D.小说多处运用侧面描写来表现海娃和小秀的幸福生活,如举行婚礼时的好天气、鞭炮锣鼓的氛围,东墙角一群妇女的喊叫、老婆婆的羡慕和小孩子的听房。
3.海娃爹说“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自由’”,这里的“自由”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西戎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2022-06-09更新 | 2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一个人的火树银花

胡天翔

掂起墙根的帆布提包,刘小海刚走三步,裤兜里的手机响了。将提包放到地上,刘小海摸出手机,食指滑一下屏,贴近耳朵,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女子说的是普通话,吐字清晰,语音轻柔,刘小海听来却似五雷轰顶。挂了电话,刘小海愣愣地站一会儿,慢慢走到床边,一屁股蹲了下去。床被压得“吱呀”一声。

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了。刘小海没想到疫情如此严重!

老家回不去了,就在武汉过年吧。中午,刘小海煮了一桶方便面。午觉醒来,在手机上刷了一会儿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刘小海急忙去药店买口罩。药店结账的人排着长队,有人买三袋板蓝根颗粒,有人买四盒双黄连口服液,有人买五瓶医用酒精,不管有用没用,大家手里都提着药品。口罩已涨价了,十个装的两包口罩花了三十元。出门戴上口罩,刘小海赶到超市。超市的人更多,刘小海割了六斤肉,提着一袋小米、半兜土豆,两捆葱和蒜苗,排队八分钟才结了账。

回到出租屋,刘小海先给儿子打电话。刘小海严厉地教导儿子,要戴口罩,要少出门,儿子“嗯嗯”地应着,听起来并不上心。每次和儿子联系,刘小海鼻子都会发酸。儿子没读完高中就出来打工了,父子俩憋着劲,想着干三四年就可以盖两层小楼,但一场车祸让爷俩梦想落空了。前年夏天,骑自行车的刘小海和一辆电动车撞上了。刘小海尾椎骨粉碎性骨折,对方伤得也不轻,双方各负其责。刘小海出院了,攒的钱也花完了。打了十三年的工,单亲爸爸刘小海没给儿子盖起两层小楼。

嘱咐过儿子,刘小海又联系老家的大哥。父亲去世五年了,八十岁的母亲和大哥一起生活。大哥说村里已经广播了,劝人不要走亲戚。大哥还告诉刘小海,刘小海因病致贫,乡里把他纳入贫困户,还帮他盖了三间新房,三间堂屋就快上楼板了……

除夕夜里,想起每年父子的春节一聚,想起大哥说的三间快成的新房,刘小海辗转反侧,最后干脆起身浏览新闻。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让刘小海心潮澎湃。看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新闻,刘小海心里一动:“建筑工地上需要很多焊工,能帮就帮,咱也去出一份力吧。”

奇了怪了,下了决心,刘小海很快入睡了。

大年初一,刘小海早早就起床了。吃过饭,刘小海将剩下的肉和蔬菜给了房东大哥,他要去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

到了工程部,刘小海说:“俺是一名电焊工,来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

大年初二,数百台挖掘机在平垫土地,成千名工人在卸载建材。忙了一上午,刘小海边吃着盒饭边看护施工定位旗。一个女子拿着手机朝他走过来。“录小视频,宣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吧。”刘小海心想。

“师傅,你们很辛苦吧?”

“不辛苦,还可以。”

“师傅,您是河南人?”

“是的,俺在武汉打工,封城了,回不去,就来这儿当志愿者了。”

“谢谢,谢谢您!”

刘小海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火了。很多人转载他的视频,上百万人为他这个河南人点赞。晚上下班,刘小海正看自己视频呢,儿子给他打来了电话。

“爹,俺看到你的视频了,很多人夸你呢。”

儿子是在为自己骄傲呢!刘小海却在电话里叮嘱儿子不要给奶奶说。刘小海不想让母亲担忧。

“中,你要照顾好自己啊。”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老家的很多媒体也希望通过视频连线采访刘小海。刘小海就在工作间隙接通视频,给他们介绍工地的情况。有个记者问刘小海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刘小海哽咽了。刘小海说希望娘好好的,疫情结束就回家好好陪陪她。

刘小海希望母亲看不到视频。

夜晚,工地上的灯亮起来。上千个工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刘小海扛着焊机来到工作点,刚把焊机电线连好,大哥打来了视频通话。

“小海,俺都看到你的视频了,都说你给咱村人长脸哩。”大哥笑着说。“哥,你别给咱娘说啊,她该担心哩。”刘小海说。

“小海,娘也知道了,娘让俺给你打电话,娘要给你说话哩。”大哥把手机递给躺在椅子上的娘。

“海儿啊,娘好好的,你别担心娘,你要好好干活。”刘小海看到了娘的白发。

“海儿啊,你做得对,大家都该出一份力呢。”娘继续说。

“海儿啊,照顾好自己,娘——娘等着你回家。”娘流泪了。

“娘——”刘小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哭了。

挂了电话,刘小海戴上口罩。左手拿着面罩,右手的焊钳稳稳地夹起焊条,一下二下地触碰着眼前的钢管,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绘了刘小海的震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排比手法写大家买药品的场面,表现了人们面对突发疫情的不安和慌张,突出了疫情的严重,烘托了紧张气氛。
C.小说写刘小海联系大哥的那通电话,既交待了刘小海的家庭状况,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从刘小海得知武汉封城落笔,中间插叙他和儿子外出打工的艰辛及家庭境况,最后写他到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表现了非常时期中国普通老百姓朴实的家国情怀,以小见大,彰显主题。
2.请赏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文本,分析刘小海在疫情中的选择所体现出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2023-10-1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