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57653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旧事土黄

孙君飞

那年冬天,父亲一声不响地递给我一把镰刀,磨出宽大刀刃。我说有割草的镰刀,也刚刚磨过。父亲说不是叫我割牛吃的草,而是荒地里的草。我仍旧不懂,父亲终于说,他要开一片荒地,种黄豆油菜芝麻瓜果蔬菜……荒地里槐枝上的刺生得泼辣,艾蒿人高马大,刺蓟密密麻麻,真乃一块荒蛮宝地。父亲一扭身,“刺刺啦啦”地割起来。我掂着镰刀,却怎么也钻不进去。刚一探手,刺蓟一下子刺中我,疼得我“咝咝”地吸溜了几声。艾蒿不长刺,我弯着腰,“刷拉刷拉”地割。父亲放倒的艾蒿很整齐,我做不到,速度却要跟上。两张镰刀在灌木丛里撒欢,它们的声音一个老辣,一个生猛,谁也不服谁。草汁溅到衣服上,不怕,这件衣裳早就五颜六色。十根手指头一会儿工夫变成青黑色,我凑近闻闻,真好闻,恨不得伸到嘴里吮吮。碰到槐刺,不得不小心,但还是扎中手指手背胳膊。父亲割刺槐也如割小麦,一直弯腰不直腰,茶不喝,烟也不抽,汗水太旺,如刚洗过头,脊梁上的衣裳湿透一大片。我们一直割到天黑,一直不搭话。我骨头发软、肌肉发酸,父亲拿毛巾擦脸,眼睛里的光竟还熊熊骇人。收工前,他收回我的镰刀,我心里一紧:他担心我累得提不动一把缺口的镰刀?

听母亲说,她在父亲的手上挑出七根槐刺。我自己给自己挑,只挑出一根。我出门上学,一周回家一趟,弟弟们还小,母亲要忙其它庄稼活和家务,开荒地的事情全交给父亲……又听母亲说,黄牛刚下荒地,还没动犁,就高亢地哞叫起来。荒地的坚硬父亲早已料到,草根草须在土里面编织成实心的巢,他也早已料到。然而只见黄牛的脖子忽一抖,皮褶子像拉开的手风琴眨眼间折叠起来,隆出一个大包,还没等吆喝出第二句,人和黄牛的步伐还没有迎合上,便听到一声脆响,半截入土的犁铧竟然折断了,这是父亲万万料不到的。父亲带回折断的犁铧,黄牛也拴回牛屋,只扛了镢头、锹锨出来。

母亲没有讲述父亲是怎样全靠人力开荒的,我也不愿想,想出来的劳动场面又有什么意思?我从学校回家,第一眼要看的就是父亲开的荒地。他基本上完工了,简直是个奇迹!荒地里的料姜石,他全拣出来放在地边,给荒地镶上一道辉煌的金边。大堆的草根晒得半干,我想用火点了,烧成草木灰肥,又怕直冒烟不着火,便作罢。荒地里的土一锨一锨翻成倒扣的瓦片状,等北风再吹吹寒冷和厚雪再冻冻,它们就容易敲成碎块,种黄豆会肚子圆,种油菜会满身黄,种萝卜也会婴儿肥吧。父亲回到家,我看到他瘦了整整一圈,身板还结实,也没有驼背,眼睛里发红,不知道是疲惫还是满足。他不说话,也不笑,跟往常一样,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多年以后,我在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中读到一段话:“我看着他(父亲)把镢头举过头顶,镢刺儿对着天空。晴天时,那镢刺儿就似乎差一点儿钩着了半空中的日头;阴天时,那刺儿就实实在在钩着了半空的游云……父亲那由直到弯的腰骨,这时会有一种柔韧的响声,像被奔跑的汽车轧飞的砂粒样,从他那该洗的粗白布的衬衣下飞奔出来……(他)将双手卡在腰上向后用力仰几仰,让弯久的累腰响出特别舒耳的几下嘎巴嘎巴的声音,再半旋身子,找一块高凸出地面的虚土或坷垃,仰躺上去,面向天空……”我脑袋里嗡的一声,不由眼热心跳,暗暗叫起来:这个开荒的父亲不也活脱脱是我的父亲吗?我想不出的开荒场面,阎连科一笔一笔地描绘出来了。他是嵩县人,我是南阳人,两地相距不远;他们的土地是黄色的,我们的土地也是黄色的,里面都有料姜石;他们需要开荒,我们也需要开荒,开荒的父亲简直就是同一个父亲啊。不同的是他们的荒地最后收归公有,我家的荒地则一直属于自家,种出圆滚滚的黄豆,炒熟后丢嘴里咬烂嚼碎,虽不耐饥,但那焦脆油香味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片荒地并不能改变我家的命运,但父亲母亲毕竟用黄豆油菜芝麻的颜色覆盖了它的土黄和荒蛮……

(选自2015年5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设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旧事土黄”为题,给“旧事”涂上土黄色,为全文蒙上一层旧色彩。
B.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通过写对两张镰刀的描写,生动表现了父子二人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C.第二段中,父亲没有料到犁铧会断,这表明父亲对开荒的困难估计还是有所不足。
D.文中几次写到母亲,主要是通过母亲正面描写父亲开荒的艰难,与前文的割草场面相互映衬。
2.请结合全文,分析父亲的形象特征。
3.文章第四段写到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有何用意?
【知识点】 其他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迷津处一片蒹葭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305篇,最爱就是这首《蒹葭》。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在纸上写,耳边听,嘴中念,心里想,都那么美,那么可思而不可言。这两个带草头的汉字也特别像身段娇好的美人,还带着那么点山野气,露水味儿。

②《蒹葭》是那种很彻底也很孤绝的诗。“诗无达诂”、“诗不可译”之类的话仿佛是为这类诗量身定做的。谓予不信,可试着改动或删除它一个字,你会发现,一整首诗都会喊“疼”!这样的诗注定是一个谜,公然挑战我们的情商和智力。古往今来,对这诗的解读早已成为一大悬案。如《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诗本义》的解释更有趣:“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美刺”的传统固然肇端于《诗经》,然诗歌的本义一旦被坐实,赏读的趣味便要减半。还是朱熹老夫子聪明,他在《诗集传》里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闲闲一笔,不仅消解了上述诠释的权威性,也给《蒹葭》的多元解读另辟了一条蹊径。

③蒹葭,是长在水边的芦苇。芦花色白,何况一大早还打上了一层如霜的白露!想象里,那长满蒹葭的水边该是一处野渡吧,没有板桥,没有扁舟,当然也没有鸬鹚,隐隐约约的雾,在水一方的人,如真似幻,扑朔迷离得一塌糊涂。那是一片亘古的迷津,在汉字里疯长了几千年的芦苇摇着头,逗引着那些“会思想的芦苇”纷纷加入这场“猜谜游戏”。

④上文学史课,每次讲到《蒹葭》,不免要问:“这是一首什么诗?”学生多半以“爱情诗”对之,殊不知古人眼里,爱情的地位远不如他们所想的那么大。不过读到一个“情”字也很了不起,应予肯定。然如果是写爱情,那也不是两情相悦,而是单相思。诗人和他的对象“伊人”实在离得太远,“在水一方”说的就是“距离”。而且,两个端点之间并非一条直线,而是——水,阻挡牛郎织女的银河不也是另一种“水”么?窃谓诗的美感一多半便是缘于这“距离”的营造。如果“伊人”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真的还能兴起美感和追求的冲动么?写“距离”只是第一层。接下来的“溯回从之,道阻且长”,则是写求索过程的艰难,惟其艰难才乐此不疲。“过程”的终点是“结果”,可一旦有了“结果”,会怎样?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其所有的悲壮和崇高正来自石头推到山顶又会落下来。“宛在水中央”的“宛”字极妙,不仅渲染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意境,也附带让这“结果”永远地悬置起来,成了钱锺书所谓“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结果”的未知既是一种缺憾,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无言的美丽?

⑤进而想,这难道仅仅是写爱情吗?理想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如此?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所谓“生活在别处”,宗教所谓“彼岸世界”,这些对人生“此在”困境、“彼岸”虚无的一种哲学表述,亦可作如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蒹葭》不仅写了景,抒了情,还言了理。要说“朦胧”,这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吧。

⑥我想,中国人应该会背这首美感和哲思兼善的《蒹葭》,将这首诗刻录在大脑的硬盘里,就是出国了也不会走失,情绪低落时吟哦一遍,灰暗的天空说不准就会明亮起来。因为这是地道的母语,也是我们民族的徽标,文化的基因和灵魂的胎记。

1.在第①段中作者说“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这是因为     
2.结合上下分析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3.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第②段“诗不可译”是说诗歌确切的解释,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B.《毛诗序》和《诗本义》对《蒹葭》有不同的理解,但都“美刺”的解读方法。
C.朱熹否定了《毛诗序》和《诗本义》的解读对《诗经》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D.作者眼里《蒹葭》可以解读为爱情诗,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追求。
E.第⑤段说《蒹葭》“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这“朦胧”包括意境和理的朦胧。
F.最后一段在分析《蒹葭》的景、情、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它在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4.作者在第④段中从“距离”与“过程”两方面阐发了《蒹葭》的美感,这美感具体是什么?
2020-11-24更新 | 8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英雄的背后

章东磬

(1)船东家的后山上,就有一座当年抗敌将士的墓园,宜昌的朋友告诉我们,那座墓很大。但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了。船东十二岁的女儿很可爱,她自告奋勇为我们带路。

(2)这山本来就很美,再加上长江的映衬。几个人走走停停,用各种词汇对这美景赞叹不已,快到山顶,小姑娘指指一栋教室摸样的房子,“就在那儿,到了。”我问她:“墓地在学校的院子里吗?”“不是,学校就在墓地上。”我惊愕地听着她的话,小姑娘又告诉我:“刚建校的时候,伙房里烧的都是挖出来的棺木。”

(3)我望着那可爱的小姑娘,她纯真地笑着,带着期待看着我。她刚刚把那么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诉了我这个外地人,我怎么不如她预期的那样会笑呢?

(4)我怎么会笑呢?孩子,难道老师们从来没有告诉过你们,那被剖开的墓地里埋的是什么人吗?

(5)一万五千多士兵就阵亡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土地上,其中还有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桔园里小口地啜着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6)天认得我们,就在此刻,下起了极细极细的,那雨珠细小得像眼泪,只有飘到脸上你才觉得到,暖暖的,在脸上缓缓的流。

(7)我熟悉这种雨。1999年和2002年,我曾两次拜祭滇西腾冲的国殇墓园,那是抗战后期国军强渡怒江、克复腾冲的烈士墓。那两次分别是五月初和十月初,都是滇西气候最好的日子,都是风和日丽的中午,但当我们!踏上坟山石阶的时候,天就变了。两次一模一样,都在那一刻下起了绵绵的小雨,天会哭。

(8)此刻,在几千里外的湖北,悲凉的苍天再一次伴着我,笼罩住这长江西陵峡边的莽莽群山

(9)从今天的小学校能看得出来,这片墓地曾经很有规模。过去墓地扩大的石台,变成了整个校园的石基,石头阶梯正前方几十米外的杂草中,有一座干涸的水泡,丈余见方,用巨石和水泥垒砌而成,池壁上,刻着“浴血池”三个字。这是战死的将士们在告别人世、将被埋葬之前,最后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那时的三峡尚没有电,水抽不到这么高的地方来。为了让逝者干干净净地走,生者们把江水一挑一挑运到山顶上,在这池子里为他们拭去遍身的血迹和泥土,为他们换上洗净的军衣。

(10)临近春节,正放寒假,学校里都很清冷。场前有一根旗杆,怎么看都觉得那底座与校舍风格相去很远,基座特别高大,还刻出一圈圈有棱有角的饰边,一座乡村小学不会在旗杆上下这么大功夫。猛然想到,这基座本是地纪念碑的。周边的装饰,正是四十年代的风格。只是那本应大庄严的群不知去向了。

(11)这山里并不缺地,也不知是哪位德政的官员将学校建在这片本应永世得到尊重的墓地上。其实坟头推平了,教室就修在上面未尝不可,让那些远离故乡的死者可以倾听到孩子们琅琅的书声。可你为什么要挖坟,为什么要烧棺木,为什么要毁弃那记载了上万人忠勇拼搏、为守卫脚下这块土地而捐躯的石碑呢?死无葬身之地,这本是中国人最恶毒的诅咒,竟应验在这些以身死国的士兵身上。

(12)我们看到了那块蒙羞的石碑,它仰面朝天地躺在石阶脚下,就像中弹的士兵。它无奈地仰望长天,裸露着胸膛上的碑文。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跃嬉闹,几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写下的碑文。碑上积满了尘埃,片片斑驳。我们取出随身携带的饮水,小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洗净了它。

(13)读着上面记录一万多士兵一步一个血脚印而终至献身的碑文,心如刀绞。未死者将牺牲战友的忠骨埋在了他们用血守卫的土地上,他们深信:从此忠骸有寄了,从此魂梦有托了,从此归家有路了。可结果呢?

(14)天色渐晚,我们不得不回去。寂静的山里已有耐不住的孩子们早放起过年的鞭炮,远地一阵紧似一阵,就好像从几十年前一直留到今天的枪声。每年的春节和清明,还会有人来这给他们放鞭炮吗?我很后悔没有带几瓶白洒上来,不能在春节之前,在他们捐躯六十年的时候陪他们多坐一会儿,陪他们一起守岁,陪他们说说话。这么黑的夜,不会孤独么?

(15)天渐渐地暗下来,两岸的峭壁仲到云里,看不到顶。一只焦黑如墨的苍鹰在阴雾中盘旋于我们头顶,久久不肯离去。那一刻,我知道了,无论墓地在还是不在,那上万忠勇的灵魂永不会离开。我们都抬起头,注视着那只鹰,它优雅地滑翔在冰冷的天际,沉默而高贵。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小姑娘告诉我“学校就在墓地上”时,我“惊愕”于此事的“新奇刺激”,“惊愕”一词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震惊和好奇。
B.文中提到了三次祭拜墓地时天空都下起绵绵细雨,营造了悲伤的气氛,烘托了祭拜者沉重的心情,也凸显了将士精神的感天动地。
C.文章在人称使用上,以第一人称作为主要视角,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达。同时又插入了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丰富了叙述视角。
D.文章结尾滑翔于天际的雄鹰是将士精魂的寄托,作者以象征的手法收束全篇,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回味的空间,引人深思。
2.以第(11)—(13)段为例,简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3.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18-06-16更新 | 1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又见白云村

董利荣

蓝天白云,总是惹人喜爱、令人忘忧。白云一词,古往今来深受人们喜爱。千年之前,范仲淹在浙江桐庐游访严子陵钓台,见富春江东岸“白云徐生”,听说那里是晚唐著名诗人方干故里,便欣然前往,当即吟成一诗:“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不知何故,“白云村”一名,没有在严子陵钓台对岸的芦茨湾留存下来,却在岁月如流中,从富春江上悠悠移至分水江边的独山之畔。这里有个白云村,如今名声云起,飘扬四方。

2005年,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白云村由石青桥、大会山、郑城、峰坞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石青桥村在清末民初有一大户人家,家有楹联“青岭不断黄坞水,双溪又见白云村”,新村便顺理成章得了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真是千年一瞬间,又见白云村。

白云村隐匿在大山深处,这里山高林密,谷深境幽,常年白云缭绕,云雾飘渺。“白云生处有人家”,山峰沟谷之间散落着石青桥、上章、郑家边、对山、大会山、葛家山、半山、火路口、青龙湾、郑城等十余个自然村。“大会山”由大山在此集会而得名,“郑城”则是群峰环绕宛若城邑的盆地小村。千百年来,人们在大山深处,自给自足,繁衍生息。

村民们万万没想到,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日日夜夜司空见惯的蓝天白云,有朝一日会成为受人青睐的风景,成为“环境入股”的资本。白云村在乡村振兴中成为后起之秀。

白云村党委书记、杭州市人大代表林雪标对此感触最深。这些年来,为改变村庄面貌,带领村民致富,林雪标动了不少脑筋。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3年开始,浙江同人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了集生态农业、度假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郑城厚院村舍项目。一幢幢破旧不堪的民房变身独具魅力的客舍,空心村变成了颇有特色的度假村。这里甜滋滋的空气和美滋滋的风景,让游人喜不自禁。白云村渐渐有了小名气。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地方。2017年初,在杭州市“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活动中,白云村成为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于跃敏的结村帮扶村。于跃敏先后来了十余次,每次前来调研,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帮助白云村找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金钥匙。乡村要振兴,交通须先行。于跃敏找到了帮扶的突破口,在她牵线搭桥积极推动下,省市县三级交通部门以修建省级样板路的标准,开启了白云村的乡村道路提升工程。

“远上寒山”的石径,变成蜿蜒而上的通途,白云深处的风景,不再那么遥不可及。白云村按照“宜业、宜居、宜文、宜游”的目标,从护栏改建、庭院美化、溪库整修、杆线序化等方面入手,以3A级景区要求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努力让白云村成为白云间休闲旅游度假区。白云村又相继引进了大会山古村落复建、半山莲社溪客、葛家山草图等一批优质民宿项目,累计引进社会资本6亿多元,使白云间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浙江高端精品民宿群的集聚地。村里还通过“环境入股”,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前不久,我和好友来到白云村,他们都陶醉在白云村的悠幽风景中。村委所在地石青桥村“芸菁溪墅”的主人王华是返乡创业的典型。王华说,大约五年前,他受朋友之邀,去莪山畲族乡的戴家山秘境住了一夜,深受触动,随即回乡把自家老宅推倒重建开办民宿。后来,他又租下村民闲置房屋,建成“水岸山舍”。面溪背山的旧宅,经过精心修缮,别有风味,尤其是加装的一层玻璃屋,遥控器一按,屋顶的卷帘徐徐展开,白天可见蓝天白云,夜晚能望月亮星星。

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舍舍,乃至一墙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为我手机里的风景。从白云村到白云间景区的华丽转身,让我诗兴大发,于是斗胆点化范公诗句并步其韵道:

平素人家旧隐存,独山之畔白云村。

前朝历代青峰在,谁聚金银惠子孙。

文本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命运的变迁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所以表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化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如《创业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随着农村改革的稳步推进,土地和农民的命运问题继续成为文学表现的重点,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等小说。这些作品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进程的写照,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在新时代,作为时代进步记录者的文学,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表现。作家要沉下去,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步,无间隙,无阻隔,达到情感、心率与之共脉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大力提倡“走柳青道路,为农民而写作”的创作方向,用文学积极回应时代,用作品传递“乡村变迁的脚步声”。作家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意地书写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涌现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示在农村发生的历史巨变,表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革命的壮丽景观。要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农民形象,展示新农村建设者的特征:富于理想,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崇尚科学,追求文明。好的作品,要着力写出这些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深邃的社会历史意蕴,使之具有典型性。

(摘编自杨立元《乡村振兴,期待文学“在场”》)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持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引用范仲淹的诗,表明白云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意象,指出了“白云村”三字的由来,暗示作者所写白云村历史之悠久。
B.文中“这里甜滋滋的空气和美滋滋的风景”,连用两个叠词,突出了空气质量之高、风景之美,表现了游客们的喜悦之情。
C.文中写“从2013年开始”“2017年初”“引进社会资本6亿多元”,这些具体的年份和数字增强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D.作者以自己的诗结尾,回应了上文的内容,表达了对白云村的赞美,同时照应了开头的诗,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而完整。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诗句表明独山的白云美景在唐代就已经受到了赞美,可见其非同寻常。
B.为了帮助白云村找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金钥匙,杭州市委派于跃敏进行帮扶,于跃敏不负重托,果然找到了帮扶的突破口。
C.柳青深入于农民之中,故能创作出《创业史》这样描绘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煌煌巨著,因此也才有了“走柳青道路,为农民而写作”的说法。
D.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路遥《平凡的世界》都是描写翻身农民土改运动的小说,都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3.文本一中的白云村,最初与如今有怎样的异同点?
4.如果推荐《又见白云村》参评乡村振兴题材的优秀作品大赛,我们应提供哪些理由?
2022-06-04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