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983252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主张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这宴席的厨房,但是,这宴席的一切享有者都必然要保卫这盛宴免遭扰乱。这就决定了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对立关系。看鲁迅的一生,直接干预政治的行为不多,发表政治时评极少,他总是守在文化阵地上,从事他的文学活动,而政治家们却对他视若洪水猛兽,原因大半在此。但是,鲁迅与权威话语的冲突还不仅在于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情批判,而是在于他虽然很少谈政治,却从骨子里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作为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不可能重新回到依附权威的旧路。他获得了现代独立性,也为这独立性付出了人生的代价。那就是要孤独地承受来自权威的各种压迫。而鲁迅的性格又使他越是在压迫之中,越容易坚守阵地。他顽强地坚守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立场,捍卫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在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中,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践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

大概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而且几千年历史上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往往显示着他们的骨气。但是,“道”与“势”的冲突是有限的,暂时的,从理论上讲,只有遇到“无道昏君”时这种冲突才会发生。如果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有道明君”,这“道”与“势”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之所以是常态而不是偶然,因为古代帝王不仅多是圣人之徒,与读书人本是同门弟子,而且即使不是儒家信徒,在统治国家时也决不拒绝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的命运历来如此:所有旧秩序的破坏者都要反孔,到旧秩序破坏完了,要建设自己的新秩序时就转眼变成尊孔的表率。这原因在于儒家学说是一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学说,它有助于使人做稳了奴隶。正因为这样,在古代中国,“道”与“势”没有根本的冲突。同时,科举制在弥合着“道”与“势”的裂缝。“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使古代文人没有承担知识分子的使命从而去探寻新“道”,这就避免了许多冲突。然而,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话语,中国文学也一样没有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

知识分子往往都很敏感,但有他那种感觉的大概不多。鲁迅总有一种压迫感,总感觉自己是奴隶。仔细想想,社会并未对鲁迅特别过不去,压迫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根本没有感觉,鲁迅却为之痛心疾首。然而,正是这种感觉分出了觉醒和麻木,分出了甘于做奴隶和不甘做奴隶。在文坛上,则从帮忙与帮闲的文学中分出了独立的知识分子话语。这种感觉使他与权势者格格不入。

他反复抨击奴才,反对奴性,反对奴隶道德,是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义的彻底反叛。这与鲁迅对权威的反抗是一致的,是鲁迅反抗权威话语的一种表现。反对奴性之举与社会统治者制造奴隶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希望知识分子帮忙制造好的奴隶。鲁迅却坚决拒绝这种合作,背离了传统的康庄大道,而走上了孤独的险途。这是一切有奴隶主思想的人都不欢迎的,然而,没有这一点,就没有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

(摘编自李新宇《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关系对立,他不直接干预政治,极少发表政治时评,是政治家视鲁迅为洪水猛兽的原因。
B.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鲁迅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捍卫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
C.因为古代帝王多是圣人之徒,在统治国家时决不会拒绝孔孟之道,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道”与“势”统一是常态。
D.鲁迅反复抨击奴才,反对奴性,反对奴隶道德,是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义的彻底反叛,是反抗权威话语的一种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比喻论证手法,“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宴席的厨房”等比喻论证深入浅出,论述精辟。
B.文章以中国历史上几千年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论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局限性。
C.文章以鲁迅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为前提,论证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践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的观点。
D.文章首先指出鲁迅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接着阐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局限性,最后归结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如果儒家学说是不利于团结的,科举制没有弥合“道”与“势”的裂缝,古代文人就能承担知识分子的使命,去探寻新“道”。
B.因为所有旧秩序的破坏者都要反孔,所有新秩序的建设者都要尊孔,所以儒家学说成了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学说。
C.鲁迅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身份,但他在精神上已经不是奴隶。他的这种反抗态度和立场使他与权威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
D.社会统治者希望制造奴隶,而鲁迅反对奴性之举与此相矛盾。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帮忙制造听话的奴隶,而鲁迅却坚决拒绝这种合作。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和工效学均诞生于20世纪二次大战期间,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研究角度和重点,但是都分享以人为中心的共同理念。例如,工程心理学从人类认知信息加工角度为人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心理学原理、方法及实证;人因工程和工效学则从人—机—环境关系匹配的工程设计角度为人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人因和工效设计原则、方法及实证。进入计算机时代,人与计算机(包括基于计算技术的产品)交互带来了许多新的人因问题,推动了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领域的产生和发展。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共同理念,这些相近领域都希望通过优化人、机器以及环境之间的交互,确保系统实现安全、高效和宜人的目标,因此,我们将这些领域统称为人因科学。

人因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机关系。在计算机时代,人与非智能计算系统的交互中,机器充当人机系统中辅助工具的角色。在智能时代,人与智能系统的交互本质上是与智能系统中的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基于智能技术,智能体机器可以展现出独特的自主化新特征,拥有一些类似人类的认知能力(感知、学习、推理等),在一些设计未预期的场景中,可自主地完成以往自动化技术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智能系统可以从一种支持人类操作的辅助工具角色发展成为与人类合作的团队队友,扮演辅助工具+人机合作队友的双重新角色,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人机关系形态:人智组队式合作。

这种新型人智组队式合作关系除了给人机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带来人机关系跨时代的演变外,也为人因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挑战。纵观发展历史,借助于新兴技术,人因科学的研究范式取向一直在拓展。这种拓展提升了人因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扩展了学科研究的范围和解决问题的深度,进而推动了人因科学的不断发展。在发展初期,传统人因科学(如早期的工效学)注重人类体力作业、人机界面等物理特征,研究主要借助人类体力作业分析、时间任务分析等手段来实现人机功能和任务的合理分配,达到优化人机系统效率的目的。自从进入计算机时代,人因科学的研究范式基本上是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构建,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在人因科学发展各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取向。在计算机时代,人因科学(如工程心理学、认知工效学)从信息加工机制出发,深入到人的心理活动层面,考察在人机操作环境中人类工作绩效与感知觉、注意、记忆、决策等心理活动间的关系,达到优化人机系统的设计目的。为解决人与计算机交互中的人因问题,人因科学(如人机交互、用户体验)采用了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方法,构建用户心理和情景意识模型、人机交互认知模型及人机界面概念模型,采用基于心理学方法的可用性测试等验证方法,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和体验的交互式产品。然而,人因科学研究通常注重在人类外在行为的层面上,通过客观工作绩效和主观评价方法来考察人的认知活动和工作绩效。为克服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人因科学进一步采纳了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测量技术方法形成了神经人因学,从而能够深入到人类认知加工的内部神经活动层面,探索在人机交互环境中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为人因科学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实证手段。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新特征、人因科学研究理念和对象(人机关系)的跨时代演变必然带来对人因科学研究范式取向的新思考。

其中,人机交互模型是人因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智能技术的自主化新特征以及新型人智组队式合作关系,采用协同认知系统理论、情景意识,提出了一个针对智能人机系统中人智组队合作的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不同于传统人机交互系统,该模型将智能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智能体)视作能够完成一定认知信息加工任务的认知体。因此,一个智能人机系统可以表征为两个认知体协同合作的一个协同认知系统。作为与人类用户合作的团队队友,智能系统通过自然有效的人机交互方式(如语音、手势、表情等)与人类用户开展双向主动式交互和协同合作。在特定的人机交互场景中,智能系统可以对用户状态(认知、生理、意图、情感等)、环境上下文等状态进行自主感知、识别、学习、推理等认知作业,做出相应的自主执行。

该框架采用Endsley的情景意识认知理论来表征人类用户和机器认知体的信息加工机制,即人类操作员感知和理解当前环境状态(包括人机界面、系统、环境、合作队友等)以及预测未来情景状态的认知加工机制。该模型还包括了情景意识与记忆、经验、知识等因素的认知交互,并且拥有数据驱动(根据感知数据来理解和预测情景)和目标驱动(根据目标以及当前的理解和预测来验证感知数据)的信息加工机制。借助于一个信息收集和后期响应的动态反馈和前馈回路机制,人类用户能够感知动态的环境情景来更新获取的信息。

(摘编自许为《智能时代人因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取向及重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程心理学、人因工程和工效学因基于“以人为中心”的共同理念而被纳入人因科学范畴。
B.智能时代,人机交互本质是人与智能系统中的智能体之间交互,机器只是充当辅助工具角色。
C.智能系统拥有一些类似人类的认知能力,呈现自主化特征,可发展为与人类合作的团队队友。
D.人因科学在新兴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拓展研究范式取向,克服注重人类外在行为的局限性。
2.下列关于“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基于智能技术的自主化新特征,可以对用户状态进行自主感知、识别、 学 习、推理等认知作业。
B.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将智能系统视作能够完成一定加工认知信息任务的认知体,是人因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C.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的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自然有效的人机交互方式,与人类用户开展单向主动式交互和协同合作。
D.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框架包括情景意识与记忆、经验、知识等因素的认知交互和静态环境情景的感知与信息更新。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因科学运用实例的一项是(       
A.帮助设计人机界面,以使用户能够更容易地使用设备和工具。例如,通过分析用户需要哪些信息和功能,设计师可以选择最佳的颜色、字体、布局和图标。
B.帮助改善工作站的布局,以提高工作舒适性。例如,在办公室设计中,根据员工的需求,合理安排工作台、椅子、位置,减少因肌肉疲劳和姿势不良引起的健康问题。
C.帮助确定最佳的任务分配和团队协作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通过了解员工的技能和能力,结合任务的复杂性和要求,合理分配任务,促进高效的团队合作。
D.设计、建造和维护基础设施,以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如对道路、桥梁、建筑物、隧道、水利工程等,进行结构分析、材料选择、工程规划和施工管理。
4.请根据材料,补充完整“人智协同认知系统概念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5.请结合材料谈谈新型“人智组队”式合作关系的影响。
2024-06-24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到了1937年时,梁思成他们已经完成了三次山西、两次陕西、四次河南、两次山东、两次正定的考察,在全国上百个县测绘和摄影了数十座宋辽金时期的木构殿、堂、楼、塔。但到那时为止,他们发现的最早木结构建筑仍是初期调查的蓟县独乐寺、应县木塔等宋辽时期建筑。

而这次从行程上就不同以往。

梁思成后来是这样描述的:“到五台县城后,我们不入台怀,折而北行,径趋南台外围。我们骑驮骡入山,近山婉婉在眼前,远处则山峦环护,形式甚是壮伟,旅途十分僻静,风景很幽丽。到了黄昏时分,我们到达豆村附近的佛光真容禅寺,瞻仰大殿,咨嗟惊喜。我们一向所抱着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信念,一旦在此得到一个实证了。”正是在佛光寺,他们第一次发现了中国唐代木构建筑。

宋末诗人姚孝锡曾在《题佛光寺》中写:“孤鸟带烟来远树,断云收雨下斜阳。人间未卜蜗牛舍,远目横秋益自伤。”1937年,梁思成也看到了寂寥之景:“左右萧条,寂寞自如。唐代一时之盛,已渺不可追,亦不禁黯然矣。”不过正因此寂寥,梁思成他们才找到了唐代建筑。而对那些热闹的地方,后来梁思成写道:“台怀是五台山的中心,附近寺刹林立,香火极盛。殿塔佛像都勤经修建。其中许多金碧辉煌,用来炫耀香客的寺院,都是近代的贵官富贾所布施重修的。”

梁思成1944年曾在调查报告《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一文中提到他如何得知佛光寺的所在。梁思成说,他偶然从伯希和的《敦煌图录》中看到了一幅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绘于五代时期)的照片,发现其中画有一座叫大佛光寺的庙宇。“寺当时即得描影于数千里沙漠之外,其为唐代五台名刹,于此亦可征矣。”梁思成写道。于是他们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佛光寺。

1937630日,在黄昏中抵达佛光寺的梁思成,一到殿前,就看到了几年来已经熟悉的七辅作大斗拱,此前他们看到的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辽构建筑都是这样的形制。但这一回的斗拱,比前几次要更大。“殿斗拱雄大,屋顶坡度缓和,广檐翼出,全部庞大豪迈之象,与敦煌壁画净土变相中殿宇极为相似,一望而知为唐末五代时物也。”梁思成记述。

这便是国内发现首座唐代建筑的历史性时刻。大家都很开心,傍晚林徽因提出,把带来的所有罐头拿到大殿前的空地上吃,铺上席子、毯子,就像野餐似的,显然这是与佛光寺最后的告别晚餐了,他们就这样在大殿前的空地上一边吃一边欣赏。那是每天欣赏坐东朝西的佛光寺东大殿最好的时刻,至今依旧如此。斜阳将黄昏全部投射在大殿正立面上,为本就带有土红色的门板、柱子和巨大斗拱再添一层暖色,殿前千年古松的影子映在门板上,与大殿相互衬托雄伟。那一天是1937年7月5日。

——改编自三联生活周刊《梁思成诞辰120年:“中国古建第一瑰宝”佛光寺如何被发现?》

材料二:

有关8个坑的功能,始终是学界讨论的焦点,更多学者坚持认为这是“祭祀坑”。无论是祭祀功能坑,还是神庙被毁后的统一掩埋坑,亦或是其他功用,随着之后的考古发掘及研究,这个答案将会越来越清晰。对于接下来的陆续发掘,现任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就表示他最期待文字的出现。孙华也提出了他的期待:“一是能否证明掩埋坑与曾经的神庙礼制相关,能否复原神庙内部场景;二是能否有目前三个纵目神像之外的纵目神像出现,从而去推断整个三星堆文明体系中的人神关系;三是能否出现与目前1、2号神树体量相当的第三棵大型神树,如果有,是否与《山海经》中的东有扶桑、西有若木、中央是建木的神话传说有所关联;四是会否有更多礼仪性兵器出现。”

三星堆博物馆的修复中心实验室里,郭汉中拿出个绒布方盒。盒子里躺着一件青铜器物,不大,手掌心刚好放得下。一眼就能看得出,这是三星堆的东西——人形的雕像,脸型方方正正,大耳高鼻,双眼凸出,嘴巴扁而宽大,头顶有些残损。小雕像长着一副典型的“三星堆式”人脸,却架在鸟的身上。这件被称为人首鸟身像的青铜物件,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缺损的部分比较多,但主体保存得很好,小巧而雕刻得精美,跟同时出土的青铜面具、立人、头像虽大有不同,却是一脉同枝。在这个小东西身上,浓缩着人们对三星堆的无尽疑问:为什么会出土这么多人面青铜器?为什么它们长得如此独特?它们是如何被铸造的?那些硕大的青铜器从何而来?这些小而精的青铜物件又是做什么的?存在于三四千年前的三星堆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从哪儿来?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跟出现时期有所重合的中原商王朝有什么关联?三星堆文化又存在了多久?

——改编自三联生活周刊《三星堆的最新发现意味着什么?》

材料三:

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从80年代到现在,我们很幸运地看到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中国城市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很少见。这样的改变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从一线到四线,但大家很少会问,这样的改变对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它意味着“时间性”这个词,意味着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时间性的痕迹快速抹除。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中国传统文化问题,而是我们把几百上千年,几代人类生活的所有痕迹都抹掉、拆掉了,这就变成了“废墟”。在杭州最疯狂的时候,在拆无可拆后,两年之内,又将全城近200个城中村全部拆除。当这些东西全部拆完之后,如今在城市里,已经基本找不到任何有时间积累的痕迹了。我以前说过一句笑话:这就是真正的国际化——把自己的时间史、生活史全部归零,当完全归零的时候,就跟世界“同步接轨”了。

对我来说,做建筑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心灵答案的过程。从2000年开始,我经常喜欢带着学生去废墟里,或是站在拆房子的现场,开始讲属于他们的第一堂建筑课。同时我们也会做很多的调查,当把这些被拆毁的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现时间是多么有意思,多么丰富。

现代建筑最核心的本质在于,在它之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建筑,都是在时间中累积性发生的过程。在成片拆毁这种历史积累后,现代建筑第一次回归了原理。英文中有一个单词叫timeless,就是“无时”概念。现代建筑师是一个典型的,用“无时”概念进行工作的行业——从此所有的生活积累都无意义。然后失去时间性后,人们开始用一种抽象的概念,构建所谓的空间。当我们反复说“空间”这个词的时候,意味着时间就不存在了。我们看周围这些房子,都是空间,都没有任何时间感。

我们曾在富阳文村做过改造项目,改造后,他们的生活仿佛没有被干扰过,没有因为建筑师的介入而完全发生变化。在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最后几句话我特别有感触,他说:“面对20世纪的中国,回看中国的历史,一定要有一种温情。”他认为治病的良方就是两个字——温情。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心中就开始有那种温情。

我们特意设计了伸入河面的台阶,让居民延续了沿河洗衣的习惯;我们将栏杆设计得比较宽,可以用来晒菜,这些活动都包含着时间性、劳作与平静。当看到老伯伯站在我们改造后的房子前,发自内心的高兴,我就觉得我做对了。

——改编自三联生活周刊《王澍:从城市“废墟”中重新找回时间》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梁思成他们发现的最早木结构建筑是初期调查的蓟县独乐寺、应县木塔等宋辽时期建筑,直到1937年7月5日,他们终于首次发现了唐代建筑。
B.根据考古发掘及研究,《山海经》中东有扶桑、西有若木、中央是建木的神话传说与三星堆1、2号大型神树有所关联。
C.今天,在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当我们反复说“空间”这个词的时候,意味着时间就不存在了。我们看周围这些房子,都是空间,都没有任何时间感。这与王澍的建筑追求并不契合。
D.王澍认为把自己城市的时间史、生活史全部归零,当完全归零的时候,就跟世界“同步接轨”了,就真正的国际化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思成偶然从伯希和的《敦煌图录》中看到了一幅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绘于五代时期)的照片,发现其中画有一座叫大佛光寺的庙宇。后来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佛光寺。
B.在乡村改造项目中,特意设计了伸入河面的台阶,让居民延续沿河洗衣的习惯;将栏杆设计得比较宽,用来晒菜,这些活动都包含着时间性、劳作与平静。这正是王澍反对建筑强调空间性抹杀时间性的代表作品。
C.“三星堆式”人脸是非常典型的,一眼就能看得出:脸型方方正正,大耳高鼻,双眼凸出,嘴巴扁而宽大。为什么它们长得如此独特?这还是一个谜。
D.做建筑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心灵答案的过程,在富阳文村,当看到老伯伯站在自己改造后的充满温情的房子前,发自内心的高兴,王澍就觉得自己做对了。
3.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觉得人类考古发掘、研究古建筑意义何在?请简洁记录下你的思考结果。
2021-09-13更新 | 1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宗白华先生钻研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征,对中国人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长期思考,提出中国美学史上存有“错彩镂金”和“出水芙蓉”两种不同的美感形态或曰美的理想。这两种形态和理想不仅表现在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还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呈露此消彼长的嬗变态势。

②鲍照将谢灵运的诗与颜延之的诗比较,说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铺锦列绣,雕缋满眼”。钟嵘《诗品》载汤惠休的话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宗先生认为,这里所区分“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两种美,前者更多给人华丽、缤纷、璀璨的审美感受,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瓷器以及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等,都是“错彩镂金”美的体现:而后者偏向给人清幽、淡雅、秀丽的审美感受,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渊明的诗、宋代的白瓷等,则是“芙蓉出水”美的呈现。

③在宗先生看来,这两种形态的美大体以魏晋六朝为界。魏晋以前,社会比较倾向“错彩镂金”的美,从商周青铜器那些严整细密、雕工精致的图案,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主要是“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的世界。而从魏晋开始,社会则逐步滋生出一种新的审美意趣,即认为“芙蓉出水”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陶渊明作诗文、顾恺之作画,□看重文字雕琢和笔墨华丽,□注重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怀抱。王羲之书法摈弃汉隶的规整和装饰性,追求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些都意味着美学史上的思想解放,“诗、书、画等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④这种美学思想土壤的松动和翻垦,早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已见凿孔和裂豁。面对商周繁盛礼乐制度下的文艺现象,虽然孔孟等儒家总体上因尊重礼乐而取肯定态度,但否定者不在少数。墨子认为繁华典丽的文艺是奢侈、骄横的表现,于民无益,于国有害,因而他“非乐”,反对各类文艺。老子崇尚返璞归真,明确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庄子更是在《骈拇》篇里诘问:“骈于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诸如此类贬斥乃至批判文艺的观点,对后来美学思想的流徙无疑埋下了伏笔。魏晋六朝审美风向的变迁,则是“伏笔”从后台跃上前台的时代书写。

⑤“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两种美感形态和审美理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直波澜起伏,汩汩而下。宗先生指出:“六朝的镜铭:‘鸾镜晓匀妆,慢把花钿饰。真如渌水中,一朵芙蓉出。’在镜子的两面就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美。”“初唐四杰,还继承了六朝之华丽,但已有一些新鲜空气。经陈子昂到李太白,就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更高的境界。李太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宋代苏东坡用奔流的泉水来比喻诗文,他要求诗文的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即不是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境界,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感情的境界。平淡并不是枯淡。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⑥当然,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认为这两种美实际上应“相济有功”。我们现在的京剧演员及舞台装饰艳丽华美,却仍不失动人魅力。宗先生点明“‘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彩’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这既涉及个人审美偏向,又触及美感的多样性和深度研究,值得深究和讨论。

(节选自钱念孙《美学散步的风仪与胜景——宗白华的人生和学术》)

1.下列词语填入第③段空格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既   B.不   也不C.不仅   D.不   
2.依照文意,下列最不符合“芙蓉出水”美感形态的一项是(       
A.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D.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沈周《竹堂寺探梅》)
3.宗白华认为“芙蓉出水”是更高的美的境界,请结合文章概括原因。
4.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作用。
2023-11-09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