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电解池 > 电解原理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3 题号:10281610
某小组电解K2Cr2O7溶液,研究过程如下:
实验一   电压不同时,用石墨电极电解硫酸酸化的pH=2.5的饱和K2Cr2O7 溶液,实验现象如下:
电压/V实验现象
2.0阳极缓慢产生少量气泡,阴极没有气泡
3.0阳极产生较多气泡,阴极产生少量气泡
>5.0两极均快速产生大量气泡,阴极产生气泡的速率约为阳极的2倍
(1)阳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压为2.0 V时,阴极区检出Cr3+,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在阴极放电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
(3)电压高于5.0 V时,被电解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其他因素对电解K2Cr2O7溶液的影响。用相同强度的稳恒电流(单位时间内转移的电子数始终相同),分别电解3份500 mL相同浓度的K2Cr2O7溶液,电解时间均为30 min。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电极材料阴极:石墨
阳极:石墨
阴极:石墨
阳极:石墨
阴极:石墨
阳极:铁
加入的物质1 mL浓硫酸
1 mL浓硫酸、
少量硫酸铁
1 mL浓硫酸
电极表面是否产生气泡两极均产生气泡两极均产生气泡阴极:产生气泡
阳极:无明显气泡产生
Cr2O72−还原率/%12.720.857.3
阴极变化实验结束后取出电极,仅Ⅰ中阴极上附着银白色固体,经检验为金属Cr
(4)对比Ⅰ、Ⅱ可知,阴极表面是否析出金属Cr,以及Ⅱ中Cr2O72−的还原率提高均与______填离子符号)有关。
(5)Ⅲ中Cr2O72−还原率较Ⅰ、Ⅱ有较大提高,分析其原因:
①阳极区:阳极反应:_______,进而使Cr2O72−被还原。
②阴极区:由于_______,进而促进了Cr2O72−在阴极区被还原,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6)工业上处理含Cr2O72−的废水,用铁作阳极,控制一定的电压,初始pH为3~4,将Cr2O72−最终转化为难溶的Cr(OH)3除去,结合上述实验,电压不宜过高、pH不宜过小的目的,除节约成本和防止腐蚀设备外,还有__________
2020·北京西城·二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推动的综合利用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科学家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两种分子的耦合转化,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乙烯和乙烷的体积比为2∶1,则消耗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可转化为
①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减慢
B.反应体系中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后,再通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时,若改变体积增大压强,则均变大
②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浓度分别为a和3a,反应达平衡时,转化率为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③恒压下,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P点甲醇产率高于T点的原因为___________

(3)与丙烯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催化剂在温度不同时对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300℃时转化率低于200℃和250℃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2021-06-28更新 | 40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磷酸常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
(1)室温下,测得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用电离方程式解释)。
(2)向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含磷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的第二步电离的平衡常数_______
②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中_______(填“>”“<”或“=”)。
溶液呈_______性,其中含磷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
(3)电解溶液可制备,同时得到,装置如图所示。

①工作时,阳极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电解后II室KCl溶液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III室溶液pH_______
2023-01-09更新 | 240次组卷
【推荐3】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请回答:
(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_______
(3)工业上,常采用“加碳氯化”的方法以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TiCl4,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TiO2(s) + 2Cl2(g)TiCl4(g) + O2(g) ΔH1=+181 kJ·mol−1
II.2C(s) + O2(g)2CO(g) ΔH2=-221 kJ·mol−1
反应的总式为:TiO2(s) + 2Cl2(g) + 2C(s) 2CO(g) + TiCl4(g) ΔH3
在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Cl2,并加入足量的TiO2和C,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TiCl4) /mol

0

0. 16

0.19

0.20

0.20


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数据,说明氯化过程中加碳的理由_______
②前50s,Cl2的反应速率v(Cl2)=_______mol·L−1·s−1
③下列措施能提高Cl2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
A.保持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B.在反应器中增加C和TiO2的含量
C.反应开始时在原容器中加入2 molCl2      
D.增大容器体积以减小体系压强
2021-02-03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