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
题型: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1127115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S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目为_________
(2)在用重量法测定镧系元素和使镧系元素分离时,总是使之先转换成草酸盐,然后经过灼烧而得其氧化物,如2LnCl3+3H2C2O4+nH2O=Ln2(C2O4)3·nH2O+6HCl。
①HOOC-COOH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其中H、C、O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②H2O的VSEPR模型为_____,写出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
③HCl和H2O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水合氢离子盐晶体,如HCl·2H2O,HCl·2H2O中含有H5O,结构为,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
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氢键       g.范德华力       h.π键       i.σ键
(3)据报道,在MnO2的催化下,甲醛(HCHO)可被氧化成CO2,则甲醛(HCHO)中的键角____CO2中的键角(填“=”“>”或“<”)
(4)PrO2(二氧化镨)的晶胞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Pr(镨)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Pr(镨)的配位数________。假设相距最近的Pr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gcm−3(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不必计算出结果)。已知M(Pr)=141g/mol,M(O)=16g/mol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 适中 (0.65)
【推荐1】很多含巯基(-SH)的有机化合物是重金属元素汞的解毒剂。例如,解毒剂化合物I可与氧化汞生成化合物Ⅱ。

(1)基态硫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H2S、CH4、H2O的沸点由高到低顺序为_______
(3)汞的原子序数为80,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ⅡB族。
(4)化合物Ⅲ也是一种汞解毒剂。化合物Ⅳ是一种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在I中S原子采取sp3杂化
B. 在Ⅱ中S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C. 在Ⅲ中C-C-C键角是180°               
D. 在Ⅲ中存在离子键与共价键
E. 在Ⅳ中硫氧键的键能均相等
(5)汞解毒剂的水溶性好,有利于体内 重金属元素汞的解毒。化合物I与化合物Ⅲ相比,水溶性较好的是_______
(6)理论计算预测,由汞(Hg)、锗(Ge)、锑(Sb)形成的一种新物质X为潜在的拓扑绝缘体材料。X的晶体可视为Ge晶体(晶胞如图9a所示)中部分Ge原子被Hg和Sb取代后形成。


①图9b为Ge晶胞中部分Ge原子被Hg和Sb取代后形成的一种单元结构,它不是晶胞单元,理由是_______


②图9c为X的晶胞,X的晶体中与Hg距离最近的Sb的数目为_______;该晶胞中粒子个数比Hg:Ge:Sb = _______
③设X的最简式的式量为Mr,则X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算式)。
2021-06-11更新 | 11663次组卷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 适中 (0.65)
【推荐2】含第VA族的磷、砷(As)等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
(2)常温下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其立方晶系晶体结构模型如图甲所示,由A、B两种微粒构成。将其加热至148℃熔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已知A、B两种微粒分别与CC14、SF6互为等电子体,则A为____,其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B为____
(3)PO43-的空间构型为____,其等电子体有____(请写出一种)。
(4)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推广砷化镓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晶胞参数a= 565pm。
   
①砷化镓的化学式为____,镓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
②砷化镓的晶胞密度=____g/cm3(列式并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m位置Ga原子与n位置A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pm(列式表示)。
2019-04-30更新 | 534次组卷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 适中 (0.65)
【推荐3】Al、Fe、Cu 是重要的材料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 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_______
(2)已知Al 的第一电离能为 578kJ/mol、第二电离能为 1817 kJ/mol、第三电离能为 2745 kJ/mol、第四电离能为 11575 kJ/mol。 请解释其第二电离能增幅较大的原因_______
(3)已知氯化铝熔点为 194℃, 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且容易升华,由此可判断氯化铝属于_______ 晶体。
(4)铁系元素能与 CO 形成 Fe(CO)5、Ni(CO)4等金属羰基配合物。 与 CO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 ______________(各举一种,填化学式);CO 共有_______对孤电子对。
(5)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形成[Cu(NH3)4]SO4溶液,该溶液可用于溶解纤维素。在[Cu(NH3)4]SO4中,配离子所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
(6)碳酸亚铁中所含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7)当温度升高到 912℃,铁转变为面心立方堆积方式 ,距离一个顶点铁原子最近的铁原子有_______个,若晶胞边长为a cm,Fe 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Fe 晶体的密度ρ=_______ g·cm-3(用含 a、M、NA的代数式表示)。
2021-09-29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