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4 题号:11444111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霞省略)制备KC1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圆底烧瓶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_(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悬浊液          D.H2SO4
(4)取少量KC1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14振荡,静置后CC14层显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KC1O3的氧化能力_____NaClO(填“大于”或“小于”)。
(5)C1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1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1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C1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逸出大量气泡,得到C1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1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mol C1O2消耗NaCl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难 (0.4)
【推荐1】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I.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3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的作用是_______
(2)分析上面图象,在原溶液中的比值为_______是否存在?______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
(3)取原溶液少许,向溶液中加入,充分反应后,忽略原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浓度增大的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II.常见的氧化性离子有等,常见的还原性离子有等。
(4)向含各1mol的混合液中通入氯气2.5mol,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在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_______
(6)向物质的量均为1mol的三种离子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过滤、洗涤、灼烧,可得固体_______g。
2022-10-21更新 | 409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取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对应现象如表所示:
步骤1步骤2步骤3
试剂适量NaBiO3过量的H2O2溶液适量KI-淀粉混合液
实验现象溶液呈紫红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现象A
已知:①金属铋(Bi)价态为+3时较稳定,Bi3+无色;
②铋酸钠(NaBiO3)无色,难溶于水;
③淀粉溶液遇到I2变成蓝色。
(1)NaBiO3中Bi的化合价为____,步骤1的氧化产物为____,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____
(2)请配平步骤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____。
(3)步骤2中过量的H2O2可以氧化KI,则步骤3对应的现象A为____
(4)由上述现象可得NaBiO3、H2O2、MnO、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根据上述结论,请写出NaBiO3与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022-10-15更新 | 308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通入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实验I、II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
(3)根据资料ⅱ,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②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
2022-12-27更新 | 3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