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8 题号:11773186
高碘酸钾(KIO4)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氢氧化钾溶液,可用作有机物的氧化剂。制备高碘酸钾的装置图如图I(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有同学提出将装置A改进为图II,这样改进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连接好后,将装置C水浴加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冷却析出高碘酸钾晶体,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后装置C中混合物经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产品。洗涤时,应选用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
(6)在酸性条件下,向硫酸锰(MnSO4)溶液中滴加高碘酸钾(KIO4)溶液,溶液颜色会变为紫红色,生成高锰酸钾(KMnO4),则KIO4和KMnO4二者相比,______的氧化性强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1】某小组同学欲探究H2O2的性质,经历如下探究过程:
预测:聚焦H2O2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因此预测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和观察: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5% H2O2溶液反应以验证预测。
   
(2)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________性质,该实验中,证明KMnO4溶液与H2O2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H2O2________性质,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
解释和结论:
(4)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023-10-30更新 | 8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化学小组按下图所示实验流程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其中B为一种紫红色金属,C为红棕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B反应迅速,实验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气体放出的快慢及多少,则装置I可以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在装置I中加入B后,在加入A之前需向整套装置中通入足量的气体,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可得出: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 (0.85)
【推荐3】瑞典化学家舍勒是最早发现氯气的人,他在研究软锰矿矿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时,把浓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加热,意外地得到了氯气。至今,实验室中还用这种方法制取氯气,装置如图所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的反应中,浓盐酸表现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2)请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
(3)标况下,若生成,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
(4)装置C可吸收多余的,生成,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所用溶液一般为,用固体配制该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
(5)有强氧化性,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溶液,蓝色又褪去。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
(6)装置C中也可能生成和浓盐酸也可以制备,试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2022-12-02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