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 水的电离 > 水的离子积常数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40 题号:16875497
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______
(2)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
(3)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
(4)95℃时,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pH=a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Ba(OH)2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
22.000.008
22.0018.007
22.0022.00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不变,则a=_______,实验②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______mol·L-1
(5)95℃时,将0.1mol·L-1的NaHSO4溶液与0.1mol·L-1的Ba(OH)2溶液按下表中甲、乙、丙、丁不同方式混合:
0.1mol·L-1Ba(OH)2溶液体积/mL10101010
0.1mol·L-1NaHSO4溶液体积/mL5101520

①按丁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②写出按乙方式混合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所得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③按甲方式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混合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键,与一般液体物质相比,常态水具有较大的密度、比热、蒸发热、表面张力和介电常数。水的三相点温度0.01℃、压强610Pa;临界温度374.2℃、临界压强22.1MPa。近年发现,近(超)临界水具备许多特有性质,以其为介质,可以有效实现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应用前景广阔。
(1)画出水的压强-温度(p-T)相图(示意图),标注气相、液相、固相和超临界水所在的区域_______
(2)计算液态水在90°C和0.1MPa时的pKw_______(可视为常数,相关数据见表1)。
(3)有人研究了乙酸乙酯在23-30MPa、250-400℃和没有任何其他外加物的条件下的水解动力学,并提出两种可能的机理。
机理1:
CH3COOHCH3COO-+H+Ka
K2

机理2:

请推测乙酸乙酯在超临界温度时的水解反应按上述哪种机理进行。为什么_______
相关热力学数据如下:
表1有关物质的标准热力学数据(25°C)
/kJ·mol-1/J·mol-1·K-1
H2O-285.83069.91
H+00
OH--229.994-10.75

表2水和乙酸在25MPa及不同温度下的解离常数Kw和Ka
温度/°CpKwpKa
25011.055.95
30011.126.65
35011.557.90
40016.5711.41
45018.1315.48

(4)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速率可表示为:r=。其中k为速率常数,为乙酸乙酯的初始浓度。请通过推导说明水解反应按哪种机理进行_______
(5)实验表明:近(超)临界水中酯类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可降到常规条件下的1/2,水解反应速率大幅度提高。请通过机理1分析原因_______
2021-07-08更新 | 2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