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题型: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3 题号:17460368
请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元素的元素符号。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元素:______,短周期中其单质还原性最强的元素:________
(2)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Cl的得电子能力比S强的原因:___________
(3)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请完成下列排序。
①As3-、Br-的还原性:______________
②H3AsO4、H2SO4、H3PO4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验证卤素单质Cl2、Br2、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稀溴水的颜色是黄色,浓溴水的颜色为红棕色。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是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
(6)结合元素周期律推断氯、溴、碘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4-04-11更新 | 33次组卷
【推荐2】K2Cr2O7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一定浓度的K2Cr2O7溶液(橙红色)并标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称取约5 g K2Cr2O7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配制成1 L溶液;
步骤II.移取30.00 mL已配制的K2Cr2O7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2 g过量KI,再加20 mL20%的硫酸,摇匀(还原为亮绿色的Cr3+),在暗处放置10 min,加水稀释,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Na2S2O3=2NaI+Na2S4O6),接近终点时,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V mL Na2S2O3溶液。
①步骤I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胶头滴管。
②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2)为验证Cu与Cr3+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①电池装置中,盐桥用于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应满足下列条件:
i.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ii.离子的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____作为电解质。
25℃无限稀溶液中离子的电迁移率
阳离子u/m2·s-1·V-1阴离子u/m2·s-1·V-1
H+36.30×10-8OH-20.52×10-8
K+7.62×10-88.27×10-8
Ba2+6.59×10-8Cl-7.91×10-8
Na+5.19×10-87.40×10-8
Li+4.01×10-84.61×10-8
②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铂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阴离子进入___________电极溶液中。
③一段时间后铜电极溶液中Cu2+变为1.03 mol·L-1,铂电极溶液中Cr3+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假设两边溶液体积相等且不变化);铂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④由实验结果可确定还原性:Cu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Cr3+
2020-12-15更新 | 36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1)盛放9mol/L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b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d中浸有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4)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使用选择9mol/L盐酸替换浓盐酸,有利于减少HCl挥发
B.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以维持氯气气流稳定,有利于减少反应过程倒吸的可能
C.反应结束后,b中液体经冷却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可得晶体
D.增大装置c中NaOH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提高NaClO产率

(5)当b中试管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反应到达终点。实际操作时,发现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甚至产生棕色沉淀影响产品纯度。针对该现象,可能混入的物质是_______
(6)取少量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溶液。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但试管2试管壁发烫。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_______。(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溶液)
(7)中氧原子的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进入氯原子的d轨道形成d-pπ键。d-pπ键长:_______(填“>”或“<”)。
2024-01-17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