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硫酸 >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9 题号:17903173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以铜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
(1)利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下列装置适宜的是_______(填装置标号),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后,发生装置中有黑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呈灰蓝色,原因是_______
Ⅱ.探究温度对铜与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影响
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将光洁无锈的铜丝置于其中,铜丝表面产生气泡并逐渐变多,剩余溶液呈蓝色。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查阅资料发现是催化分解的结果。
(3)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学习小组提出猜想:升高温度,催化能力增强。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序号溶液/溶液/水/水浴温度/内生成的平均速率/
11011202.4
21011309
310114090
4100220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0240
①小组同学认为实验1~3的结果不能证明猜想成立,理由是_______
②为进一步验证猜想,补充实验4~6的方案_______ (填在表中横线处)。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6,判断猜想成立,依据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硫酸铜可应用于电镀、颜料、医药、农药等方面。下图是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实验装置图: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写出图中虚线框内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有白色固体生成。写出检验烧瓶中此白色固体是CuSO4的简便的方法__________
(3)实验中,若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则会有少量黑色难溶物CuS、Cu2S固体生成。取此黑色固体样品ag,隔绝空气加热,发生2CuSCu2S+S,充分反应后得到bgCu2S,则CuS的质量分数ω=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加热温度过高,会有部分Cu2S分解生成Cu,则ω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0-10-04更新 | 290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铁质材料碳素钢(仅含有C和Fe)和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利用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
(2)能证明实验生成SO2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SO2进入装置C中被氧化为被还原为Mn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G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为_______
(4)若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H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再结合(3)推知碳素钢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除了含有SO2外,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铁质材料中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H后增加装置I的目的是_______
(5)称量23 g该材料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装置D与E的总质量增加0.44 g(忽略水的干扰),则原碳索钢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3-01-15更新 | 68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尚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请写出乙中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目的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4-01-24更新 | 2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