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离子反应 > 离子反应及发生条件 > 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40 题号:21072707
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原理:以废铁屑(含少量、Mn、C等杂质)为原料生产配合物乙二胺四乙酸铁钠(EDTA铁钠盐),并测定所制取的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
已知:①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易溶于水和稀酸,微溶于乙醇;该螯合型配合物稳定性好
②氢氧化铁沉淀通常呈胶体状态,有较强的吸附性
Ⅰ.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晶体
实验原理:
实验流程:

方案1:
(1)由制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可以选择_________(填“酒精灯直接加热”或“水浴加热”)。
(2)氧化剂A可以选择,试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为避免沉淀中裹入过多杂质,可以采用一次性加入氨水
B.该流程中两次用到溶液,均可用溶液代替
C.操作④洗涤时宜采用冷水洗涤
D.“一系列的操作”是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E.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一定会显红色
方案2:用EDTA、反应,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此法EDTA先被中和后再和直接反应。两个方案都有不足之处,方案1的缺点:氢氧化铁沉淀成胶体状态,难以过滤和洗涤。
(4)为使沉淀颗粒增大,实验中往往可以采取___________(填实验条件)。
(5)方案2的缺点:产品中含杂质多,纯度不好。方案2后剩余废液可用层柱法(利用筛网孔径与微粒孔径不同的一种分离方法)可得到反应的副产物___________(填名称)。
Ⅱ.测定所制取样品中铁的含量(EDTA标准溶液滴定法)
样品溶于水,然后将其中的铁元素用萃取剂从配合物中“反萃取”出来并配成溶液,取出加入过量的标准溶液并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再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体积为
已知: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
(6)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放气,正确的放气图示___________。
A.B.C.D.

(7)计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1】被誉为“工业维他命”的铂族金属钌(Ru)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化学、信息传感工业、制药等高科技领域。以下工艺实现了电子废弃物中铂族金属钌的回收利用。已知电子废弃物主要成分为等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1)       ②常见物质的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1)为加快“酸浸”时的浸取速率,下列措施中无法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样品粉碎       b.延长浸取时间       c.充分搅拌       d.适当增加盐酸浓度       e.适当升高温度
(2)滤渣2为______
(3)“氧化溶浸”环节生成配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还原1”环节所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的氧化产物为______
(5)滤液1中含的浓度分别为,“调”时调的范围为______。(已知:当时,可认为已经沉淀完全)
(6)沉钴。向除杂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或溶液作沉淀剂,可得到,不能用同浓度的溶液代替溶液的原因是______
(7)制备。将所得的草酸钴晶体高温灼烧,其热重分析曲线如图:

写出点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24-04-29更新 | 22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1)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Na+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NaHCO3
【查阅资料】
材料一:侯氏制碱的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材料二:研究发现,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侯氏制碱原理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NaHCO3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须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温度计、水)。
(4)如图2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性质探究】
常温下,取一定量的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pH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变为6.68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查阅资料】
材料三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
变化①:+H2OH2CO3+OH-
变化②:+H+
材料四: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越大,溶液的pH越小。
【交流反思】
(5)NaHCO3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结合材料三、四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023-03-18更新 | 24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浓硫酸、五氧化二磷都是常用的酸性干燥剂。某小组为了探究它们的干燥能力,设计如下实验(加热装置省略),实验中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蓝,D中产生白色沉淀,且品红溶液不褪色。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信息如下:
①已知几种物质的熔点、沸点如下表所示:
98.3%硫酸磷酸三氧化硫
熔点/℃10.54216.8
沸点/℃33821344.8
②Ba3(PO4)2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D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根据B中现象,可推断从A中逸出的物质含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推知,五氧化二磷的干燥能力___________(填“强于”、“弱于”或“等于”)98.3%硫酸。
(5)下列气体可以用98.3%硫酸干燥,也可以用五氧化二磷干燥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硫化氢                           b.氨气                           c.二氧化氮                           d.氯气
(6)加热A装置时温度不宜超过213℃,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8-31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