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氨气 > 氨气的结构与性质 > 氨的喷泉实验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22859729
本实验将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及尾气处理综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创新设计,实验使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反应快速制备少量氨,省时高效。

I.氨气的制备
(1)图中装置用到的玻璃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具支试管             b.干燥管             c.试管架             d.烧瓶             e.烧杯             f.铁架台             g.橡胶塞
(2)①本实验改进了氨极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运用自制紫甘蓝溶液替代常规的水加无色酚酞溶液,使喷泉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色变得绚丽多彩。
表1紫甘蓝指示剂变色范围
pH12~34~67~9101112~14
紫甘蓝溶液颜色变化深红紫红浅紫绿
②本实验将氨的尾气吸收试剂(常规的吸收试剂为水或稀硫酸)改为水与无水乙醇以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乙醇溶液,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及现象分析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__________________(填“1”或“2”,下同),关闭开关__________________,使整个装置密闭。记录小注射器活塞的初始位置,缓慢向下拉大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松开大注射器活塞,观察,若大、小注射器活塞均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装入试剂,准备实验。本实验增设了氨与氯气的反应实验,增设实验中另选装置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快速制备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已知:Cu2O为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4)用装置A制备氨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实验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5)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5.6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9.6g。则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2021-01-08更新 | 114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现采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实验。

(1)A中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_
(3)将D装置置于C处收集氨气,其中a口接______(填“c”或“d”,下同),b口接_____
(4)E中倒置漏斗的作用为_______
(5)取下D装置,证明氨气已集满的操作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6)利用下图进喷泉实验。

①完成喷泉实验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
②若该条件为标准状况,且水充满整个圆底烧瓶,则最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2021-06-23更新 | 22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氨气的喷泉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喷泉实验前需要在仪器A中充满干燥的氨气。
①可用向____________填“上”或“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②下列物质可用于干燥氨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浓硝酸
(4)NH3能在水中进行喷泉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30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