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题型:填空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597 题号:4074417
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2ZnS(s) + 3O2(g) = 2ZnO(s) + 2SO2(g) H1=-930 kJ·mol1
2C(s) + O2(g) = 2CO(g) H2=-221 kJ·mol1
ZnO(s) + CO(g) = Zn(g) + CO2(g) H3= +198 kJ·mol1
(1)反应ZnS(s) + C(s) + 2O2(g) =Zn(g) + CO2(g) + SO2(g)的H4=________kJ·mol1
反应中生成的CO2与NH3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尿素:

若该反应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
a.CO2与H2O(g)浓度相等 b.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c.2v(NH3) = v(H2O)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2)硫酸锌可广泛用作印染媒染剂和木材防腐剂。ZnSO4受热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 写出700℃~98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物质B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 硫酸锌分解生成的SO2经下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和H2SO4。写出循环I中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循环II中电解过程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困难 (0.15)
【推荐1】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国家将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 (g) △H。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N2CO2
00.10000
100.0580.0210.021
200.0400.0300.030
300.0400.0300.030
400.0320.0340.017
500.0320.0340.017
①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②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该反应的
△H___________0(填“>”、“=”或“<”)。
(2)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③H2O(g)=H2O(l) △H=-44.0 kJ·mol1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以NO2、O2、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有关电极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报道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工艺中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有_________(写出其中两种形式即可)。
②电解时其中b极上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377次组卷
填空题 | 困难 (0.15)
【推荐2】I.已知甲和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10电子的单核微粒,乙是两性氢氧化物,则微粒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若甲是10电子的阳离子,乙是碱性气体。lmol乙通入足量强酸溶液中与H+反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仅含有N03-、SO42-和X三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的H+、OH-),则X离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Fe2+B.HC03-C.Ba2+D.Fe3+

(4)若甲是CO2,乙中HCO3-和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此时溶液的pH=a,则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
Ⅱ.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温度
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5)温度___________(填“>”、“<”或“=”)。
(6)M点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N点的逆反应速率(填“>”、“<”或“=”)。
(7)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相比:_____________(填“更多”、“更少”或“相同”)
2016-12-09更新 | 403次组卷
填空题 | 困难 (0.15)
【推荐3】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I)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H2O(g) Δ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II)某实验小组测定中和热做了三次实验,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0.55mol· L-1,盐酸的浓度为0.5mol· L-1,每次取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
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
125.124.925.028.33.3
225.125.125.128.43.3
325.125.125.128.53.4
(1)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1·℃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ΔH=__________
(2)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6-12-09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