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圣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月月考生物试题
广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3-24 3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2019-10-18更新 | 56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09-2010学年浙江省金华一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兴奋由传入神经传导至神经中枢时,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进行的,这需要突触参与实现兴奋传递(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为神经节,可作为判断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依据
B.③为突触小泡,其内贮藏着神经递质,③的形成与②有关
C.①可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神经递质在④中通过扩散移向⑤
D.神经递质与⑤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后,促使⑤对Na+的通透性增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3. 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传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正常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过程只体现了神经调节
B.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增加散热
C.激素乙分泌增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属于反馈调节
D.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如表是某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内容,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甲患者

乙患者

T3

4.1ng·dL-1

345.1ng·dL-1

10~200 ng·dL-1

T4

2.8μg·dL-1

15.8μg·dL-1

5.5~12μg·dL-1

TSH

22.7μIU·mL-1

0.1μIU·mL-1

0.2~7.0μIU·mL-1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凋节TSH的分泌
D.针对乙患者可采取适宜补碘的方法予以治疗,针对甲患者则不宜采取该方法予以治疗
5. 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的疫苗,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产生对人型结核杆菌的免疫力,预防致命的结核病,在我国是新生儿的“出生第一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B.无论儿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都必须接种卡介苗
C.注射卡介苗后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注射卡介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在多年后保持对抗体的记忆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6.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B.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具有很多突起结构与其能够高效识别病原体的功能密切相关
C.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组织液、血浆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第二道防线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7. 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它提取出来命名为生长素
8. 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图乙中t₁时的种群很可能属于图甲所示的这种年龄结构
C.若该种群为某鲢鱼种群,图乙中t₁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选择 时左右进行捕捞最合适
D.图乙所示曲线模型对应的数学方程式为Nt=N0λt
9. 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B.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应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D.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植物的垂直结构所导致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0. 下图表示达到稳态的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a~l间隔时间相等,一个种群是另一个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②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①发展的作用
B.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C.种群②的个体平均体重比种群①个体平均体重小
D.捕食关系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也是非密度制约因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C.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成分
D.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的所有生物成分
12. 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
A.通过鼠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去
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C.通过狐的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下列关于人体缺水时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通过神经调节,大脑皮层的有关中枢产生渴觉,减少水的摄入
C.通过激素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量
D.水盐平衡调节同时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内环境的稳态得以维持
2024-03-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圣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月月考生物试题
14. 2020年9月21日,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宣布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活化的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
B.供者和受者细胞表面的HLA完全相同才能进行器官移植
C.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
B.植物园的竹林中种植有水竹、凤尾竹、箭竹、罗汉竹等多种竹子,它们高低错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内物种组成因生物的进化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群落的演替是无休无止的
D.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大都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6.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流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其获得的总能量越来越少。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D.照射到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无法全部被固定

四、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7. 人脚受到有害刺激﹐会引起屈反射和交叉伸反射。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损伤。图1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2为图1中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B神经元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信号分子的运动路径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对脚的有害刺激使右肢发生屈反射(即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还会同时引起左肢出现伸反射(即伸肌收缩,屈肌舒张)。同样的有害刺激引起伸肌和屈肌不同的反应,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给予①神经元刺激﹐引起伸肌收缩,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如图为接种疫苗X(针对病原体Y)后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的过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疫苗X后,疫苗将作为________刺激人体,产生初次免疫,图中a为________
(2)图中细胞①的作用是________。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属于保卫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3)与初次免疫比较,当机体再次接触病原体Y时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填编号)有关。
(4)科学家研制出另一种针对病原体Y的疫苗Z,请用下列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检测该疫苗是否有效,简要写出设计思路(病原体Y会引起小鼠发病,发病症状具有可观察性,具体时间不作要求)。
材料: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疫苗Z,病原体Y,生理盐水,注射器若干等。
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速率和增长倍数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在t1~t3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_______形增长,在t2~t3时间内,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
(2)图2 中种群数量在______(填字母)时最少,其中de段表示种群在______等条件中的增长。
(3)某农田的面积为2平方千米,先捕获40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30只,其中有标记鼠15只,则该农田中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根据种群数量变动的曲线,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20. 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森林大火而遭到破坏,经历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恢复。下图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其植物组成:

(1)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在Ⅰ阶段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在Ⅱ阶段,草本和灌木混生,群落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演替,在从Ⅰ~Ⅳ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_________
(3)在Ⅳ阶段,自上而下分别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4)如果人类参与了该群落演替过程,那么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2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
(2)鹰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个,蛇和鹰的关系____
(3)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有____
(4)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____(填“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
2024-04-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圣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月月考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3
多选题
3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1,2,3,4,5,6,7,13,14,17,18
2
分子与细胞
3
生物与环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单选
20.65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选
30.85体温调节单选
4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单选
50.6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体液免疫  免疫缺陷病  疫苗单选
60.85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功能单选
70.85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单选
8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90.8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概念单选
100.6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110.8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120.85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单选
160.65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单选
二、多选题
130.85水盐平衡调节
140.65体液免疫  器官移植
15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主要类型
三、非选择题
170.65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解答题
180.65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实验解答题
190.6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解答题
200.8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解答题
210.8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