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9 题号:12241706
欧阳修在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分析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B.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认为租庸调制增加了百姓负担D.主要强调了两税法的征税标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古代文字中“租”“税”从“禾”,“庸”字同“佣”,指承担劳动的人,“调”则指以家庭为单位征收,“捐”则可以自由献纳。这些不能用来佐证
A.中国劳动人民承担沉重的赋役B.赋税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
C.农业税为国家最重要税收来源D.古代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020-07-12更新 | 1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2016-11-21更新 | 6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分析表中的南宋政府部分收入的对比,可得出

(注:经总制钱:宋代杂税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合称)
A.南宋海外贸易较为发达
B.江南成为最发达的地区
C.农业仍为南宋财源基础
D.南宋官营制度走向衰落
2019-10-17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