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魏孝文帝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443163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哟,他怎么也当官了啊!”


《北宋军队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3)图中所示的景象出现于北魏时期,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所以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5)同样为解决统治危机,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四:

(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861年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五: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4)材料四、五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的局限?

2016-11-21更新 | 3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北方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北方经济发展较快。

材料二: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的的历史趋势,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360百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2021-10-12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bu)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适遣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材料二 宏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根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
(2)材料二中的“宏”是谁?请另举两例材料以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此次改革产生的深远影响。
2020-10-23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