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西方的文官制度 >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51412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迅速跃居经济生活的中心位置,他们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这一时期,由于政府管理职能日益扩大,机构设置不断增加,文官队伍迅速膨胀,显官贵胄竞相在政府中安插亲近,文官素质每况愈下,批评谴责之声不绝于耳。同时随着两党轮流执政,内阁频繁更换。某党一旦掌权,便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如果有人无视政党利益,必将遭到本党党徒的攻击和社会非议,而另一党上台后如法炮制,并有意更改前任政策如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倍加关注的问题。

材料二   实行公开党争考试录用制,严格文官工作考核,实行政绩晋升制,奖优汰劣,奖勤罚懒,文官一旦应聘,若无严重过错或其他意外,便可终身任职。两党制下,多数政务官没有足够时间积累足够经验来制定稳妥适当的政策,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依靠常任文官的经验和才干,根据文官的建议来领导部门工作。按照常规,文官只是在内阁大臣的领导下,默默无闻地从事自己的分内工作,不公开向大臣提出忠告和建议,一切主要责任,包括功过褒贬,均由大臣承担,禁止文官参加议会竞选和类似活动,某文官若有志进入政界,必须辞去文官职务;任何文官不得因政治观点有别而反对大臣、违抗命令。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0年,德国各地已出现了大量矿业、纺织,机器制造业、冶金等职业学校。同年,对地方工业学校进行改革,制订出全国统一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建立了统一的中等工业专门学校,并在教学内容方面增设了力学,化学实验等实习课程。1870年,进一步将工业学校改为3年制,又增加了测量学、机械设计等课程。同时,联邦宪法还规定工厂所在地要建立补习学校,农村农闲季节也要开办各类学校,训练农民的生产技能。1890年召开教育会议之后,电力等科学技术教育在德国受到了更大的重视。19世纪晚期,英国开始模仿德国,着手本国的职业教育改革。

——摘编自楚汉《近代德国教育改革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3-11-24更新 | 1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政党分肥制”,即当选组阁的执政党将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但当内阁重组时,就要更换大批官员,这不仅滋生腐败更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迅速,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1854年,英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政府组织考试,公开选拔文官,文官在政党活动中保持中立,文官制度自此在英国确立。

——摘编自汤勤等《西方行政制度概论》

材料二: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1905年,光绪帝下诏准立停科举之奏,决定停止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了文官考试思想。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我国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国家要求,公务员必须坚持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各级党委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并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同时,把考核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结果作为是否录用、提拔的重要条件。又规定:“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摘编自张君峰《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中国文官制度确立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官员选拔对国家治理的意义。
2023-12-19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爵士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素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的特征。
2023-10-06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