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两次鸦片战争 >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1584259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年)所著的《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不仅突破了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束缚,而且突破了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伏尔泰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试图勾画一幅全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二   19世纪,魏源(17941857年)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50卷,1852年又扩充到100卷。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历史与地理巨著。

——摘编自葛懋春主编《历史科学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说明《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与《海国图志》成书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与《海国图志》成书的历史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列举当时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 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

【注释】 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马关条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内容,并列举中国军民为此抗争的史实。
2020-11-11更新 | 1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下面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何主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8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 “三大革命”。
(3)“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种“觉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
2018-12-08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救国”思想萌芽于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和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接受、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和魏源的“科学救国”思想并将其付诸实践,使之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

——摘编自杨怀中《洋务派“科学救国”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再一次群狼聚餐般地要“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朝野上下再一次认识到没有强盛的国力就难以抵御强敌的入侵,只有振兴实业才能救中国于危亡之中。这种思想的认知和传播带来了民族工商业的兴盛,中国实业界喊出了"振兴工业”的口号,由此掀起了“设厂自救”的热潮。

——摘编自汪波《关于近代创业救国思想和行动的再认识》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中两种救国思想形成的各自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对近代中国救国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2023-05-08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