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6 题号:171936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它对俄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面对日本提出的苛刻要求,清廷难以接受。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竭力申说”,试图降低日方的过分要求,日方对此不予理睬。4月10日,日本提出最后修正案。李鸿章本想在最后关头使谈判有所转机,没想到,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一开始便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恫吓他:“但有允、不允而已。”最后,更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一度拒绝签约的光绪帝最终无可奈何地在条约文本上盖了玺印,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维基百科
材料三 变政全在定典章宪法,日本如此成效大著,中国今欲大改法度,可采而用之。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维新变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   村社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仍具有重分土地的经济职能,但重分土地的周期普遍延长,一些公社重分期限达24年,有的村社从改革起就没有重分过土地。改革后国家将村社正式纳入基层行政组织,使其管理更为正规化。村社在充当国家执行人的同时,依旧要维护村社的集体利益。“农民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在暴力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中,村社更成为了农民天然的组织形式。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村社最大程度的努力吸收所有成年居民”参加村社大会。妇女也可以参与村社大会,一些地区妇女甚至拥有表决权。酗酒是俄国古老农村公社的陋习。1861年,村社推出了第一批关于反对酗酒的决议,掀起反酗酒运动,还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

——摘编自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嬗变的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作用。
2020-05-16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地主对农民的统治权在法律上被取消了。对于沙皇政权来说,这意味着它赖以统治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基础动摇了。沙皇政权必须寻找一些新的“中间人”来代替贵族地主的角色,以适应改革后社会的需要。于是,沙皇政权决定设立地方自治局。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引起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中逐渐出现一些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所谓自由派贵族。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现民主、立宪。另外,为了“补偿”贵族在改革中的“损失”,给他们创造条件,参与国家事务,地方自治局于是应运而生。地方自治局是地方民选机构,分省和县两级,被授权管理“与每个省、县地方的经济福利和需要有关的事务”,主要是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在俄国近代的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一一摘编自胡黎霞《俄国地方自治局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地方自治局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地方自治局的作用及局限。
2021-01-13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世纪末的俄国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但相较于当时在尼德兰和英国占优势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俄国的商品经济还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他建立参政院作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管理机构,在地方设立市政机构和省级行政单位,颁布“官秩表”,取消贵族任官特权,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国家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期间,俄国还开凿了运河,并与外国缔结商务条约以支持对外贸易发展。彼得一世还下令兴建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创办博物馆,兴办报纸,提倡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在推行义务征兵制的基础上,彼得一世依靠兴办兵工厂,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和引进武器设备,使俄国成功占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营造新都圣彼得堡奠定了基础。列宁曾说:“彼得大帝迅速地促使野蛮的俄罗斯人迅速采用西欧的成果,决不惜用独裁手段,在反对野蛮势力时,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手段。”

——摘编自李锡海《俄罗斯帝国之父彼得一世》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列宁所用的“野蛮”一词的双重涵义,并运用近现代俄国(苏联)相关史实印证列宁此话的合理性。
2023-03-15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