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西方的文官制度 >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175382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题。

材料一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牛津、剑桥两校于19纪前期分别采取措施,推行改革,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学位考试与授予制度,校务委员会的委员改用公开、自由竞争办法选拔,以保证学校领导权掌握在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手中,直接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近代机械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本来无足轻重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发展经济。据统计,文官队伍的行政费用开支从19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增长了近一倍,由1150万英镑增加到1800万英镑。文官人员的增长加剧了文官队伍的混乱状况,把改革问题更尖锐地提到人们面前。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391~3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第二条   ……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又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

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十六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修订,201961日起施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英国文官制度相比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爵士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素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二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摘自【英】玛格丽特·撒切尔《唐宁街岁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玛格丽特·撒切尔观点的理解。
2023-06-20更新 | 2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中央官僚集权制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在皇帝之下,内阁、省、县的垂直行政系统按照法律和惯例有专门化和职能划分的特点。垂直的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负责监督各级官吏,以保证政令的执行。不受阶级和财产限制、在科举制基础上建立的官员升迁系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对维系中国官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操作层面上,这样的官僚制度,与按职能分层、各司其责的现代政府制度并不构成严重冲突。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巨大创新精神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各个领域。帝制的瓦解和王权的崩溃,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国初年国会的建立、现代政党政治的初步展开,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化的起步。新式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人提供了激励变革的新世界观。民国初年大批报纸创刊,一时全国报纸达500种,北京一地就有大小50多种,就连地处偏僻的四川也有23家报纸。在20世纪初发展工业的基础上,新式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有了迅速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材料三   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削弱和打击了当时的封建残余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封建主义的“恩赐官职制”或者资产阶级的“政党分赃制”会导致无功受禄、营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影响对有用人才的选拔,影响政府机关效能的发挥。而考试录用制有助于避免这方面的弊病,使下层文官也能得到升迁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政府机构的效能。即使内阁更替,也不至于造成行政工作的中断,因而在英国常任文官制度被称为“第二政府”或“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

——摘编自杨海坤《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中央官僚集权制度的“理性色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为社会制度变革创造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主要影响。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关系。
2024-03-26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美国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联邦政府人事制度应遵循的几条原则,如:
(1)政府保证通过人人机会均等的公正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和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
(2)应为价值相同的工作提供相同的报酬,应适当考虑到私营部门雇主支付的全国和地方的工资率,并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赏。
(3)所有雇员均应保持高度的正直、高标准的行为和对公共利益的关怀。
(4)应保护雇员免受专横行动或个人好恶之害,或被迫为政党的政治目的而从事活动;禁止雇员使用其权利或影响去干预选举。
(5)保护雇员在揭露违法行动、管理不善、浪费资金、滥用权利,以及威胁公共健康或安全的现象时,不受打击报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法》的基本原则?(不得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评美国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法》的进步作用。
2016-11-27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