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8218612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龙生龙,凤生凤”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3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雏形”主要指(   
A.以考试为选拔方式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由地方以品行推荐D.注重门第和家世
2016-12-12更新 | 7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国学者包弼德指出,作为一个描述社会成分的术语,“士”在唐代的多数时间里可以被译为“世家大族”,在北宋可以译为“文官家族”。该观点的依据是,唐宋之际
A.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B.政局日益趋向于动荡
C.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D.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2020-09-05更新 | 2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B.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有利于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
2016-11-27更新 | 2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