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5 题号:186847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教化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百姓进行教育感化,包括教授生活技能、教导行为规范、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等。下表是我国历史上进行社会教化的有关方式,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儒学文学法律宗教
乡约艺术教育科举
请从上表中,任意选取两种相互关联的教化方式,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列出所选教化方式,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2023·四川达州·二模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朝代惩治官吏贪污受贿时的一些规定

时期

规定

挪用官府财产,以盗窃论罪。凡行贿受贿的财物价值只要达到一个铜钱,就被判处脸上刺字外加无限期苦役的刑罚

贪污罪治罪时区分主守官与监临官,对前者的惩罚重于后者

魏晋南北朝

贪赃受贿的概念更为细化;允许以免官或降爵来降低处罚

隋唐

详细地规定了官吏的各种犯赃违法行为,并依据不同情节定罪量刑。对官吏贪污行为区分枉法与不枉法,而前者定刑罚比后者更重

宋元

禁止官吏经商;对贪污罪治罪时的处罚有所减轻

明清

治罪时区分官与吏,处刑显著加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3-21更新 | 11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美育和道德教化有很多研究,下面是两位相关学者的论述:

内容

出处

西周时期的“制礼作乐”是远古时期美育脱离宗教外衣的一种体现。“礼乐”既是提高受众的个人修养、艺术品格,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把礼乐制推向了新高潮。“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曹健《古代中国的美育实践与美育意识》

中国古代重视通过道德教化,培育官员的家国情怀,激发官员的浩然正气;通过法律规范,规制机构的职责程序,约束官吏的行为举止,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历代王朝所实施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中,道德始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德治”成为历代统治者所弘扬、追求的政治理想。

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一方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3-05更新 | 324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任何法律制度都会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演变也不例外,它受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摘编自李秋梅《论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4-03-01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