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4 题号:18945435
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功名体系。这一体系(     
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任职翰林院
二、三甲进士考选“庶吉士”,送翰林院进学,散馆后授官

三甲进士之下
举人获得连续参加会试和选官的资格
监生具有选官资格
生员穿着生员冠服,见县官不用下跪,“免其家二丁差徭”
A.固化了社会阶层的等级划分B.加强了科举对士人的吸引力
C.促进了农耕经济的持续繁荣D.造成了官僚体系的急剧膨胀
2023·湖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382年,明太祖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各科设给事中一人,左右都给事中一人,负责监督六部官吏。所有六部奏请皇帝的事项,都必须经过给事中审查,如给事中认为不当可以驳回。即使是六部奉旨执行之事,也必须在给事中登记,便于检查执行情况。上述举措表明(     
A.丞相权限被严重削弱B.给事中有一定自主权
C.决策效率受到限制D.内阁地位得到提高
2023-01-18更新 | 1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说,明朝“官吏都从最低的职位开始他们的事业,然后按照才能和品行的等第,依法按荣誉体制而迁升。未能达到某一项标准等第,就意味着或是撤职,或是降职”。由此可知,明代的官员考核(       
A.实现了与监察的结合B.具有理性化的特点
C.以考试作为主要方法D.自下而上依次进行
2024-02-24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保结,是指考生报考科举时须有他人对其某方面状况予以书面担保的一种制度。中晚唐已经出现。下表为不同时期保结的相关要求。据此表可知科举制度(     
唐开成三年“如有缺孝弟之行……并不在就试之限。如容情故,自相隐蔽,有人纠举,其同举人并三年不得赴举”
宋代“既集,什伍相保,不许有……不孝、不……之徒”
明洪熙元年“应试之士,所司取诸生所属里邻结状,平日乡党称其孝弟、朋友服其信义……方许入试”
清顺治九年“童生入学……先期晓谕报名,取邻里甘结,身家无刑丧、替冒各项违碍方准收试”
A.促进阶级流动B.彰显公平公正
C.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孝道意识
2023-11-30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