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20360672
唐代科举考试按照诸府州发展水平、文化程度、人口多少等因素分配名额,称“解额”。这种做法使得边远、落后地区举子可以获得应试资格,笼络了天下英才。据此可知,解额制度(     
A.有违科举公平公正原则B.导致异地冒籍现象泛滥
C.实现了各地区均衡发展D.维护了大一统中央集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察举制下,无论贤良方正,还是孝廉、茂才,到中央后,都须经过考试,才能量才录用。科举制下,士人自愿报名,经分科考试,依据成绩选取人才。这两种制度都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扩大选官用人范围D.提高官员从政素质
2023-11-09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代监察官员的选拔,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监察官的选任--般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监察官多由帝王亲自选拔,明代先由督察院拟定人员然后由皇帝钦点,民国时监察委员由监察院长提请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正式施行,监察官遵循“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和近现代的监察制度一脉相承B.监察制度可有效杜绝政治腐败发生
C.监察官选拔演变反映政治制度演进D.监察官选任权都由最高权力所掌握
2022-11-14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依据下列史料反映的信息,按时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科举取士要当质以史学、询以时政
诏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
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
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17-03-07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