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21033178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自布政司至府州县官,若非朝廷号令,私下巧立名目,害民取财,准许百姓连名赴京告发。”把民众监督作为获取监察信息的重要渠道。由此可见明初(     
A.有效杜绝政治腐败B.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C.政府重视吏治建设D.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数据表明,明代平民出身进士约占总数50%,清代则减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生员以上功名者,则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清代,尤其清代后期,大行捐纳制度,富与贵紧密结合,影响力量趋强。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科举制度逐渐走向僵化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C.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性下降D.四民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2023-07-29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京师同文馆中学生的升迁制度为“大考绩优,可授七、八、九品官。在馆绩优学生,固有随时派充总署翻译,或赴有关衙门差委,或分赴各省任职,或随使出洋,或担任教职,出路不一而定,其七品官大考两次,可以投为主事”。据此可知当时
A.官员选拔与成绩挂钩B.现代文官制度正式确立
C.京师同文馆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D.科举考试选官制度废除
2020-09-05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清代《畴人传》统计,自西汉至明中叶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约150人,其中出身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身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选拔标准制约教学内容B.科技教育成为私学主要内容
C.科举制形成的价值观念取向D.封建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2023-10-03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