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21038774
魏晋南北朝时期,任官者的官品必须与其乡品(指中正的评定)相适应,乡品高者往往为“清官”,升迁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慢,受人轻视。这(     
A.引导官员清正廉洁B.造成朝廷党争严重
C.易于导致士族专权D.杜绝庶族地主入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汉光武帝时期取士注重四个方面:“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注重门第
B.公平竞争
C.多元选拔
D.德才兼顾
2019-04-03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东汉河东太守史弼主持察举公道,不理宦官侯览“书命”,遭侯览诬陷入狱,侯览欲置之死地,后经人行贿,史弼才“减死一等,论输左校”。由此可知,当时(     
A.宦官威胁中央集权B.监察体系腐朽堕落
C.选官制度遭到破坏D.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2023-08-28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学者阎步克认为,汉代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获得基层经验,之后以功次得到察举。举至中央,中央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并授官,“试职”胜任者“典城牧民”。阎步克先生认为,汉代(       
A.察举制以考试为基础B.官员选拔任用较为理性
C.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D.官员监察注重品德才能
2024-05-17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