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21675630
下图是《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唐律的特点是(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议】又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唐律疏议》

A.世界领先B.皇权独尊C.兼收并蓄D.以礼入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魏书·刑法志》记载:“诸犯死罪,若祖父母、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列。”这表明魏晋
A.国家治理体现律令的儒家化B.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C.法治成为政府管理主导方式D.尊老敬老行为规范蔚然成风
2022-02-24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断屠月”起源于佛教,是指在每年的正月、五月和九月禁止杀生。唐律明文规定,“若于断屠月及禁杀日而决(死刑)者,各杖六十”。这反映出(     
A.唐律具有礼法合一特征B.唐律奉行重罪轻罚原则
C.社会思潮影响国家立法D.历法变迁影响法律执行
2023-06-28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三国志》记载,曲周县一个农民因自己的父亲生病,便杀掉非常重要的牛进行祭祀,祈祷其父可以痊愈,结果被县令判了死刑。而太守陈矫却认为,此人是真正的孝子,于是特意上表请求赦免他。这说明当时(     
A.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不够B.法律定罪量刑十分随意
C.地方官员懒政现象突出D.儒家文化影响司法审判
2024-01-10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