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 戊戌维新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9 题号:220865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1906 年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往)……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材料二   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策试一直是科举和各级学校考试的重要形式。“时务策”尤其能反映一个时代的政策导向。下表所示为节选自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策问题目:

策问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1)根据材料一,简述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并思考将此材料作为史料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策问试题提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1】(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2018-06-10更新 | 36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绅商及近代绅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明清徽州绅商往往是由商向绅的单向流动,他们“绅商”身份的获得主要遵循这样的途径:先是经商牟利,获取“商”的身份和利益,再以所获利益进行捐纳或捐输,获取“绅”的身份,从而实现由“商”向“绅商”身份的转化。绅士并不拥有实际的政治权力,对于士绅来说,“绅权”的获得与地方民众的认可关系甚大。因此,对于明清徽州绅商来说,通过捐纳或捐输,他们仅仅获得了“绅”的名头,此外他们还必须积极参与地方公益活动,以树立自己的权威。近代以后,商会的建立使“绅商阶层”得以在合法形式下迅速团聚,开始突破同乡、同业的狭隘范围,进而联袂、组合到一个区域性的商界共同体中。凭借商会这个平台,绅商的权威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绅而商”则意味着部分绅商的实际影响力来自官场。

——摘编自梁仁志《明清徽州的绅商——兼谈明清绅商和近代绅商之不同》

材料二   绅商阶层出现是绅与商相互渗透、对流的结果,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绅商这一介于官与商、封建特权与近代资本之间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既能够迎合传统官本位社会的流风余响,又能够适应西方商品经济的挑战,因此成为传统官本位社会向近代工商社会转变的一个桥梁,多少缓和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冲突。

——摘编自金桂兰《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徽州绅商和近代绅商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绅商的历史影响。
2024-04-04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文明的历史,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继承和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时期孔子遭遇
西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晚清时期(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尊他为改革先师
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认可“天下为公”,提倡共和
北洋时期(袁世凯)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政府为唤醒国民爱国精神,通令各大学开设中国通史课程。傅斯年等提出了“书生何以报国?”的问题。钱穆为了讲好通史课,先后编写了几种讲义,又编选了一部《参考资料》,后编成《国史读本》,此外,尚有“通史随笔”五六册,汇集备课时所需史料,到西南后又续有补充,为《国史大纲》之祖本。《国史大纲》成书后,钱穆写成《引论》一篇,在昆明《中央日报》上发表,正面阐述了钱氏“新史学”的基本内涵,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史学观念。他强调,一国历史与文化实是民族赖以存在之基础,“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

——摘编自冯峰《钱穆研究三题》

材料三   当代北大教授李少军认为,通观《海国图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它作为外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学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它通过介绍外部世界状况来提供“制宜”谋略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特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是如何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并指出孙中山对孔子所持态度所折射出的真实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穆撰写《国史大纲》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文化内涵。
(3)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历史与当代史的关系”这一主题,辩证扼要地加以论述说明。(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理由充分)
2022-11-01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