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22130459
如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A.艺术作品带有时代印记B.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C.商品经济推动社会发展D.清代文人追求意境情趣
2024·广东·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代形成了由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二甲进士、三甲进士、举人、监生、岁贡和生员等科举和学校功名构成的层级功名体系,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待遇相联系。据此可知,明代的层级功名体系(     
A.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扩展了科举制包容性
C.扩大了进士科选官人数D.阻碍的社会阶层流动
2023-12-04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由此可知,八股取士(     )
A.便于选拔有真知灼见的人才B.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束缚和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D.有利于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
2020-10-09更新 | 2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清史稿》载,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一年,共举行大计十四次,考课出卓异官员580名、降调官员5137名。据此可知,康熙朝的考课制度(       
A.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B.促进了国家吏治的改善
C.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D.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2024-04-12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