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22908351
明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责成刑部尚书彭韶组织《问刑条例》的修编工作,将一部分与《大明律》适用相关的奏准“斟酌损益,著为事例”,以便“京城司法多者……通行内外,与《大明律》兼用,庶事例有定,情罪无遗”。这一做法(     
A.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B.增强了律法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C.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D.反映出法律蕴含一定人文关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律明文规定,“奴婢告主,(主)非谋反、逆、叛者,皆绞”。而宋代法律明确规定奴婢拥有诉权,有权与雇主对簿公堂。这一变化表明,宋代(     
A.法律人伦化色彩日益浓厚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尊卑等级观念正趋向瓦解D.民主平等思想日益传播
2023-02-25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初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族谱收录的“家训”将家族礼仪作为重点,但嘉靖以后,管理族产则成为重要内容,如《霍渭崖家训》就包括田圃、仓箱、货殖、赋役、衣布、酒醋、膳食、冠魂、丧祭等等,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结构受到侵蚀B.宗族凝聚力不断强化
C.理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D.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2024-05-08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考古学者在唐宋长沙窑窑址出土了书写着“衣裳不如法,人前满面修(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等文字的日用瓷器,它们贯彻“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古训,提醒人们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愈发巩固B.教化要求渗入世俗生活
C.经济发展冲击审美观念D.瓷器生产影响诗词创作
2023-11-16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