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229436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英国的民族国家开始起步。英国的民族共同性萌芽于英法百年战争之中和约翰·成克里夫倡导宗教改革时期,在都铎时代成为一面旗帜。此时亨利八世加强绝对主义统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在整个都铎王朝统治后期,英王政府对殖民扩张缺乏热情,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民族国家。克伦威尔时期,英国主动出击,发展新的殖民地。此后,由于得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英国人明显加快了殖民扩张步伐。到17世纪末,以美洲为主体、殖民与贸易结为一体的大英帝国已经建立起来。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30年,法国出兵占领阿尔及利亚,并鼓吹自己肩负为“无知”的土著人民带去先进文明的历史使命。法国人在当地极力贬低本土文明,推行宗教同化、全面推广法式教育和法国文化等政策。这些政策在服务于法国需要的同时,客观上推动阿尔及利亚走出封闭状态,促进文明互动和社会发展,为阿尔及利亚民族主义运动的形成英定了基础。

独立后的阿尔及利亚政府将本土传统文明与第三世界革命思潮相结合,建立“伊斯兰社会主义”,探索现代民族国家发展道路。但法国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仍能干涉阿尔及利亚的政府决策和国家建设。阿尔及利亚国内各派精英群体之间的不信任又加剧了政治分裂态势,长期严重影响了阿尔及利亚的国家稳定与政治转型。

——摘编自张玉友《评法国“文明使命”论对阿尔及利亚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英阿两国民族国家构建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阿尔及利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是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形成过程就是从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型。由于每个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主义,而不同的民族主义使得各个国家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民族主义还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扩张性,一旦国家间有矛盾,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如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帝国主义包括殖民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军国主义等,一定程度上是其衍生物。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民族主义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

——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在民族危机中孕育,在西方民族主义传入后产生,在一次次民族觉醒中发展,经历了清末民初、五四时期和抗日救亡运动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有过大汉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排外主义等负面因素。譬如“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行为,就是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达于顶点、社会衰落跌入谷底的极端之举;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人士在对待国内民族问题上也有过民族复仇主义和大汉族主义思想;近代以来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长期存在并与境外干涉势力勾结,这也是中国人民不得不长期进行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斗争的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独立与复兴、追赶世界先进的长期奋斗中,守旧复古逆流也时沉时浮,等等,但这些绝对不是主流。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更没有对其他民族构成威胁、带来危害,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没有走极端的特性和文化基因。在世界范围内,要说扩张地进攻的民族主义,最典型的莫过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摘编自舒迎香《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特征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原因,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没有走极端的特性和文化基因”。
2023-12-14更新 | 2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西周初年,这里有一唐国,可能是陶唐氏的后裔所建,成王时灭唐,封叔虞于此,袭用唐之国号,后改国名为晋。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晋国所在地的居民成份比较复杂,既有夏朝的遗民,又有众多的戎狄之族。针对多源文化传统的居民构成,晋国的统治者用“夏政”和“戎索”分别治理,使之各得其宜。晋的治国策略体现了周王室力求安定天下的良苦用心。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37年5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成立。
1938年10月毛泽东发表《论新阶段》,提出“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的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
1941年9月延安民族学院成立,培养了数百名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
1946年1月《和平建国纲领草案》规定“在少数民族区域,应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自治权”。
1946年11月西满分局向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提出:“现东蒙无论老年、青年,进步的、落后的,都主张成立蒙古自治政府。”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据《民族问题文献汇编》等整理

材料三   建立绝对君主制和民族国家的努力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斗争,它面临着很多敌人:开始的时候,敌人主要是罗马教廷和贵族割据势力;但随着一些民族国家的出现,不免就会发生某些民族国家本身成为其他民族争取自由的斗争对象的情况。

17—18世纪是各绝对王权国家之间战争最频繁的年代。在所有这些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因为这场战争以其特殊的惨烈性,激发了有关自然法问题的一些创造性思考,这种思考产生了一套旨在限制国家战争破坏性的现代国际法体系。

—改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写出西周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概括晋国统治者针对“居民成分比较复杂”所采用的治理策略及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阐明其对新中国政权建设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16-19世纪相关史实,阐述西欧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如何战胜“很多敌人”。从限制战争的角度,指出三十年战争所激发的“创造性思考”。
2024-02-05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现代化角度上来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英国民族国家从中世纪后期开始起步。当时国王在任命、提拔政府官员时主要依据个人的能力和忠诚程度……把官职任命看成加强王权的武器……亨利八世因离婚案上诉罗马教皇,结果当时教皇拖延不办。亨利八世在市民和贵族的支持下,决定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最终建立了国王的专制统治。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1854年初财政部授权诺斯科特和屈威廉起草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认为,某些部门虽采用考试和试用期限,但作用十分有限。因为考试由各部门自主进行,考试科目、录取标准都不统一。再者,采用上述录用方法者只是少数部门,大多数部门仍沿袭恩赐制,因此未能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报告公布后,因政府对报告以及文官改革事业持谨慎态度,所以将其搁置一旁。但在报告公布一年后……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了报告的建议,颁布了文官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

——摘编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英国如何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简要分析专制王权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主权确立的过程。结合所学指出14世纪中期一18世纪英国君主制的演变。
(3)概括材料三“报告”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促使英国政府对“报告”转变态度的直接原因。有学者把文官制度比作为英国政治的稳定器,请简要说明。
2021-11-16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