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22955495
晋代《泰始律》将曹魏《新律》所规定的新五刑简化,还进一步缩小了亲属株连的范围,除了谋反大罪之外,凡养子、养女以及出嫁妇女,一律不再受到父母弃市罪的连坐。这一法律文件(     
A.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B.标志着古代中华法系的完备
C.凸显了重罪轻罚的法律特征
D.彰显了司法审判的教化功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礼记·乐记》中记载“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这些说法(     
A.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B.顺应了尊崇儒术的现实政治需要
C.体现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D.借助天人感应思想重建礼乐制度
2024-01-15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隋文帝颁发《开皇律》时说道:“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这反映了隋文帝
A.崇尚法治B.以民为本C.注重革新D.维护公正
2022-11-26更新 | 1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炸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纹”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伦理文化前后相继B.法律制度随意性强
C.宗法制度逐渐淡化D.人文主义影响法制
2022-08-26更新 | 3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