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 题号:549725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曰:泛爱众,而亲(亲,接近)仁

——《论语·学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依据材料一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影响?

材料三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材料四李贽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朱熹、李贽的思想观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连线题。

孔子             克己复礼

老子             道法自然

孟子             性善论

韩非子          法、术、势相结合

2017-11-08更新 | 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2018-11-07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二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董仲舒)

夫仁谊(同义)礼知(同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朱熹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2020-09-08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