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30 题号:579061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他的为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位者,这种人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位者,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没有出现过。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的根本吧!”
材料二 孟子把“仁”的学说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是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
材料三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的事业。他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四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到明代掀起高潮,将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高度。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⑴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二回答,孟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⑶根据材料三回答儒家思想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义如何?
⑷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简要评价宋明理学。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面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他编写此书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不同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某学校学生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1:源头:中西文化的异同。

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文化的异同。
2018-10-10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因时而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为此,汉武帝在教育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朱熹的核心思想什么?他又提出怎样的认识论?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2018-12-05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