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0 题号:5907819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图片中人物的思想主张,填充下列表格

人物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王守仁李贽
时代春秋战国西汉北宋明朝明朝
思想主张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未被统治者重视而在汉代却取得独尊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弱肉强食,在纷争的局面中,统治者需要的是能迅速促使政权强大的方略,而儒家的思想以柔和为其特征,不适应统治者争霸和国家统一的需要,因而不被重视。西汉汉武帝时,随着国力的强盛,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发展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试分析程朱理学形成的社会存在因素。

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学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仰危机;而宋代“重文”的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氛围,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出发,发展了儒学思想,从而创立了程朱理学。

(4)同处明朝时期的王守仁和李贽,为什么在思想上形成尖锐对立?

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由于阶级立场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决定其思想的差异性甚至对立性。明代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同时,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在此背景下,不少士人试图跳出“四书五经”的窠臼。他们鄙视礼法,要求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愿望。著名思家李贽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而王守仁则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力图以心学更新理学。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子曰:泛爱众,而亲(亲,接近)仁

——《论语·学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依据材料一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对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影响?

材料三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材料四李贽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朱熹、李贽的思想观点。

2017-10-13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2009年12月22日,习近平在柬埔寨参加了孔子文化学校的揭牌仪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关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4)据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
2017-12-15更新 | 2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孟子》

材料二   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柏拉图《申辩》

材料三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想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道德焦点的不同并从发展背景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柏拉图和康德在道德问题上的异同之处。
2021-04-1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