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商鞅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74378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的诗歌体现出其怎样的政治理念?
(2)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这一措施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其中哪一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
(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自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国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各国纷纷推行改革的年代,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这些变法实践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教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引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1)材料一揭示了商鞅变法得以推行和成功的原因,请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归纳。

(2)材料二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018-04-20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妄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

材料三



(2)《汉书》的体裁是什么?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材料三出土文物印证了汉朝哪一文化史实?
2020-11-17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北魏骑马武士图二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1)从图一和图二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2016-11-21更新 | 5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