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戊戌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799724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期间,上海除以往的《申报》《字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指南报》《富强报》《农学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传播媒介(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低层社会伸展。1898年5月11日无锡出版的《无锡白话报》,就是明证。

——摘编自胡成《戊戌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西湖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的民主革命风云人物。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他把俚语、韵语、外国语熔为一炉,不受古来章法的限制,常能动人心弦。黄遵宪的诗则以反映时事、反映社会而明显地区别于传统的旧诗。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江浙地区维新变法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后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报刊、新式学堂在变法中所起的作用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1901年1月,光绪帝通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这次“新政”,改革官制,最为重要的是始设商部。1902年11月,庆亲王奕勖奏设商部,以图振兴商务。1903年9月7日,正式设立商部,作为清政府统辖全国工商实业的最高领导机关。……此外,还设有律学馆商、商报馆、商务学堂、工艺局、注册局等。“新政”移植西方工商管理制度,相继设立商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近代工商管理机构,顺应了时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近代经济史专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工商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工商管理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
2017-09-06更新 | 1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
(2)社会上反对变法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具体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016-11-18更新 | 5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宦官集团祸乱朝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东汉的党锢之祸源于宦官专权;明代的阉党为祸更加严重……清朝除继续沿用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约束宦官的法规外,还进一步采取了诸多措施……顺治元年,清世祖作出取消厂卫的决定,同时确定宦官事务归内务府管辖,撤销宦官衙门……与此同时,顺治帝还下诏旨:“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朕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决不姑贷。特立铁碑,世世遵守。”……明末宦官多至十万,顺治时裁减为数千人,到清末仅剩八九百人……此外,康熙帝时明确规定:“各衙门官品虽有高下,寺人不过四品。”……乾隆时还废除太监读书制度,奏事宦官一律改姓为秦、赵、高,其用意是“借此三字以自儆也”,可随时汲取秦代宦官赵高擅权乱政、祸国亡秦的历史教训

——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为解决宦官乱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措施。

2017-03-10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