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8052145
据记载,北魏末年在河北查出隐漏人口将近一半,东魏政府也查获逃漏户口60余万,而在南方,自吴至陈的300年间,政府统计的江南户口几乎没有增长。这主要说明
A.南方统治区域逐渐缩小
B.南方的政局动荡难以统计
C.南方人口流失相当严重
D.南北方政治控制力的差异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现代学者指出唐朝租府调制是建立于“均田制维持不坠”“户籍清楚确实”两项基本条件之上。这说明唐朝租庸调制
A.维系了均田制的实施B.推行的社会基础较薄弱
C.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D.保障了户籍制度的稳定
2020-11-11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明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征银。这一变化表明
A.农本商末理念日益盛行B.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C.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2021-02-02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由此可得知
A.平民可以随意迁徙
B.政府借此保障收入
C.农业要求精耕细作
D.汉代禁止土地兼并
2018-07-22更新 | 2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