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84381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师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二 每御敌,皆临时分领兵马,而不经训练服习,将未知士之勇怯,士未知将之威惠。……以屡易之将驭不练之士,故战必致败。……铁刃不钢,筋胶不固,长短小大,多不中度。盖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对宋初“制兵”持怎样的态度?其依据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采取的变法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360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017-08-10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吕惠卿是改革派新锐,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有一次,司马光和吕惠卿在宋神宗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吕惠卿说,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有五年一变者,有三十年一变者,如刑法、巡狩制度等;政治法律制度等随时都在变化,不变化的只是伦理道德而已。司马光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将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此话把吕惠卿说得无地自容,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在背后诋毁司马光。当时两人的情绪都很激动,宋神宗不得不出面打圆场说:“这只是争论而已,何必伤了和气。”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1)教师用书(人教版)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摘自《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和吕惠卿辩论的焦点和各自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
2019-12-01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北魏初期,河东郡的盐池原归官府所有,以收税利,后来罢止;孝文帝延兴年间(471-476年),朝廷复立监司,再收税利;到了宣武帝时期(499-515年),再次解禁;神龟年间(518-520年),又归国有,其后“更罢更立”。

——摘编自白寿彝等《说秦汉到明末官手工业和封建制度的关系》

材料二唐开元十年(723年),玄宗下令,除蒲州盐池之外,其余盐池产地“无须巡检”。……安史之乱后,“州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入,朝廷府库耗竭”。乾元元年(758年)和上元元年(760年),朝廷先后启用第五琦与刘晏对盐法进行改革,恢复官府专营制度。此后,“天下之赋,盐利居半”,政府亦有“削藩”之财。然而,盐法改革也导致了盐价飞涨的局面,一时间“商人乘时射利,远乡贫民……至有淡食者”。

——摘编自《新唐书·食货志》等

(l)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到唐代盐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五琦与刘晏进行盐法改革的背景和作用。

2017-08-0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