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明治维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2 题号:8727422

材料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上;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倾笔难尽……商人本在社会的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里,甚至于商人中已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

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之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思考
(1)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这对日本封建统治秩序有什么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二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磋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当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者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政变原因答客难》

材料三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同治初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中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
2019-07-26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19世纪中叶西方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时,经过短暂的对基马尔主义的迷恋之后,大多数精英采取了改良主义的战略。随着明治维新,一个有生气的改革家集团在日本掌握了政权,他们学习并借鉴了西方的技术、实践和体制,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学习西方文明的愿望,其改革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在世界文明史上均属罕见。它超过了19世纪的埃及阿里改革,甚至超过了18世纪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文明方面,明治政府迈出了坚定沉稳的步子,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重大措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9世纪中叶西方是如何实现“把自己强加于中国和日本的”?

(2)据材料二,归纳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如何体现“东方道德、西方技艺”?

2018-10-15更新 | 1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建交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引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欧美诸国,……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liáo)为中心,……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引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则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引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谓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1853年在柏利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重要改革措施及其学习西方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
2016-11-18更新 | 8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